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有一個新鞋櫃]- 家的溫度

人物故事
發表於 2021/02/02 2,710 次點閱 6 人收藏 12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家」對我而言是最寶貴,鞋櫃的意義不再是擺放鞋子本身,而是串連起一個家庭的溫度與記憶。


嬰兒時期的第一雙小鞋子,父親至今都還為我保存著。父親總說:「這是歷史,你得好好傳承。」我總笑著太念舊,隨著成長我曉得這是父親一種靦腆愛的形式。


還不到四歲開始學習舞蹈,一直跳了約莫十四年,除了平常週一至週五的三至四天約十二小時的舞蹈課訓練,週末還得一天跳上十小時。還是成長期的我,努力追隨著舞蹈班裡的大姊姊,經歷芭蕾、民族、中國舞、現代、踢踏、爵士、武功等訓練課程,為了就是站上台,享受那幾分鐘的成就感。再多的難受總是往肚裡吞,再怎麼痛苦的訓練、被打罵、羞辱、轟出教室的經驗,總是默默接受。十幾歲的孩子那時只曉得:「這就是訓練」。

數十雙軟鞋為皮製早已磨損丟棄,剩下五雙最珍貴硬鞋保存、一雙布製軟鞋、一雙新疆鞋(照片來源:Teresa Pai)


成長,就在這磨損的印記裡面(照片來源:Teresa Pai)


成長的記憶都在舞蹈教室度過,週六從早上十一點訓練到晚上八點回家後,常累得把舞鞋隨手一丟,整個身癱在地上。父親總在夜晚入睡前,把舞鞋默默地移至鞋櫃那曬不到太陽的地方陰乾,還順便用打火機把緞帶上多餘的絲線給整理一番。舞蹈硬鞋的壽命比起跑鞋來得更短,硬鞋為木頭基底純手工製作。每雙動輒上千的進口硬鞋,訓練密集高時不到半個月就得汰換一雙。綁在腳踝上固定的緞帶及鬆緊帶都得自己手工縫製,父親總會在我縫製完後,仔細為我檢視及修整,爾後放回鞋櫃上,為了就是讓我安全進行每一次訓練。


尾段的收編總交給父親接手,不用言語的默契,最佳的安心守護(照片來源:Teresa Pai)


十七歲受了傷後,便休養不再跳舞。那時又正逢升學,還得進行復健。迷失人生方向的高中生,因此抑鬱也變胖八公斤,對於傷處更是雪上加霜。此時的父親少了一件「能為女兒默默付出的行動」漸漸的,因為大考的壓力,話語間產生了尖銳,形成隱形隔閡。每天踏進家門把鞋子脫下放好,懷著複雜情緒背對著客廳家人完成這個看似簡單的脫鞋動作,殊不知這是多麼沈重的思緒。升學壓力、父母期盼、教師期許、孩子抑鬱,窘迫的空間與呼吸,轉身快速離開鞋櫃區只想躲進書房裡。在某天高二時的放學,還未前去數學補習時,走到了書店打發時間看書。這時也就因為歐陽靖所寫的路跑書,讓被大考、受傷壓榨的三類組高中生,頓時找到了一個可以嘗試的新方向。


第一次跑超過五公里時,父親衝出家門來到操場拉著我,氣憤的說:「別跑了,跑這麼多會受傷!」倔將的我想證明自己也有能力可以更進步,於是一氣之下研讀超過三十多本跑步書籍,除此之外也涉略運動生理學、運動營養學,本就是圖書館般的家裡,書櫃因此更加填滿。第一次的十公里完成後,父親看得出我得到所想要的滿足感。十七歲那年,我和父親一起完成人生中第一場半程馬拉松-2014台北馬拉松。雖然賽後因瘀青少了十片腳趾甲,但那些傷痛早已被成就感掩蓋著,更多的是與父親間的矛盾也漸漸化解。


現在,「家」是什麼樣子呢?攻讀碩士期間我持續研究台灣路跑現況及人類行為,也將訓練融入生活。多年過去,父親的皮鞋還是擦的油亮,鞋櫃上舞鞋早已被我與父親的跑鞋取代。在一雙雙的跑鞋之間,父女、家人、上輩子情人,不可取代的印記。未來隨著我的成長,總有一天要離開這個家,或許在那時新的家裡會有個新的鞋櫃,而旁邊會多了個老化代名詞拐杖給予父親,但不變的是,那「靦腆的父愛」記憶會永遠刻於鞋櫃。

如果有一個新鞋櫃,那意義在哪呢?對我而言,那是存放家的記憶。

曾是穿著舞鞋的雙腳,穿上跑鞋繼續跑出自己的人生(照片來源:光宇)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