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臺北馬拉松

運動賽事
發表於 2022/12/22 2,891 次點閱 0 人收藏 3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難得有好成績,紀錄一下。
這個賽季真要說一個開啟的契機,應該就是3月跑5000跟4月的追火車吧,
除了是團友第一次的接力賽,準備期間,讓自己多了一點追求速度的自信。
5月老婆為了慶祝週年,
幫忙報了阿里山路跑,又是另一個故事(是不是想整我:p)。
不過荒廢一陣的緣故,始終沒把走完一個週期、跑一個馬拉松放在心上,
甚至在電腦裡課表的名稱是「2022臺北嗎?」XD
18週課表排好之後,也是先混了2週,到第3週才正式開始認真面對課表。
課表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就是網路上流傳的那一份漢森,然後依自己的需求調整。
例如,因為週間晚上時間比較少,所以就把星期四跟星期五對調。
避免連續2天的workout,再把星期六跟星期日對調,
星期一跟星期三的輕鬆跑或休息日,就看當週身體的狀況決定跑或不跑。
只是多數都是能不跑就不跑XD
經過這樣的改動,一週的課表的長相大概就是
休-間歇-輕鬆跑-輕鬆跑-Tempo-輕鬆跑-長距離。
休息日每週1天,但是實際上通常是2天,因為想把週跑量控制在85以下,
原因是,在運筆看到某位全馬破3的作者(抱歉我找不到名字),
自介寫著週跑量75–85,所以索性不要追求跑量,哈哈。
就實際執行面來說,有點超負荷的概念。
就是訓練配速其實是高於目標配速的。
不過這是在自己評估過自身能力後才這麼做,一般應該不會建議這樣搞。
長距離的部分,感覺這一季有在吃課表的人都很猛,
在strava裡面看到一堆人第1週開始就20K起跳。
我自己則是第4週開始進入20K,每週維持或累加1–2K,最長跑到32K。
這和原課表有些不同,但算是信心的建立。
最後3週的時候中了腸胃炎還是什麼,總之身體非常虛弱,跑量自動減半。
跑量增加的時候身體很容易出狀況,這個時候要特別小心,以免功虧一簣。
每當氣象報告說基隆北海岸會下雨的時候,我就知道我們這邊也不會小。
10月幾乎下了一整個月,11月下了半個月,12月則是在比賽當天雨才停。
整個訓練週期又風又雨的,不習慣也只能習慣了。
所以當氣象說比賽當天沒有雨的時候,就覺得,哇,天氣真好。

賽前評估ABC goal分別是3:10、3:15、3:20。3:10其實沒有什麼信心,3:20是小破PB這樣。

比賽當天大概4點吃早餐:白吐司(花生及巧克力醬)、大會發的活力點心棒(賀寶芙)、茱蒂絲純花生醬三明治餅乾,配黑咖啡,起床時也有配300cc的溫開水。
另外再準備威德in果凍,還有一樣是expo拿到的能量飲(抱歉我又忘記名字),準備在寄物前吃掉。
果膠的部分準備了3包,除了sis是自己買的,另外還有Banana GO跟紅牛的聰勁Energy Gel,都是活動拿到的。
比賽吃膠這件事我非常不擅長,所以非常適合當個免費仔。
寄物的時候身上只帶了Banana GO跟紅牛Energy Gel。sis太大包有點重。
最後是在環東的時候吃了Banana GO,可是好像沒有香蕉味。
可能是因為在樂群一路的某個補給站才吃了一小段真香蕉。
其他補給就身上帶的鹽糖,跟大會的運動飲料還有水。

