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大阪・關西世界博覽會紀念 ACN EXPO EKIDEN 2025」在萬博紀念公園熱鬧登場。本次比賽不僅集合了日本頂尖的大學與實業隊伍,共 16 支隊伍角逐榮耀。而其中,青山學院大學的 鶴川正也 作為 1 區(8.9 公里)的主力選手,承載著學校的期望上場,卻在賽後失望的說道:「今天的表現完全不行。」
當國際舉重總會(International Weightlifting Federation, IWF)3月16日發文回顧台灣舉重史時,他們毫不猶豫地將焦點放在郭婞淳(Kuo Hsing-chun)的傳奇生涯上。這位「舉重女王」不僅是台灣奧運史上獎牌數最多的舉重選手,更是全球舉重界公認的頂尖運動員之一。
近年來,PUMA 在跑鞋市場上的影響力逐步擴展,從 紐約馬拉松 到 箱根駅伝,都能見到它們的足跡。與 Nike、adidas 等主流品牌不同,PUMA 總是打破常規,以獨特的方式切入競速跑鞋市場。從 Fast-R Nitro、Fast-FWD 到 Fast-RB,這些充滿實驗性的跑鞋為 PUMA 提供了寶貴的設計經驗,也讓品牌逐步優化其競速產品線。
2025 年洛杉磯馬拉松於 3 月 16 日圓滿落幕,然而,今年的賽事不只是眾多跑者熱血角逐的一天,更是一場改寫歷史的戰役——來自美國伊利諾州的 Matt Richtman,以 2 小時 7 分 56 秒 的佳績奪冠,成為31 年來首位在洛杉磯馬拉松奪冠的美國男子選手,為美國跑壇寫下重要一頁。
作為全球專業跑鞋市場的引領者,BROOKS自成立110年以來不斷在專業跑鞋市場刷出亮眼成績單。2025年,BROOKS不僅持續深耕跑步領域,更積極進軍Lifestyle(生活風格)市場。
很高興這次有機會探索 WAVE REBELLION PRO 第三代跑鞋,2023 年 MIZUNO 超級跑鞋 WAVE REBELLION PRO 第一代剛上市時,我就對這雙跑鞋抱有非常大的好奇心,不過深怕自己無法駕馭所以不敢輕易嘗試,這次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WAVE REBELLION PRO 3 到底有什麼黑科技以及第三代的升級亮點吧!
你聽過「Soft Wins」嗎?這個乍看之下有點違和的新意,有別於過往總是將勝利與硬派劃上等號,讓我們反思所謂的「贏」,是不是還存在著種種樣貌。如同 Run Your Own Run (RYOR)跑訪短影音創作者蕾蕾想傳達的——不只限於菁英選手或知名人物,每一位跑者的故事都有讓人著迷之處。
去年第一次跑萬金石是我的初馬,碰到好天氣甚至有些熱,沒有設定目標,完賽即可的參賽心情就被麥當勞坡和獅頭山路線震撼教育了一番。
年度吃膠大賽又來了!(誤) 超馬的世界很有趣,因為比賽時間很長,所以比馬拉松有更多的不確定性,不管是天氣還是人本身的狀態。今年的天氣體感上比去年更好,大約14度偶飄雨,但天時地利人...不和XD 沒關係,這就是超馬。
一場賽事的結束=寫一篇心得文的儀式感又來了~賽事的結束總是帶著點痠痛,但心情亢奮地,一邊和戰友們聊著當天賽事的總總,一邊搜尋號碼布,下載購買著一家家新出爐的照片,準備用文字紀錄下這一切。
根據《BMC肌肉骨骼疾病》(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的一項研究,跑步不僅不會損害你的背部,反而可能保護你免受最常見的肌肉骨骼問題:腰痛;然而,如果你仍然感受到下背部的疼痛,你並不孤單。2020 年的一項研究指出,下背痛是全球導致活動受限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那麼,面對這全新的賽事,我們能否從 Kipchoge 的備戰智慧中偷學一二,迎接自己的挑戰呢?
長距離跑是馬拉松訓練的核心,不僅有助於提升耐力,還能讓身體適應長距離挑戰。然而,如何科學的安排長跑,才能讓訓練事半功倍,而不會過度疲勞或受傷?本篇指南將帶你深入了解長跑的正確訓練方式、不同類型的長跑目標與策略,以及如何最佳化恢復,幫助你在賽道上更進一步!
【#筆記特派員ep1】 你有想過田徑賽那些不上班上課的觀眾都在幹嘛嗎 ? 田徑場上激烈競爭,運動選手努力爭取成績,但今天,這都不是重點 ! 原來有被禁賽、寫作業是因為可以翹課?! 甚至集體控訴教練欠一年份獎勵 ?! 田徑場邊到底都有哪些神奇人物,今天就讓筆記特派員 Ian 挖內容,找真相。一起看到超乎想像的神人孩子吧。 #場邊觀眾是神人 #原來當觀眾可以有這麼多事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