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yd 數據比較 長榮馬 VS 台北馬

運科訓練
發表於 2020/12/27 9,464 次點閱 1 人收藏 1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帶著小瓢蟲(stryd 功率計)也已經有兩個多月了。

前幾個月也沒有在管它,一樣的跑間歇、長距離以及賽事。而最近開始將先前的資料拿出來看。這顆小小的功率計的功能,遠比我想像的更強大許多。

常常在跑步的時侯有太多體感的東西。包含跑姿及速度,但如何將體感的這樣意象轉換成每個人可以一目了然的方式,那應該就是利用科學化的跑步方式。

除了手錶原本就有的速率及坡度,甚至是跑步姿勢及風阻都能測量,以往在跑步姿勢只能靠著錄影,或是由旁人告訴你才能得到。即使自己在想辦法修正跑姿時,也有點難去知道修正的跑姿對於原本的跑步有什麼改變。
但透過功率計能看到你跑步的時候效率是不是很好,還是大部分的力量都被浪費掉了。也能檢視自己每次在跑步時的成效。


我也抓了我三個月前的一次比賽和最近的台北馬相比,以下肢剛性來說,有從8.5提升至9.2。這意味著我的能量轉換相對的有提升的狀況。當然,這不能只是從單一個數據就來分析,必須從不同的數據和角度去看。相對的水平%:姿勢%可以看出水平移動的效率,水平比例越高,表示效率越好。


這顆小瓢蟲?有很多很有趣的數據
但我也是初心者,雖然看了很多資料,但感覺他還是有很多需要研究的地方。

#台北馬拉松 #夢想班 #跑就對了
#Stryd #StrydTW #跑步功率計
官方網站:http://www.stryd.com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