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專業開箱測試-這不是波12,我叫它波士頓PRO!!

其它
發表於 2023/06/18 63,640 次點閱 5 人收藏 1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這幾年說到Adidas Boston系列,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場災難!至於災難結束了嗎?讓我先往回幾年,以我個人直觀的看看這幾年Boston的變化。
       怎麼會說是一場災難呢?其實在我剛開始跑步的幾年,接觸愛迪達這個品牌的跑鞋,就是從Boston 8作為我的第一雙愛家跑鞋開始,當時Boston系列是以boost材料為主,與EVA疊加形成中底,鞋面為雙層的網布材質,舒適、透氣具延展彈性,當時在這系列鞋重約略落在250克適中的重量,是一款舒適、可快可慢、耐用的訓練鞋款。
        當時的波士頓以Boost及EVA爲主要材料,腳感上偏向紮實、薄底、路感清晰,對於有一定程度的跑者來說地面的回饋直接、反應迅速,屬於一雙能快能慢的訓練鞋款,然而從反面的角度上來看,長距離訓練可能比較吃肌肉力量,另外對大體重跑者的緩震可能不足。這樣的特性一直延伸到Boston 9。隔年因為報名了台北馬,順勢將聯名款的白色城市波9購入,腳感雖與Boston 8的差異不大,但可以感覺到波9中底密度變的略微下降,少了一點直接從地面反饋的腳感,多了一點緩震舒適,這時的波9可以說更適合一般跑者。鞋面編織的孔洞也變的更大,更透氣。使用的網布具有一樣舒適透氣的特性。

幾年使用下來的BOSTON8、9、11及最新的B12,與當家PRO3       2021年開始,或許受到早先Nike破2 計畫的厚底碳板鞋漸成主流影響,也或許受到Hoka one one厚底緩震的跑鞋風格影響,開始與各家鞋廠朝向加入板材、厚底、回彈、緩震、輕量、環境議題的方向研發跑鞋。        因此從Boston 10開始作了大幅度的改變。鞋面開始使用再生材質面料,中底開始使用當家頂級跑鞋的Lightstrike 材料加上EVA,另外置入了與炭板原理類似的Energy rods五爪型材料。其目的在與鞋重妥協下達到更好的反饋。在Boston10初上市,Nike碳板系列跑鞋趨於成熟,從Alphafly 、vaporfly,下到沒有碳板的Tempo系列整個產品線齊全完整。因此對初上市的波10,個人覺得除了外型好看,沒有購入的打算。一直到2022年波11上市,才在年底馬拉松季開始前購入了波11,也因此回到波士頓鞋款,且進入新的波士頓設計。也因此從Boston 11的實際使用情況,讓我開始對Boston系列感到震驚與質疑。當時還在IG寫上使用心得。

https://www.instagram.com/p/Cnb0mEPPdCQ/?igshid=ZWQyN2ExYTkwZQ==

 
BOSTON 11 的驚嚇 : 

       波11整體使用給我的感覺就是硬,中底硬、鞋口硬、鞋跟硬,硬到整個腳不靈活、連走路都不舒服,本以為長距離使用後會變的較柔軟好穿,但是實況沒有太多改變。另外一提購入後沒多久發現網路上有跑者的鞋面靠近兩腳外緣近中底接合處的再生面料會破裂,且不是個案。自己也在大約使用200-250公里左右發生在右腳外緣破裂的情況。從此對波士頓系列已不敢恭維,心中對這個價位跟這樣使用經驗只感到無言。
鞋側與中底交界在使用僅200-250K左右即出現裂痕       上個月全新的Boston 12發表,其實演算法跳出好多次廣告,我連點開的企圖都沒有。一直到有天跑團群組傳來Boston12的5k接力試跑活動,想要揪團報名,再加上官網推出20天試跑不滿意退費活動,心中納悶為什麼開始作那麼強勁的行銷活動?難道是為了要挽回我出走的心?於是簡單的上網研究一下新Boston12的組成,決定再給Boston一次機會。
        這次透過官網購入Boston12,決定好好仔細觀察測試,心態上變得嚴苛挑剔,透過初開箱的使用在這裡分享我最直觀的體驗。

官網購入,這次能不能對波士頓重拾信心?       外型端看鞋面部分與前代Boston 10/11相似,但是往下看到中底卻與原本的中底有了大幅改變,直覺與我去年台北馬戰鞋Pro 3相似。

