軟爛OL的跑跑生活,2020我輕輕許下一個全馬夢

健康生活
發表於 2020/12/15 11,640 次點閱 3 人收藏 15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一切都是為了減肥】

開始跑步的機緣始於2016年,生完小孩的我因為一直沒有恢復到產前的身材,天真地想:「不如報名一場路跑試試,如果能瘦下來並養成運動習慣就太好了!」

如意算盤這樣打,我倒也就這樣瞎練了起來,多半利用上班前清晨約五、六點的時間,開始到家附近的操場繞圈圈,一開始因為太久沒運動,肌力不夠的狀況導致小腿非常疼痛,就這樣一週三到四次練跑,慢慢從3K、5K跑到7K左右,腿力漸長,還好腿也不大痛了。練了三個月我帶著大概7K的實力參加了2017年4月,我的第一場路跑—「世界地球日路跑」,還好有練有差,我順順地跑完挑戰組9K,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路跑滿滿的正能量氛圍,還有跑在熟悉馬路上的新鮮體驗,很開心完成第一回的賽事功課但只有一半滿意,因為賽事結束後我停止練習,而且跟很多人一樣,我一公斤也沒掉。

此後我繼續報了2018、2019和2020的世界地球日路跑,我總是在比賽之前臨時抱佛腳地練,跑步依舊是功課,無法變成融入我生活的習慣。
                                       第一次路跑體驗,2017世界地球日-為水資源而跑


      2020世界地球日路跑,帶兒體驗4K組,孩子熱到眼神死                                                           巧遇熊大開心合照

【命定的台北半馬】

2020全球疫情緊張,路跑賽多半延後,一個念頭興起我報名了8月份的WOMEN RUN 10K,2017原先報名過但因太懶沒練最後逃避棄賽(淡淡黑歷史)。既然報名了就好好來練,這次重回過往跑感,漸漸地從內湖公司出發往返大直橋的路線也不再那麼累,充分準備下8月底順利KO 10K,最後還能來個大衝刺喔耶。我明顯體會自己的進步來自平時的累積,這種紮實一步一腳印的感覺是出社會後許久未見的,每每覺得因年紀漸長而消失的活力、熱情、膠原蛋白、青春美麗......,在每次5K、6K跑完後的全身排毒和通體舒暢後,好(幻)像(想)似乎可以稍微拉回一些。或許是一種「可控」的魔力,在我無法控制工作努力一定會被看見;在我無法控制讓我喜歡的人同樣愛我;在我無法完成28歲結婚30歲前生完小孩的夢想;在我非常渴望的機會最終並不青睞我的種種生活無法控制之下,我發現跑步可以讓我有機會控制我的身體和我的心靈,雖然體重還是不大能被控制。

WOMEN RUN之後我考慮報名台北半馬,21K遠遠多於我最長10K的跑程,心裡還是非常擔心,於是抱著如果抽中就去跑的心情,台北半馬就這樣不偏不倚正取選中我,push我的跑步旅程從此超展開。

 WOMEN RUN 10K心滿意足,喜歡做好準備的自己

【因跑步牽起的緣分】

「跑者時而孤獨、時而群聚」----《跑步不要聽》

我從小體育白癡,不擅長也不熱愛,在電視台上班卻總是對體育台同事的熱血無法感同身受,於是儘管同事很多年我也無法鼓起勇氣去認識主播「魁哥」。一直到近期練跑也follow到今年開播的Podcast「跑步不要聽」,我順勢成了魁哥的粉絲,於是厚臉皮地請好同事兼跑友彩琴牽線,讓我藉機認識一下我的偶像(我跟她說這是我2020的願望)。或許跑者間有一些類似的特質,加上有共同話題,往往一認識就頗有話聊,魁哥很熱心跟我交流跑步心得,並在不敵我私下討教太多的狀況下,介紹我進了「妹子陪跑團」。

小到腰包裡面要裝什麼、步頻怎樣練、音樂哪裡找、無線耳機怎樣配對手機和GARMN,感謝妹子團總是不吝惜地告知、熱情分享,我也很快參加了北田測5000和「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儘管八成時間還是依靠自己練習,但有跑友知識群可發問、有團可練有車可跟、有接力賽可玩、有飯吃有話聊還可團購,讓我這「孤獨跑者」生活有了微妙的轉變,時而「群聚」豐富了我的跑步旅程,也可能延長我的跑步人生。

         與最速男主播初見面之老師在講,我有在聽...

