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氧攻頂聖母峰!他在追尋8848夢想的路上

人物故事
發表於 2024/04/23 2,006 次點閱 1 人收藏 3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首先會出現劇烈頭痛,若以1到10分計,疼痛程度會到9、10分,腸胃受不了,會反胃、不停嘔吐、拉肚子;因為氧氣少,心臟必須激烈跳動,會喘、咳嗽,冷空氣進入體內將體溫帶走,也會侵襲你的鼻膜與肺部,可能會發生高山肺水腫或腦水腫。在身體感到痛苦的情況下,深夜起床穿上冰爪,仔細檢查所有裝備,硬吞下一些食物,但多數人一開始走就會吐光光,所以是一個痛苦卻又必須堅持的過程,所有感覺會被放大,肌肉痠痛,同時擔心手腳會不會凍傷、鼻子耳朵會不會掉…」

林士懿–阿Ken平靜敘說著攀登海拔8848.86公尺聖母峰途中會發生的身體反應,不管對高度適應得多好,身處極端天氣和低氧環境,大腦、肌肉、心臟與肺都會產生變化。

4/22抵達加德滿都,繼續搭直升機前往南池,再到海拔5000公尺的基地營,當這集podcast上架、你讀到這篇網誌時,滿懷壯志的阿Ken正在圓夢的路上。

(準備出發前夕,行程滿檔的阿Ken來到錄音室,錄下他對夢想的渴望)

👂聆聽本集《肉腳的跑步人蔘》podcast請點 這裡 (約40分鐘)

👀繼續閱讀請往下滑👇

(聖母峰南坡攀爬路線_取自林士懿臉書)

取道南坡路線 攻上世界最高峰

阿Ken這次參加一支十多人的國際隊伍,將以南坡路線攻頂,領隊是中國大陸攀冰與登山教練羅彪,多年來阿Ken與他一起攀冰、登山,對他非常信任。有高海拔訓練經驗的阿Ken比隊友晚出發,前幾天自行調整為在台灣玉山訓練;當抵達六千多公尺的Lobuche羅布切,五月初即開始往上攀爬,建立營地,C3將會到7500m。「慢慢上去,在不同高度建立營地,這種慢慢攀登的方式稱為喜馬拉雅式攀登,需要較長的時間,也需要雪巴人協助;前期適應到C3會進入等待的Window『窗口期』,透過精準氣象預報,一旦天氣合適即開始攻頂。」

(攻頂聖母峰計畫日程_取自林士懿臉書)

「每年風從北方越過喜馬拉雅山後會出現窗口期,如果順利,五月十幾號可望順利登頂,如果不行,身體撐得住的話後面還有一次機會(窗口)…」

「高海拔攀登是容錯率很小的運動,有很高風險,必須準備充足;非常消耗心力,必須非常有耐心,經常需要在夜裡走六到八小時…」

阿Ken說明,夜裡氣溫較低,雪況較好,太陽一旦出來雪會融化,在必須穿越冰川、融雪的情況下,雪地比較硬的狀態相對是較安全的。

海拔越高氣溫越低,到了C4(南坳)7900m處,約零下二十度,可能會面臨暴風雪或大小程度不一的雪崩,走在冰川上穿越巨大的冰裂縫必須小心通過;雪與冰形成的冰塔林像一座座高塔,也可能因為風與融雪而塌陷,具有相當的風險。

(攻頂聖母峰計畫日程_取自林士懿臉書)

如同跑馬拉松是一個人的武林,阿Ken形容令人呼吸困難的高海拔攀登每個人都專注在自己的節奏上,有些人會戴上耳機聽音樂,也配有對講機隨時與領隊和後勤團隊聯繫,絕大多數時是一個人行進,只聽見自己的喘息聲、腳步聲和風聲。

「登頂當天,一般必須在中午十二點前完成,當太陽直射之後,下午氣候比較不穩定,若在關門時間前沒有登頂就必須往下撤,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他說,高山考驗人性,有所謂「八千米上無道德」,可能會為了生存做出某些舉動,比如棄失溫或需要氧氣的隊友於不顧,因為只能顧自己,因此登頂途中總會看到屍體;原則上八千米以上不會做救援動作,因為會造成救援人員危險,因此通常不會花精力體力去把人拖下來。

(比阿Ken早到的隊友在飛機上拍的聖母峰_取自林士懿臉書)


攻聖母峰之成功率與死亡率 女比男強

2020年華盛頓大學和加州大學研究了三十年的聖母峰攀登,發現過去二十年登頂成功機率大為提升,約為女性68%、男性64%。「女性在高海拔佔優勢,因為女性天生對氧氣適應較佳,也因為體重較輕耗氧量較小」,阿Ken說。

