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追逐獨角獸的夢 – 海外初馬,大阪馬拉松

運動賽事
發表於 2019/12/31 7,236 次點閱 7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追逐獨角獸的決心】

去年Eliud Kipchoge創下世界紀錄,原本體內的跑者魂就又被喚起了。雖然到了去年底又因為忙一忙就怠惰了。直到今年,工作滿一年後,對於生活與工作該如何找到平衡,慢慢開始找到節奏。那個曾經埋藏在心底的獨角獸夢,也悄悄的被喚起。

碩二那一年,是當時練習最勤的一年。在那之前已經跑過4場馬拉松,但跑的都不算好。也就因為這樣,就有個想挑戰波馬的想法。只是那時候對於馬拉松該怎麼訓練,完全沒有概念。只知道大家都說要跑LSD,但只有自己一個人要練LSD,當時的我沒什麼耐心跑那麼長的距離。想當然爾,破3的配速只撐了半馬的距離,最後就以爆掉收場。

當初都用個版紀錄課表

「努力跟自己的選擇好好相處,過好自己的生活,過對自己有點要求的生活,不斷地這樣要求自己,為了未知的將來。」,有人對我這麼說過。心裡就默默對自己說:既然今年想跑馬拉松,那就認真把它跑好吧!隨著挑戰破3的人越來越多,網路上分享的訓練法也都越來越多。也很感謝「jay大」跟「陳柏長醫師的跑步筆記」,看了他們的分享,對於如何練馬拉松也比以前有概念。

這次的訓練基本上就是照漢森練習的原則去做安排。一週三次高強度(間歇、節奏跑、長跑),中間穿插輕鬆跑。至於間歇的那天練什麼,我就比較隨性一點。但通常會是兩週當一個小週期。

大阪馬中籤通知


原本預計的破3賽事是年底的台北馬。但年中時,同事跟我提起了大阪馬這個賽事。查了一下發現算是好破PB,也能體驗人生第一次海外馬。想說抽籤也不用錢,就登記抽籤了。結果最後同事沒中籤,反而是我中了。所以就在6月時,決定把大阪馬當作目標賽事來準備。


【賽前訓練】

今年就從2月跑高雄馬後,開始持續著跑步的習慣直到現在,也是人生目前跑最認真的一年了,直到大阪馬前,沒有一週沒有練跑。

練習量如下:

就里程上的安排其實是不太好,9月才跑200多公里,10月卻跑到兩倍的跑量…470公里。

主要是自己心態上的問題,當時其實對於自己一個跑long run還是有點排斥。然後自己其實對於跑步這個習慣,建立的還不夠好,還是很容易會偷懶。還有一點是天氣,到了10月才變涼快的許多。

最後是自己有點臨時抱佛腳的概念,到了9月底才覺得再這樣下去不行,才好好地堅持訓練,但也是那時候讓我真正養成了幾乎每天跑步的習慣。

拎著鞋子就這樣出去跑個14, 16公里,也是到了10月那時才把這件事變成日常。因為曾經有過受傷造成好一陣子不能跑的經驗,深知訓練過度和沒放鬆好的後果。10月後也很認真的用滾筒、按摩球放鬆,就怕一個不小心受了傷,得不償失。


因為沒有一直在關注波士頓馬拉松的消息。對於BQ一直停留在破3基本上就不會被cut-off了。殊不知,9月看到jay大po文時,才知道BQ標準已經是3小時了算上cut-off time,要跑個2:55才保險所以9月時,就把自己原本的目標往上提升到2:55。

一直到賽前一個月,其實都還很懷疑自己究竟能不能跑到2:55。Tempo run總是跑不好,tempo run里程數也跑不到16k。 

一直跑不好的tempo run


但如同jay大所說的,因為漢森訓練是疲勞訓練,

直到賽前減量才會感受到自己似乎能駕馭得了那個速度。 

賽前最後一次的long run,也是跑最好一次的long run


【大阪馬,我來了】

因為擔心太累,我最後選擇多請一天假,禮拜五就前往大阪。這樣賽前一天(禮拜六)可以睡飽再慢慢前往Expo也不會太趕。Expo就晃一晃,拍拍照,換換一些免費的紀念品。最後買個廣島燒吃一吃,大約傍晚時回飯店休息,準備好隔天上戰場的裝備。 

Expo拍的目標照

比賽物資、裝備和不小心手滑多買的一個帽子


比賽當天,早上大概六點起床,吃了前一天先買好的麵包、香蕉,貼個肌貼。因為擔心太早出門身體會冷,怕散失太多熱量,所以其實拖到有點晚才出門。幸好出發前20多分鐘也到了起跑點。

