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群:每一次都要比上一次再好一點

人物故事
發表於 2023/05/08 3,757 次點閱 0 人收藏 4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每次在福和橋河濱,總看到李智群教練和幾位高速跑者,飛也似地來回巡航,欣賞那既有力又輕快的速度感,真是種享受~🤩 看看教練最近的成績:3月的雙北城市馬2:37:18 又破PB!距離他上一次的PB–台北馬2:39:07也不過才三個月,而這中間的一月底,他還跑了長明賞6小時賽,創下83.6K–至今生涯最長距離的PB,這種體能與表現,實在不能不叫人豎起大拇指!👍👍👍

(今年的雙北城市馬,李智群跑出2:37:18又破PB 照片提供:李智群)

PB都是盡心盡全力獲得,李智群回想雙北城市馬,「當下覺得很難得,身邊都是厲害跑者,抱持著下一K就會下課、每一K都是用生命在跑,很幸運在終點前一百公尺才發生小腿抽筋…」,原來強悍如他也是會抽筋啊😅,他笑著說,「全力輸出一定會有狀況…」

我沒想到李智群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跑步教練是他的斜槓,而且而且,他過去是玩十項全能😲😲😲 這會不會也太強?!

👂聆聽本集《肉腳的跑步人蔘》podcast請點 這裡(約37分鐘)

👀繼續閱讀請往下滑👇


玩過十項全能的市民跑者

「我從國小國中就喜歡跑步,代表學校參加過全中運、全大運,專科時還比過十項全能…」,聽到這裡,我已經驚呆了,李智群很謙虛地說,只是學校代表隊啦,並不是體育系、體育科班學生,但國中時就代表學校參加跳高比賽,專科時的十項全能:三鐵–標槍、鉛球、鐵餅,三跳–跳遠、跳高、撐竿跳,還有三跑–100m400m1500m,再加一項跨欄–男生要跨110cm高的欄,兩天賽程把這十項比完。「這是我以前的運動經歷,專科時在一次測驗中,田徑教練看到我,認為適合練十項,可能我身材屬於中庸體型,一般玩三鐵(標槍、鉛球、鐵餅)的身材都過於壯碩、跑不快,但我速度可以、又有力量,專科時就做這樣的練習…」。

雖然從當兵到三十歲這個階段曾一度中斷運動,三十歲後他覺得身體健康很重要,正逢自行車熱潮,便開始騎車。然而,自行車畢竟是容易受傷的運動,他的鼻樑、牙齒、鎖骨都因為參賽而斷過;當時他參加游泳以外的鐵人兩項,發現騎車輸的部分,在跑步時可以反超、追回來,於是思想著是否該從事老本行–跑步呢?「陸續參加了十公里等賽事,慢慢把體能練回來,找回對田徑的熱情,開始馬拉松這條路…」🏃🏻

 (2022年萬金石馬拉松 照片提供:李智群)


初馬的選擇 超硬的櫻花馬🌸🌸🌸

2012年,剛從自行車轉長跑,李智群笑著說自己一開始的訓練滿不科學,因為聽說跑全馬的跑量一定要夠,每月必須三百公里,「我就用很笨的方式,有一個月每天固定跑十公里,初馬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連續跑了一個月,去參加全馬」。他挑了有漂亮初馬獎盃的櫻花馬作為全馬初體驗,當天天氣預報十度,想說一定很冷,於是穿長袖長褲、戴帽子上陣,結果第一個長上坡十公里就因為實在太熱而大大後悔,最後跑出3:39:32的成績。

初馬後,了解馬拉松是怎麼回事了,便上網找課表,以身體去驗證該怎麼練,隔年的台北馬就破3;認真的他每天更用excel詳細記錄:早上起床心率多少、體重多少、練跑內容、吃了些什麼,運動消耗多少熱量也精確計算,曾經這樣記錄長達十年之久,累積厚厚的一疊資料。

曾經一度周周馬,他理所當然地說:「就以賽代訓啊」,當時周間休息恢復、假日比賽,跑過的認證賽事至今至少有一百一十場全馬;李智群說,跑量很重要,他有妙喻:「如果馬拉松是場吃飯比賽,得吃42碗,平常就不能只吃5碗或10碗;要找一天慢慢吃下30碗,比賽當天才能正常表現,把42碗飯給吃完…」

(2022年 Wings for Life賽事 照片提供:李智群)