至於死亡率,男性則約為1%,女性0.5%,年紀越高,死亡率越高。「六十歲的登山者死亡率比三十歲登山者的死亡率高出一倍,即便他是較有經驗的登山者,因為聖母峰條件太極端,有足夠體能應付天氣變化是困難的。」

其實阿Ken所認識的成功登頂者體能不見得很強,年齡也不見得很輕,主要在於身體適應高海拔的程度。攀登聖母峰,身體必須快速因應極端氣候與環境,心臟必須快速跳動將血液輸送到末梢,肌肉也必須顫抖發熱,導致能量消耗極大。之前登新疆慕士塔格峰,他二十天瘦了八公斤,這次預計將瘦十二到十五公斤。「跑者大多很瘦,太瘦的人在這樣的環境下若吃不下將會更痛苦,意志可能會崩潰或出現幻覺,得趕快下山。心態非常重要:吃得下、睡得著、有耐心、不焦慮,控制節奏走完。」

在高山上做每件事都很痛苦,以上廁所而言,通常在營地挖一個坑,再以雪築一道牆擋風;近年來登聖母峰的人越來越多,現在的新規定是登山者必須把排泄物帶下山。

 

無氧攻頂7546m慕士塔格峰成功 這次挑戰無氧聖母峰!

攀爬聖母峰之前,阿Ken最高攀爬到7546m,位於帕米爾高原東部,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和中國交界處的新疆慕士塔格峰,這座山峰有「冰川之王」之稱,他攻頂時沒有用氧氣瓶,當時遇上大風雪,在C2困了好幾天,最後只有少數人攻頂,在暴風雪中幾乎什麼也沒看見就下山了;自認高海拔能力不錯、如今體能比當年更好的他這次想為台灣創造一次無氧攀登聖母峰紀錄,然而,他強調自己是負責任的登山者,身上還是會揹應急的氧氣瓶,碰到緊急情況決不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我想實現這個目標,但如果真的不行,會毫不猶豫地吸氧。」

(海拔7546m的新疆慕士塔格峰_林士懿提供)

他說:「登山界有所謂的『純粹登山』,借重氧氣就是降低海拔的概念,提供高壓氧,能吸收的氧氣等同降低一兩千米,雖然攀登的是八千米的聖母峰,卻只等於六七千米,雖然也會感到寒冷疲憊與痛苦,但(吸氧)相對就沒那麼純粹…」(笑~

攻頂成功後,阿Ken將再加碼攀爬位在聖母峰南方三公里的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Lhorze 8516m,連攀兩座8000m高峰。

(取自林士懿臉書)

二十多年前夢想的召喚 正在圓夢中

19歲時的大學生阿Ken,存了筆錢第一次一個人自助旅行,抵達目的地尼泊爾後,有種好像回到家鄉的莫名熟悉感;每天走路、看風景,看遠處七、八千米以上的雪山,在那兒待了近一個月。「那是非常美好的回憶,那裡有種很好喝的奶茶,我也喜歡他們用豆類煮的咖哩,每天下午在陽光下寫著明信片…」,他深深記得在安納普那基地營看日出和山脈的起伏,最後把帶去的中華民國小徽章釘在基地營,告訴自己一定要再回來…

二十多年後,已經有了家庭和孩子,曾經想要放棄這個八千米的夢想,歷經父親重病、幾度進出加護病房又奇蹟似地回到家中,身為人子、人夫、人父的他這些年來就像在等待窗口期一樣,去年他與過去登山的夥伴相遇,得知他們的攻頂計畫,感到似乎窗口已經來了,如果錯過了將不會再有勇氣與衝動?…他很誠懇地和妻子溝通,做了這個決定。

這個深埋心中許久的夢想讓阿Ken幾度語塞哽咽,中年大叔的年紀,好像很少人會談夢想,前幾天在玉山訓練,他遇見一位大哥,對方認出他腳上穿的是八千米的登山靴,直說自己也曾有攻聖母峰的夢想,但家有老小,走不了。接著又遇見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女孩,也提到自己登完百岳後要攀登聖母峰,在在讓阿Ken彷彿看見當年的自己。「中年之後,可能怕自己達不成夢想,或怕人笑,總之有千百個理由不去實現夢想;兩天之內有兩個人跟我講同樣的夢想,我很感謝自己做了這個決定,我的朋友家人都很支持我,我也希望能鼓勵更多人…」

「我是個平凡人,不是什麼職業運動員,但我可以有勇氣做些不一樣的事,努力朝著夢想前進…」

望著阿Ken的背影、為他默默加油的同時,回想自己心裡的夢,也許夢埋在心之深處,遺忘已久,或以為自己無法辦到,然而,真是這樣嗎?


**歡迎點擊連結收聽👉肉腳的跑步人蔘podcast節目,並訂閱、留下五星評論、分享喔~😁😁😁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