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跑到初馬:跑步第12個月

其它
發表於 2019/12/21 579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2019真是個發足狂奔的一年,先說結論:

20190113-渣打路跑組13K/01:15:22
20190310-國道半馬組21K/02:00:56
20191215-臺北馬全馬42K/03:54:03

初跑、初半馬、初馬,一年內達成,其實是個足以將跑步熱情消磨殆盡的進化。

回想跑步初心,原是三十歲過後,覺得是時候要為自己增加一項生活習慣。路跑似乎是個方面選項,加上平日都有在用跑步機,應該沒有問題吧,便報名今年一月渣打的路跑組試試看。

初次路跑,事前預計90到100分鐘可以完成,因為在跑步機上同樣距離也是90分鐘左右,可是最後75分鐘就搞定,算是超乎期待,也跑得蠻開心的。不過最印象深刻的是,跑到一半的時候,聽到前方有兩位跑者在閒聊,一位說「欸河濱風景真的不怎麼樣呢」,而另一位就說「對啊三月國道馬跑起來比較爽啦你要不要報?」當下其實有點納悶,除了為什麼有人能邊跑邊閒聊(那時候還不瞭解輕鬆跑為何物),更驚訝的是怎麼這一場還沒跑完,就已經在規劃下一場!?但同時也有點好奇,國道馬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於是就在渣打當天的下午,便興沖沖報了國道的半馬組。

大約就在這個時候,開始接觸到PTT路跑板,翻了一下半馬的資料,才知道原來半馬要累積跑量。

那,就開始吧!

不過現在回顧初半馬的準備期,其實也沒有什麼跑量,1月61K、2月69K,3月第一周跑了第一個20K的長距離,大約是2小時整。然後就已經是上賽道了。那既然如此,到時候就跑2小時吧。這就是初半馬的時候,我所知道的關於半馬或跑步的所有事情了。

印象深刻的是,國道馬的前一晚,才知道原來有路跑雨衣這種東西。因為擔心下雨,本來要早點休息的賽前一夜,也頂着冷雨趕出去買雨衣,還因為擔心,先打電話去問店家還有沒有庫存(現在回想,果然那時候還是太菜了XD)結果國道馬當天起跑時雖然下雨,但跑到6K雨就停了,而且折返之前還出了太陽,雨衣反而變成累贅。但那時候因為不想浪費,所以沒有丟掉,一直拿着它跑完半馬,直到上個月住處清垃圾時才真的把它丟掉。自始以後,我便沒有穿過雨衣跑步,即便是雨天,也無非就是多頂帽子而已。不過話說回來,跑了一整年的路跑,好說十幾場(6場路跑、9場半馬、1個全馬)凡是有參加的路跑,都是好天氣,就算是前一天、後一天,甚至當天下雨,只要我在跑步的時候,就是沒有雨,這頗奇妙。

總之,初半馬在沒有進補給站的情況下(現在回想這有點神),也順利地如估計般,用兩個小時回到起點。
02:00:56是大會時間,晶片時間應該有sub 2。當然,事後也順理成章的,膝蓋痛了兩天。

大約初半馬前後,知道森林跑站原來不是餐廳,也開始參與那裡的的跑班。先是林義淵教練的初心班,後來是李智群教練的全馬班。森跑的跑班,簡言之,課程精實、教練專業、服務周到。完成初馬,我由衷感激他們!

當然也很感謝準備全馬的過程中,與跑班同學們共跑學習!

(感謝森跑安排課程側拍!也感謝Allsports攝影師Andy,這張的構圖和背景我超喜歡的。)


按理說,跑過半馬之後,其實不一定會跑全馬的,許多人也是在半馬便就此打住。但臺北馬之後那麼多天,我想來想去,還是想不通最初為什麼會挑戰全馬。

喜歡跑步?我似乎不能這樣說
挑戰自我?好像也還好
環境因素?嗯,也許有
自視甚高?可能喔

反正,我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正如不是每件事都需要答案,那不如把跑步當成尋找理由的過程。也許這樣比較能夠維持自己的熱度。

反正,能跑就跑就是了。

因為線上太多關於全馬的可怕傳聞,所以整個訓練周期也不敢怠慢。教練開出來的課表,包括每週2次質量課表、一次長跑、3天輕鬆跑,除非人不在臺北,否則吃好吃滿!在臺北馬之前,月跑量終於來到300K。

過程中,發生了幾件事:

一是經過7到9月的培訓,成為陪跑志工,開始在賽場上與視障跑者共跑。

二是10月長榮半馬跑進100分鐘內。


然後,便是期待已久的臺北馬了。

必需說,sub 4不是初馬的目標時間,平日練習也不全是按sub 4來做的。爆掉沒有跑好當下難免失望,但回頭細想,若沒有一開始就訂下高標,要跑出目前這個結果就更不可能。相反,先拉高要求,才是提升自己的基礎。但檢討一下整個過程,有兩件事確實是可以準備得更好:

(1)後半馬因為太陽出來了,便開始有點中暑,跑完之後,覺得頭暈,然後好像有點發燒,只好進去急救帳篷休息,發現當天中暑和抽筋的人還真不少,也明白自己真的是小case,就在旁邊閉目養神一個多小時,等體溫回復正常才出去。感謝志工們熱心幫忙!其實,我跑步常常流不出汗,通常就是中暑的先兆。飲水不足可能是的,也有可能不習慣這麼長距離水分的耗失,當然我覺得愛喝冰涼恐怕才是真正死因o.o

(2)長距離做得不夠好。因為個人時間安排上的失當,30K的LSD,賽前其實只跑過一次。不過對自己而言,更大的問題是如何擠出時間來練30~35K的LSD,這個目前無解,還得用心計畫才行。

那麼,跑全馬好玩嗎?老實說跑完當下是非常非常開心的,但主要是由於「終於不用再跑了!」但是,有痛苦到不想要再跑全馬嗎?說起來,好像也沒有這個感覺。由於職業病發作,我以為還是得多收集些樣本才能做結論。因為我很瞭解我自己,所以在臺北馬之前,已經先報來年萬金石(其實還有香港渣打,如果跑得成的話)再試一次。


無論如何,2020也請繼續指教啊,我親愛的膝關節和小腿肚:)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