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做這件事,他的傷居然好了!(最討厭這種標題)

人物故事
發表於 2021/08/05 4,836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我最討厭這種看不到重點的標題,一律不點進去。連相片都不相關,是怎樣?(有啦有啦,有一點關係啦!最後會ㄠ給您的。) 既然您點進來了,當然要好好感謝您的捧場。

以下先回饋給您重點,免得讓您有受欺騙的感覺。

#椎間盤突出、椎間狹小、脊椎滑脫、骨刺、肌腱肌肉拉傷

如果你有上述症狀,以下可供參考。


*椎間盤突出

從年輕(二十出頭歲)到現在(明年五十歲),全身內內外外想得到的部位大概都傷過了,每年少則一兩次,多則三四次,但幾乎沒有重複傷到同一部位。往好處想,應該是每次受傷都好得完全,沒有後遺症。

  在大四下學期,1994年,開始出現腰痠、臀部痠痛的症狀,剛開始以為是疲勞,但一直到畢業後一年都沒有改善,反而越來越不舒服。陸續看了好幾次醫生,有診斷臀大肌拉傷、僵直性脊椎炎、骨刺,斷斷續續吃藥、作復健都沒有明顯改善,而且開始出現酸麻到腳底,甚至彎不下腰,抬不起腳,最嚴重的時候痛到正躺、側躺、趴著、坐著都痛,根本無法入睡,很痛苦。直到幸運的遇見一位朋友介紹當時榮總的神經內科主任林恭平醫師,他仔細地幫我做了CT-Scan 和MRI,才確定是椎間盤突出。

  找出了原因,我卻還是沒有正確的復健觀念,那時候對於治療的觀念就像一般感冒吃藥的概念,應該是藥到病除才對,所以做了幾次復健沒有立即改善,就沒有耐心去做了。但我有發現,如果避免不良動作,保持正確姿勢,可以減少痠痛,結果只做這件事,居然慢慢就好起來了!(但持續了六、七年才完全好,那時常有人問我是不是軍人,怎麼都正襟危坐抬頭挺胸?)。可能是年輕吧,身體修復能力比較好。


*椎間狹小、脊椎滑脫、骨刺,唉~就是老化!

時間快轉二十年,2020。

  那天跟著跑團準備練400m間歇,練習前做了一些核心訓練(二十多年前根本沒聽過這名詞),包括單腳深蹲。間歇預計十趟,到第七趟時感覺左臀部有點卡卡痛痛的,心想剩下三趟,撐完就好,結果一點都不好,開始半年多的傷期。

  因為練習前做了單腿深蹲,臀部已有不少負擔,所以直覺的就判斷是拉傷臀部肌肉了。拉傷不是什麼新玩意兒,每年都來幾次,但這次怎麼搞好久? 先去看骨科診所,醫生判斷是梨狀肌的問題,這很合理,因為梨狀肌症候群是跑者常見的問題。但梨狀肌出現問題不是是慢性累積的嗎? 可是我是訓練中急性疼痛的啊。帶著懷疑去找了第二位醫生,醫生很專業也果斷精確地指出傷在薦結節韌帶,他預告可能要進行PRP治療,但先以葡萄糖注射看效果如何。慚愧地承認,我是個停不了跑、不聽話的患者,只要稍不疼痛,就會試著跑跑看,但通常跑沒多久就又痛起來。這一次還加上腿部肌肉會越跑越沒力的現象,台語說,【哞動逃】。所以葡萄糖注射後疼痛加劇(正常現象),不得不休息,好像症狀有改善,但我也不確定是葡萄糖還是休息的效果。經過4~5次的療程,又拖了快兩個月,還是沒有斷根。期間也去看了復健診所,復健診所是一位老醫師,沒聽我說幾句話就叫我去照片子。片子出來,醫師指著片子跟我說我的脊椎有椎間狹小、滑脫、骨刺,這是老化的現象。我聽了很不以為然,我想如果是脊椎老化的問題,應該是慢慢痛起來的啊! 我明明是肌肉的問題,怎麼會是脊椎呢?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虧自己也是半老人了呢!) 所以我又陸續看中醫及其他醫院,各診斷為肌肉緊繃、臀大肌拉傷。就這樣從受傷起搞了快半年,我終於下定決心好好休息2個禮拜,請親朋好友監督。而就在公諸於世眾人皆知之後,一個好朋友來訊介紹聯新醫院的林頌凱醫師,第一次到他診間,他稍微聽了我敘述疼痛及就醫經過,一言不發只叫我去照X光。照完片子回診間,他酷酷的問我,是不是會越跑越沒力? 我說是。他幾乎是從椅子上跳起來的,臉色從冷冷的專注變成孩子般的興奮,告訴我,是脊椎的問題,復健半年。我問他,「會好嗎?」他肯定回答: 「會好! 」「可以跑步嗎? 」「只要受得了,怎麼跑都可以。」我似乎是吃了定心丸,半年來的茫然找到了答案(其實答案曾擦身而過),也好像出柙猛虎(病貓?),可以恣意吃課表了。所以接下來,我只做這件事,乖乖的每個禮拜做三次復健(拉腰),果然漸漸恢復,四個月後即完全不受影響了。