第二馬破虐心超馬成績也傲人

至於超馬,之前就比過五十公里 也赴香港比過六十公里,參加過兩屆長明賞六小時賽,第一次跑了近80K,第二次跑到83.6K。

「我跟其他馬拉松選手相較,速度沒那麼好,但耐力可能好一點點,尤其在超過42.195K時;超馬比的不只是運動能力,也是腸胃能力,很多人跑到最後,腸胃無法吸收,沒有足夠的能量、熱量,如同跑車沒了油,再怎麼厲害的跑車也動不了,我的腸胃能力可能比別人好吧…」

6小時的長明賞跑出將近兩個全馬的距離,「其實在那當下很痛苦啦,跑完一個全馬的距離,想說那跑50K好了,畢竟50K也是自己擅長的,跑完50K後身體就出狀況,跑去上廁所,60幾K時,腸胃受不了想拉肚子,又去上廁所,所以共兩次離開再回來,雖然時間差了4分鐘,但如果沒有去解放休息,身體處於緊張狀態,就不可能跑得好…」

(今年的長明賞6小時賽,李智群跑了83.6K,幾乎是兩個全馬)

「目前不敢想更長公里數,超馬滿虐心的,每當想到跑完一個馬拉松還要再跑一個馬拉松,其實很虐人…」(笑~ 「目前痛苦的感覺還沒有完全退去…」😅


上班族斜槓跑步教練 引導素人擁有跑步熱情

賽道上剽悍的李智群,平日是朝早晚五的上班族,比賽有了些成績後,慢慢地有訪問、座談會等邀約,也有跑班希望他針對市民跑者訓練,於是漸漸走上跑步教練之路。

「很多跟我一樣的市民跑者喜歡我訓練他們,因為我會陪大家跑,藉由陪跑觀察呼吸等小細節,從而瞭解他們的狀況,每個人只要付出努力,挑戰自己就是最棒的!」

李智群覺得他的學生是物以類聚,會來找他上課的都是比較自我要求、追求成績的跑者;他也開始帶初學者,把跑步運動推廣給更多素人,讓更多人了解跑步的好處,「喜歡跑步最重要,喜歡才能長久~」

外表看來嚴肅的李智群說,認識他的人會發現他其實也很搞笑,但在訓練上要求嚴格,對於學生偷懶會不開心、不容易妥協。

(照片提供:李智群)

認真 紀律 每一次都要更好

六年級中段班的李智群自認在跑者中的年紀算「稍長」,律己甚嚴,每一次練習總是希望這次要比上次再好一點,我問他,難道練習時都是把自己push到極限?他笑回:「是啊,不然沒有機會啦…」

「每次想說都快五十歲,再跑也沒幾年了,以後可以好好休息,趁現在還跑得動,就盡量衝」往往在打破自己成績紀錄時,他會很想跟其他跑者說,即使不是科班出身,又是忙碌的上班族,如果他做得到,相信大家都做得到!

(從最近一年多的參賽紀錄,可以看出李智群參賽的頻繁,不過以前曾經週週馬更頻繁😅 截圖自馬拉松普查網)

斜槓教練之後的人生,工作/跑班/課程規劃/訓練…,李智群一個星期周間只有星期一休息,時間管理對他非常重要,日程必須有條不紊的切分,生活變得更有目標與方向。下一場他的目標賽事鎖定台北馬,明年也希望參加海外馬,並以亞洲最速賽道首爾馬為首選;訓練上,他希望可以感染更多跑者持續運動、保持對跑步的熱情。

從現在起到台北馬的時間超過半年,幾乎還有兩個訓練周期,李智群的跑班學生仍然繼續上課,非賽季的基礎總跑量會降低些,訓練內容則著重速度和跑步技巧,先以短間歇和配速跑把速度練起來,並以心率監控配速;此時也是加強力量訓練的時機,包括核心訓練及柔軟度,等秋天轉涼時就已經打好堅實的基礎。

(照片提供:李智群)

李智群強調,自己一般訓練會安排一(天)強一(天)弱、一(天)長一(天)短,讓身體有時間恢復。在執行強度或長度課表時,假設16K均速為3’38,希望下一次能快一秒達到3’37”,相對隔天就是休息,輕鬆跑,以輕鬆的心態與速度讓自己恢復調整,並不是每天都把自己逼到極限。

一開始運動就是為了要體重控制,認真的嚴肅跑者李智群也會用甜食犒賞自己喔~😉


**《肉腳的跑步人蔘》podcast節目歡迎點擊連結收聽,並訂閱、留下五星評論、分享喔~😁😁😁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