這次因為我近期的全馬成績只有小琉球馬拉松的3:55,所以分區被分在比A、B區晚10分鐘出發的C區。賽前對於這點其實蠻焦慮的,畢竟這樣代表基本上我沒辦法找到相同配涑的人一起跑,因為我追到的A、B區的人都是早我10分鐘出發的,所以配速不可能一樣。除非C區也有剛好要挑戰2:55的人,但不容易,畢竟這代表要像我一樣近期沒有3:30內成績且要直接直攻2:55。但想著既來之,則安之,畢竟也是自己之前跑的不好造成的,都訓練了這麼久了,沒有人跟就照自己的感覺跑也沒有關係。


「Running is a big question mark that's there each and every day. It asks you, 'Are you going to be a wimp or are you going to be strong today?」 - Peter Maher


其實對於大阪整個賽道跑過哪裡的順序已經記不太得了。因為整路就是不斷的專心在自己配速,專心的感受體感速度是不是還撐的住,每一公里都看錶注意速度是不是有維持住,腦中不斷運算著目前的速度是不是最後能2:55。


0k~5k

「10秒前」「5秒前」,「砰」。A、B區出發,我們C區就跟著往前進。接著就換我們的「10秒前」「5秒前」,「砰」,出發。因為沒有很早就進起跑區,過起點大約是1多鐘了。

前面5k基本上就是不斷的超越C區出發的人,第1k只跑了4’40/km。原本預計是前3k保持4’20/km,再慢慢加上去。但腦中不斷響起jay大提過的「現在快的 10 秒鐘,後面要花 1 分鐘來補」。所以,也沒有急著加速去趕上原本的配速。

前5k跑了21:45,差不多就是4’20的速度,是個連破3都不能的速度。但因為知道是因為起跑的緣故,心裡就也沒特別覺得急。


5k~10k

接著基本上就是慢慢接近C區跟A、B區晚10分鐘的差距,就會有一段人比較稀疏的區域,慢慢身體熱開也跑順了起來。也在用身體去更仔細感受4’10/km的配速。 

這時候仍然感覺跑得蠻輕鬆的,就照體感去感受


10k~21k

開始慢慢追上更多提早出發A、B區的人,所以又開始要稍微鑽來鑽去。這時候狀態就已經開始習慣配速,甚至開始覺得今天狀況好像不錯,手錶紀錄的配速甚至都在4’05/km上下。還有個意外是不知道為什麼擠能量膠時,能量膠直接爆了出來…所以我手上就充滿了黏黏的能量膠…。

因為沒有配速手環,10k,15k,21k時,都有換算以4’10/km跑的話,跑到這個距離大概要花多久。前面半程大約就是花88分左右,以2:55,這時間還差了30秒。我知道自己起跑花了比較多時間,也希望自己是要跑出Negative Spilt的,所以就相信自己後半程能跑得更快,而沒有太過擔心。 

大阪馬有非常多U字型的折返點


21k~30k

差不多就在過了半程21k這個距離左右,人就開始沒有那麼多了。所以這時候就跑了更順了,這一段覺得身體充滿了能量。甚至在此時,我還天真的有個想法:「跑到30k後就只剩12k了,可以的話就用4分速跑完最後吧!」。我也知道馬拉松的決勝點是在30k之後,所以仍不斷提醒自己,要沉住氣,就算現在很有力氣,也要把力氣留在後面。


「The man who can drive himself further once the effort gets painful is the man who will win」 - Roger Bannister

30k~35k

這一段深刻體會到撞牆期是多麼的可怕,或許是超醣補給夠,或許是漢森的疲勞訓練有成。我並沒有很嚴重的撞牆,但從30k之後的一路上,可以看到不少人開始停下來用走的,又或者走到到跑道旁邊拉拉筋。

我這次的撞牆,雖然前一段覺得自己還很有力氣,但一過30k之後,雙腳就像綁了鉛塊一樣,想再跑快一點,速度也拉不太起來了…。所以這一段基本上就是不斷的告訴自己:「維持著維持著,你來大阪是為了什麼,現在慢下來,現在停下來就輸了」


「'Ask yourself: 'Can I give more?'. The answer is usually: 'Yes'.'」 - Paul Terga

35k~40k

感受到自己越來越維持不住的速度,這時候看了看時間。算了一下知道如果想要跑進2:55,得跑接近4分速在有辦法。平常輕而易舉的距離,在這個時候卻是如此的艱困。雖然沒有真的哭出來,但幾乎是泛著淚在跑。

