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2019,再见台北马拉松。

運動賽事
發表於 2019/12/17 720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第一次參加台北馬,是2015的時候,當時還是個剛剛sub4的菜鳥跑者。時隔多年,資深菜鳥我再次參加,重新感受一下經歷了這幾年的成長與變化後,台北馬拉松有何不同。

1.赛事升级
今年取得了IAAF的銅標認證後的台北馬,最明顯的改變,恐怕是報名費用的增長。路上可見的宣傳似乎也不多,或許是因為台北的比賽真的太多了。其實對於一般的跑者來說,除了去參與一些需要成績認可的賽事外,有沒有國際認證並不那麼重要,畢竟領獎金的不是你,上電視轉撥的也不會是你~

周邊產品的設計是十分好看,然而所送的完賽風衣跟參賽帽子就是AD清庫存的感覺。


2.不可錯過的EXPO
相對於我15年參加時的寒酸,近年台北馬博覽會規模真是不斷的提升。許多知名國際品牌都有參與。不管是運動用品,能量補給,醫療輔助等項目,都給跑者們一個耳目一新的機會。
(還有可祈福的宮廟)
其中最令我喜愛的,就是在博覽會中推介其他賽事的攤位,很多都還可以現場報名,相當的優。
不是每个比赛的领物现场,都可以叫EXPO,我觉得台北马的很可以。有影片有真相!


3.Race Day
配合賽事舉辦,台北捷運提前在早上5點20分發車,不過對於六點半開跑的全馬跑者還是相對較趕,當我抵達存包處時已剩不到半小時~頗為匆忙,忙到我忘了把OSMO放到腰包中。
台北馬雖有分區,但管制並不嚴格,混區而入的情況還是隨處可見。

我不知道AB區一共有多少人,但真是十分擁擠,很多人還得翻越欄桿而入。8000人的全馬都已如此,兩萬人的半馬更是難以想像。

靠成績直通的我,過個起點線還要花50秒....
出發後,基本是難以跑開。一是因為台北的路並不是全線開放,二可能是B區的神秘配速影響,直到7.5k左右才緩和過來。

十公里一到,眼前的陽光瞬間融化了我再加速的心,如果沒有帶上Rudy眼鏡,我可能已經被亮瞎了。

後來跟著旁邊出現的半程130 pacer跑了幾公里,卻感覺心率略高,汗水略多,Today is not a PB day。跑過半程已耗時一小時四十分,想要跑310基本無望,就開始降心率慢跑。

河濱的道路依舊….無趣。
看著河另一邊的冠軍選手經過,真的很想游過去。相對於15年的路線,現在的台北馬路線已經優化不少,多了很多市區景點,少了許多河濱路段,算是很有誠意了。

隨著溫度不斷上升,前方走路的選手越來越多,看著他們腳上Q彈的NEXT %,我想走起路一定很舒服吧,怎麼說每公里也要20塊錢成本啊。

最後十五公里,我也開始且行且走。
當下多希望賽道上有冰可樂啊……結果還真有,33公里的私補站,簡直是跑者的天堂,凍可樂、台啤任飲,還有一堆吃的。如果我明年還跑台北全馬,一定是因為這個補給點。
懷抱著在賽道上飲酒後的滿足,漫步愉快的回到了終點。

最終成績 '3:57:27'

在高溫的助力下,成功了創下了今年的Personal Worst,也是新晉奶爸跑者的Personal Best。

4. 小心得
台北年底的大聚會,跑者們都很熱情。賽事補給很好,除了水果餅乾外,還有珍奶、梅乾、鹽糖、仙草(在半程!)等東西。不過日式完賽便當真的不好吃,為什麼不是台式排骨飯呢?

賽道旁除了一些跑團外,加油氛圍其實相當普通。倒是可以看到很多不知道要封路的民眾殷切地想過馬路。

(偶遇超马三太子)

由於是全半馬混合賽事,12公里開始和最後幾公里都會和半程匯流。回到終點後也是人多到不行的狀態~(畢竟半程有2w人) ,如果跑得快的,真的可以考慮只跑半程,個人照片還多呢!
整體來說,台北馬還是有很大的進步,只是剛好溫度太高太不適合我這種空調跑者跑步而已。

明年....還來台北曬太陽嗎?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