         大雨傾盆令人印象深刻的新北鐵道接力賽

   接力賽跑的是團體榮譽非個人成就,往往更加拼命

(獎牌像極要呼喚神龍出世...)

        王冠翔象總《去你的人生低谷》週年分享會

跑步類Podcast第一首選 —《跑步不要聽》

每週三0800上架,總是準時收聽

【屬於大人的浪漫】 

為了準備台北馬,清晨的訓練偶有,有時遇見剛從夜店「下班」三三兩兩或成群的年輕人,有種時光錯置之感,曾幾何時我也慢慢變成半個「晨型人」,在工作、小孩、家務家事之餘,為了跑步和一些專屬自己的時間而改變作息,擠出那一小段珍貴時光和自己相處,不為任何人,只為回歸真正的自我。《跑步不要聽》曾經提到,「跑步」算是一種比較需要定性的運動,若不是年紀稍長可能難以承受如此孤躁乏味的訓練、經年累月累積才能看見一的絲絲進步,就好像「苦瓜」,是一種專屬大人才能體會的滋味,「馬拉松」也是一種屬於大人的浪漫。

【42.195是逞強還是一個夢?】

「如果你想跑步,跑個一英里就好。如果你想體驗不同的人生,那就跑場馬拉松吧。」半年前我還覺得自己不敢有全馬夢,那是一個太難的練習,我又為了什麼理由需要跑馬呢?(畢竟我一公斤都沒有瘦啊XD) 轉機在我看完高木直子的《一個人去跑步:馬拉松1年級生》,裡面金哲彥教練提到全馬的長距離練習往往落在20-25K左右,超過30K的訓練較少,於是我天真的想,12月和1月20K跑個幾回,或許2021/1月底的渣打馬可以衝個全馬吧!

跑團的朋友得知我要渣打全馬後愛之深責之切,安慰我要有棄賽的勇氣。我的輕率好像褻瀆了馬拉松大神,但那並非我的本意,然而「看得過輕」可能還是犯了錯,在沒有累積跑量、無訓練課表之下匆促上馬,換來的不只是自信受挫,還有可能是對於身體不可逆的傷害。幾經思考,渣馬我還是決定要跑全馬,為了不辜負報名費和號碼布外,還有我轉變心態為去「體驗一場真正的馬拉松」。雖然是「觀摩賽」性質我也預計在台北半馬後盡力練習,因為我尊重這場比賽也想尊重我自己。如同大家所說「馬場永遠在,只留給準備好的人」,我在心中默默撒下一顆全馬的種子,想用一年的時間和累積讓它成長茁壯,我會多嘗試一些不同路線的半馬比賽累積實力,也會照顧身體不讓自己受傷,在「只有累積沒有奇蹟」的態度上,開始走好每一步,下一次我必定在身心都準備好的狀態再次挑戰全馬。關於自制和訓練、關於撞牆期大腿抽筋靈魂出竅(其實我很怕),還有完成全馬後感動和歡欣的眼淚,我也想親自體會,也想知道,這條路可以跑到哪裡,不管是花一年兩年或是更久。

許下這樣的心願,我想下個月的渣打觀摩馬,我才可以安心並帶著微笑坐上回收車^^。

(最後特別感謝仙女惠賜文章封面背殺照一張,讓我衝衝點閱率。我也期待能跑出這樣纖細迷人的背影)

          跑團認識巷口鄰居「仙女」,週六一起晨跑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