「就快到了,就快結束了」、「不過就是平常公館河濱來回一趟的距離」、「就像前面跑的一樣,維持著就好,維持著」

即使跑不到2:55,也要努力撐到終點,再怎麼樣也要跑進BQ。

進大阪城公園


40k~42.195k

兩旁開始出現長著泛黃、泛紅葉子的樹,準備要進大阪城公園。最後的2.195k,要跑進2:55就得跑3’50。

雖然知道2:55內大概是沒什麼希望了,但就只剩2k。 「把自己僅剩的所有力量用光,榨乾自己吧」,我是這麼想的。運用自己的想像力。,想像自己在跑公館河濱最後2k是什麼樣的感覺,會看到什麼樣的風景。把距離具象化,跑起來就能不保留一絲餘力開始加速去跑。

最後大阪城的爬坡

終點就在眼前了

倒數2k的牌子,倒數1k的牌子,出現在右手邊的大阪城。彎過最後一個彎道,看到終點的Finish了!「加速吧!手擺起來!姿勢再醜、表情再醜也沒關係,跑起來就對了!」我對自己說。

大阪程馬拉松的終點門,這畫面我在腦中不知道想像過多少次了看著大會的時間寫著:3:06(因為晚10分鐘出發,加上過終點1分多鐘),我知道:我取得BQ了!波士頓,我來了!

在腦海練習過很多次的舉起右手做出我的勝利姿勢。

我達成BQ了!我做到了!

事後看分段成績時,發現這段即使是上坡進大阪城,仍跑出了4分速左右的速度。不可思議,真的是不可思議。我以為我跑完會哭,不過大概是達成BQ的喜悅蓋過了一切吧。

進終點後,馬上有攝影師來照完賽照  

【賽後結果】

2019大阪馬成績:

大會時間 - 2:56:30

晶片時間 - 2:55:15

分段時間:

0 ~ 5k - 21:09

5 ~ 10k - 20:39

10 ~ 15k – 20:32

15 ~ 20k – 20:32

20 ~ 25k – 20:20

25 ~ 30k – 20:26

30 ~ 15k – 20:46

35 ~ 40k – 20:41

40 ~ 42.195k – 8:48

總名次(男子組):626/23973 


【賽後心得】

人生的海外初馬體驗,跑完後真的可以理解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到國外跑馬。沿路沒有看到任何罵封路的人,有的只有熱情滿滿加油的人。補給的水站長度,真的夠長到多跑一點路再拿都不會來不及。比賽規劃只有選手才能進的選手區,讓活動區域不會太亂。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加油人群真的是沒有斷過,「毎度(まいど)」的加油聲一樣沒有停過,老實說,這真的是讓我不放棄,努力往前跑的動力。另外最大的一點就是天氣真的不錯,日本的天氣真的是比較容易適合破PB。


人生的海外初馬,挑戰BQ成功。到現在仍然覺得自己是個無比幸運的人。練了將近一年就能跑到BQ。跑前累積里程超過2500公里,徹底體會了「只有累積,沒有奇蹟」這句話。

原本一直對於BQ很希望能跑到,所以當課表跑差了,偷課表的時候,都會覺得很挫折。但隨著跑量增加,隨著把練習已經融入成生活的一部分。那個目標好像就越來越變得渺小。不是說不想達成,而是覺得如果時機到了,自然會達成。已經努力練習過了,如果這次跑不到,還會有下一次比賽。如果下次跑不到,還有下下次比賽。


我很喜歡《強風吹拂》裡,灰二對蔵原說的那句「走るの好きか?」,就如同jay大的書封寫的「嘿,你喜歡跑步嗎?」每當有不想跑步的感覺出現時,或者跑到懷疑人生時,總會想起這句話,想想自己為何而跑的理由後,就有覺得自己又可以繼續跑下去了。

我只是個任性過生活的市民跑者。身為市民跑者的我們,都有生活上的很多事情要顧,有工作上的煩惱,人際相處的煩惱,家庭的煩惱…。說實話,花這麼多時間練馬拉松能幹嘛?跑到BQ可以幹嘛?如果就只是要身體健康,又何必要跑到這麼長的距離?我想,我是真的很喜歡跑步。

每個跑者都有自己踏上跑步的理由,每個跑者都有自己的跑步故事。


最後,謝謝一起練跑的人們,不管是以前田徑隊的學長姊學弟妹,還是其他朋友。

謝謝同事的海外馬經驗分享,讓我在賽前心態上能調整得更好,也不會太擔心很多事情。

謝謝禮拜四的同事運動團,補足我最弱也最容易偷懶的核心訓練。

謝謝家人的支持。

少了哪個環節,可能今天就不會達成目標了。

很開心2019做了這個決定,然後努力,然後實踐,然後完成。

「你必須很努力,才能夠看起來毫不費力」

#在終點遇見更好的自己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