這次被分到C區,想說要早點進去卡位,但咖啡利尿的效果發揮作用了。
這個時候跑去上廁所好像有點不智,特別是B區的守門員檢查得非常認真,
雖然說後來C區就整個往前了,守門員的辛苦好像有點白費。
才起跑沒多久就一直很想尿尿,遠遠看到藍藍綠綠的就以為是流動廁所,
跑近才發現是電箱或是路牌之類的東西。
一開始想要先穩一波的策略,就在未獲得解放前,被迫提速。
好險第一個流動廁所不是在印象中的中山橋,到中正紀念堂就可以解脫。
重回賽道,看到遠方有幾個配速氣球,想說跟上去看看。
因為繩子很短,氣球又晃來晃去的,太遠的人很難辨別究竟是幾分車。
但路邊傳來一個聲音「3:05的人這麼多阿。」心想,印象中沒有3:05的車,
而這車的配速又不像3:15,大概追到中華路才確定是3:15的列車。
這個配速似乎有點超速,但我覺得可以,於是就跟到上環東才下車。
雖然說下車,但其實3:15列車一直在後方不遠處,一直可以聽到列車長貓眼石的呼喚。
前半因為列長開得很穩,不用太在意配速。
後來離開列車,就是每10k看一下累計時間這樣。
一來是因為數學不好,10的倍數比較好算。
二來是當下那個速度,我覺得是體感最適合的配速,再快可能會帶來負面的影響。
另一方面,前方有三人女子小隊(一位是11314,一位是苗栗鄉親,還有一位握不知道),聽說女森配速就是穩,
所以也默默跟了一段,也算是惠我良多。
下環東、進水門,成功橋、彩虹橋,整個場景都是那麼的熟悉。
剩10k的時候,掐指一算,用5分速也能破pb,但是我還不想慢下來。
到了鴨頭段,還有一個熟悉的背影,是海螺。
在仁愛路的時候匆匆瞥見,這個時候再見面,顯然不太妙。
我那時原本是想說「跟我跑!」但好像有點太狂妄了,所以改喊一聲加油。
(好好調養,總有一天,會比我早去波士頓的,我相信)
到了這個階段,雙腳其實都處於一個緊繃的狀態,
一個轉彎或加速,都非常有可能會導致抽筋,或炸裂。
到南京東路的時候,好像有機會sub310,不管會不會抽筋了,開下去了…
轉進田徑場,計時器上面顯示3:09:5x,通過終點是3:10:09,
啊~成功了嗎。

領了大毛巾,
用雙手撐著微微顫抖的雙腳,站在等著被撒隆巴斯舒緩的行列裡。
這個時候才意識到sub310了,也忍不住為自己落下感動的淚水。

其他還想記的事:
整個週期從開始到結束,感覺都是平平淡淡的。
當然到了後段,也是會心生倦怠。
此時Jay的跑步筆記傳來賽報,無疑是注入了一道激勵的活水。
不過也不能說沒有特別精彩的地方,至少在半馬也跑出最佳成績了。
比賽階段則是還有一些要練習或調整的,
像是用左手拿水,載著手套吃補給,禦寒對策等等。
印象中補給桌大部分都在右手邊,這次經過幾桌在左手邊的,
有一站左手撈了三次都撈到空氣,最後是側身用右手才順利拿到水杯。
戴著手套做什麼都很不方便,後來有一段時間索性不戴了。
到後半段覺得手有點冷才戴回去。
然後天氣真的幫了很大的忙,若不是這個氣溫、無雨,
可能不會跑出這個成績。
雖然說有到BQ,但我知道這個成績還沒辦法帶我去波士頓,還要再努力。

另外關於跑錶,本來想說點什麼,但想想還是算了XD
一代神錶935,和手機一樣,到最後最常用的功能就那些。
我自己覺得最常看的就是累計時間和距離,這兩個數字而已。
其他的數據,大概都是建立在這兩個數字之上,
所以「基本面」還是很重要阿,哈。
另一方面,有些數字很常失準,像是心率。
運動科技的進步固然可以帶來良好的體驗,
像是小綠豆,可以蒐集更多數據的配備,現在也幾乎沒有在用了。
除非是非常熱衷研究各種數據,不然還是不要被數字綁架比較好。
佳明很愛說我效率不佳,RQ的跑力分析就相對準確一些,
因為他說我是波馬級選手XDD
社群的話,用比較多的是strava,反而不是原生的garmin sports.
可能是因為手機版跟網頁版長得不一樣?
雖然幾乎都是線上共跑,不過看到有共同目標的跑友,還是很開心。
我最愛海螺的紀錄了,只要發現他某天沒跑,
就覺得很開心,因為就有偷懶的藉口了:D
不過多數是被激勵的成份比較高:什麼!?海螺今天尻了36K…這樣。
也感謝都會約我付500的男哥,吃鴨頭都靠男哥了,萬金石加油。

賽前亞瑟士有個贊助3000元穿 metaspeed的徵選活動,但我沒中。
也許亞瑟士會後悔沒有選我(開玩笑的)。
不過後來自己跑去買了magic speed2,算是事隔5年(?),再次穿回亞瑟士。
跑起來其實還不錯阿,至少比賽時沒有感到特別不適應的地方。

最後,仍要不免俗的謝謝我的老婆,給我很大的空間從事我喜歡的活動。
這次站在南京東路上幫我加油,也很感動,應該有因此快了1秒,呵。
和那些奶爸跑者比起來,真的幸福很多。
只是PB也沒有什麼特權,比完賽回家做的第1件事是洗廁所(笑)。

關於2022的跑步生活,就這樣結束了。
下一場預計是被嘟粉韋哥揪去跑的臺北國道半馬,我們國道見。

再確認一次有沒有機會進310,感謝steve幫拍。11314棒棒

若可以儘量減少一次用產品(半馬@三得利路跑)。有時比賽的照片自己都認不得自己XD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