乍看之下波士頓11與12鞋面相似,然中底在波12已與當家跑鞋PRO 3神似(左為波12)

Por 3與波12中底外型與切割神似

至於鞋面材質還是以再生面料為基礎,耐用度會不會發生之前鞋面破裂狀況,這一部分也是我這次Boston12唯一擔心的!但據我初步上腳觀察,因為這次中底沒有前代那麼硬質,因此在腳步落地、推蹬上「也許不會」在鞋面邊緣與中底間產生那麼大的拉扯,也許可能不一定會像前代一樣破裂,後續使用狀況再跟大家報告。

鞋面同為再生材質,然可以看到波12(左)編織線條較粗,透氣性與耐用度推估更佳中底進化依據官方數據使用「雙中底結構」,這次由LIGHTSTRIKE 2.0(據稱降低13%的泡棉密度)與另一層LIGHTSTRIKE PRO(與PRO 3相同的中底)組成,中底厚度與舒適度讓落地瞬間更軟Q,提升15%緩震性能,另外推進系統「ENERGY RODS 2.0」也採環狀設計合併成一體結構,並將玻璃纖維條延伸至全掌。

取自網路

右邊後跟仔細看可以看到LIGHTSTRIKE2.0刻印在中底上,透過雙層中底結構達到緩震回彈效果這次透過9公里跑步均速5:10,並短距離提速至3:50透過不同速度來測試高低速時的腳感,且同時將Pro 3拿出來比較。

 靜態穿著:

       靜態穿著比較,在穿入鞋子站起的一刻就知道新的Boston 12已不能與前代相比,已不再有中底堅硬緊繃,不靈活的感受,整體腳感有80%已與PRO 3類似,因此決定直接放棄與波士頓11對比,直接以Pro3作為對照組參考。靜態下可以明顯感受到中底的回彈與PRO 3非常非常相似,如果作盲測,在超過一週沒有穿過PRO 3的情況下,在靜態可能沒辦法分辨兩雙鞋的差異,中底的緩震與回彈踩在地上幾乎一致,細微的差異在波12的腳感可以感覺到較大面積的腳掌平接地面感,而PRO 3在腳掌往前掂起腳尖時可以感受到腳掌前半部較為不穩定,主要是因為前掌外緣的切割較大,主要為了提供跑動時更快有效率的步伐轉換。

動態穿著:

       上腳跑動,在低速約5:20以下時緩震充足,個人直觀感受,對大體重的保者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保護,鞋面在32度的氣溫下雖然沒有PRO3透氣,但與前代B11相比則透氣許多,跑完腳內的汗水主要是短褲與大腿累積流下至襪子而產生,腳底以及鞋墊仍保持一定程度乾燥。中底滾動穩定,雖然在前腳掌外側有類似PRO3的小切角,但是整個滾動趨於穩定,不會有慢速造成腳掌與腳踝步態轉換時的不定感。PRO3則在慢速時可以感受到腳掌轉換至腳尖以至離地期間,腳掌會因為鞋子的切角而造成離地前腳背向外側翻動感。在提速至3:50後這個狀況轉變成PRO3步態轉換變得乾淨俐落,明顯覺得腳步在觸地到離地之間可以很快速的流動。而在B12步態轉換在提速後雖沒有PRO3那麼俐落,卻可以穩定不拖泥帶水的往前推蹬。

兩雙鞋的均為馬牌大底,具一定程度的耐用,PRO3前掌邊緣的切割,於動態時明顯感覺腳步的俐落轉換。
B12大底紋路明顯,相對具有較好抓地力,在一般訓練及日常生活能提供較為實用的優點。

總結:

       這次BOSTON全新的改進讓我驚艷,過去一直是BOSTON的愛用者,雖然一度到第11代心灰意冷,這次看見ADIDAS大力的行銷決定再試一次,我只能說這次的測試一度感覺這不是BOSTON12,這應該是'BOSTON PRO'阿,甚至讓我一度懷疑以後還需要買到那麼貴的PRO 3嗎?這雙B12絕對可以越級打怪。整體的優點已經與PRO 3相當,甚至在穩定度上超越PRO 3,含跨的速度範圍個人覺得已經可已從6分速到3分速,唯一的小缺點是重量無法在頂級跑鞋矩陣中有優勢。但但但...想一想這不是頂級跑鞋阿,9公里的性能體感我已經不知不覺將它擺在頂級跑鞋的序列裡比較了!!!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