*肌肉拉傷 (含彩蛋: 膝蓋痛)

你們這些愛跑步的,誰沒有肌肉拉傷過?

  好吧! 還是蠻多人就順順跑,慢慢累積跑量,頂多肌肉疲勞,也不至於拉傷。但倒是遇過不少朋友傷了膝蓋。人的心肺耐力進步很快,有恆心的話,從只能跑跑走走三五公里,不用半年就能進步到跑完半馬。但是在耐力快速進步的同時,往往肌肉力量沒跟上,尤其隨著年紀增長,肌肉流失減少對膝蓋的支撐與保護,和體重上升增加膝蓋承受的壓力,膝蓋很容易磨損而受傷。恪守漸進原則及合適的肌力訓練可以避免,這是另一篇題目了,這裡先不說太多。在還沒有肌肉力量保護膝蓋的觀念前,我也曾發生過疲勞性的膝蓋傷害,那是在2002年左右,之後兩年期間很準的只要跑到9公里膝蓋就痛,只好多以騎車、游泳代替。也是只做這件事(減少跑量),兩年後就痊癒直到今天。


回到拉傷(彩蛋不是都在後面?怎麼先播放了?)。

  上個世紀網路資訊還沒那麼普及,運動防護有如瞎子摸象,預防不足又治療不對,走了不少冤枉路。現在資訊取得容易多了,觀念提升不少,但隨著年齡增加,恢復能力不如年輕時候,我又是”貪練”的人,所以還是很容易過度訓練而受傷,最近幾年每年少則一兩次,多者三四次,訓練和比賽節奏很難調整。就來分享最近這一次吧!

  不過是E配速的慢跑4公里多的時候,忽然左腓腸肌痛了起來,因為在戶外跑步,跑跑走走回起點,傷勢因此惡化。爬文後自己診斷是疲勞性的肌肉拉傷,拉傷我很有經驗,就是休息,但我就是休不久,三兩天不痛了又想跑跑看,老是把兩三個星期的傷搞成兩三個月。但這次我多做了一件事: 按摩。去年底報名了一場運動按摩的課程,學到了肌肉筋膜放鬆及促進循環的觀念與技巧,最近在網路影片中看到100公尺世界紀錄保持人Bolt在一場廣告商的活動中跑800公尺,雖然只是玩票的跑,但當他跑完躺在地上喘氣的時候,防護員立即上前來進行腿部按摩放鬆,這讓我想起了運動按摩課程中老師也有提到運動前後按摩的效果比較好,因此我也開始在運動前先進行促進循環的按摩,而在訓練後身體還熱的時候立即做較完整由淺到深的按摩放鬆。我發現,運動後即實施5~10分鐘的按摩,效果比晚上或隔天做半小時以上的效果還好,而且好很多。在受傷期間我仍然以騎車、核心訓練等維持體能,比較不痛的時候還是會小跑一下,但因為按摩,整個下肢肌肉非常放鬆,也讓受傷的肌肉充分供氧。過去總是要等到完全死心停止訓練,才會慢慢好起來,但這次卻能夠在一定的運動量中保持不錯的復原進度,全都要歸功於按摩做得徹底。


好啦! 沒有那種只做一件事就能讓所有傷害痊癒的事,如果硬要說,只能說休息是必須且最根本的。但您我這些停不下來的跑步奴役,還是要用各種不同的處理方式,按摩、伸展、復健、貼紮、、等,讓復原加速並能在受傷期間維持一定的活動量。


拉拉雜雜分享我的傷痛史(冰山一角而已),能讀到這裡的您請接受我的致意,若您願意分享其他受傷的經驗和處理方法,我們可以繼續聊聊喔!


PS: 營養也是身體修復的必要因素,受傷後需補充大量蛋白質和維生素B,傷會好得比較快。這樣ㄠ可以嗎?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