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不可恥,人生就是不斷從失敗中成長

運動賽事
發表於 2020/12/24 2,154 次點閱 0 人收藏 1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今天我想來好好檢討這場臺北馬
撇開後段呈現失溫的狀態,我更想承認它就是馬拉松「撞牆期」。

自從2017年柏林馬我跑出3:40新個人紀錄後,
這三年多來參加4場,只有1場破PB,而竟然有3場後段都這道牆給打敗,
但其實在2018年前我參加的4場馬拉松賽,一路自4:25進步到3:40,卻從來沒有遇到這道牆,
或許速度不一樣,體能消耗得更快,更容易面臨撞牆期,
但此時此刻正好就是讓自己好好檢視所有的問題,不管未來我要多久才願再戰全馬賽,但有一天我一定會再站起來衝破讓座高牆。


惱人的身體問題
在去年跑上海馬時,最後10KM因為胃痛導致最後一份補給沒辦法吃,影響最後的跑力。雖然回來後開始漫長的調養,本想說經過一年的時間自己狀況會好很多,哪知道在10月中台北馬訓練週期中、長榮半馬賽前整個大爆發,比賽DNS外,訓練整整暫停兩週,而且體重頓時下降超過4公斤。當時距離台北馬已經只剩6週,以當下我的身體狀況,我自己都不敢保證我能跑完一場42KM的全程馬拉松賽,但我知道我不想放棄,我只能慢慢地累積訓練,並且好好調養自己的身體與胃的狀態,讓自己有信心參賽與完賽。雖然這場賽中,我沒有真的胃痛起來,但賽中還是在中後段吞了一顆胃藥,避免又發作。


補給補不補
這些日子受到胃痛、胃酸的問題,這場賽事中補給,一直是我賽前最擔心的問題,11月下旬開始作長距離訓練,就開始嘗試各種不同的補給品。最後我在腰包準備了一大堆補給品,包括: 2包能量果膠、1包能量果凍、1包能量棒、2包電解質、3+2包BCAA、6顆鹽糖、2顆梅糖,以及1包一碗量的白飯、2包各3小塊的蘋果。賽事當天從8K後開始輪流吃白飯、蘋果、能量膠,很忙碌的一直在換東西補給,但我卻在21~28K犯了個嚴重的錯誤,因為上環東大道一路上逆風又下雨,所以當下一直告訴自己專注在跑步上,等下橋後再吃補給,哪知道就一路沒吃補給,就讓自己進入河濱後沒多久就感覺到沒動能再繼續拚勁。


前面快10秒,後面要花1分鐘來補
這場賽前訓練,我一直都是以4:50/km為馬拉松配速目標,但每次長距離訓練,跑到最後速度都會在4:35~4:40/km,於是賽前最後設定以4:40~4:50/km為目標配速區間。
這場我拿到B起跑區,加上算早進去起跑區等待,起跑後不到20秒就穿過起跑線,起跑後一直告誡自己不要跟著大隊跑,也不要去管別人怎麼穿越你,但既使如此前2公里還是跑出4:38/km配速,雖然已經有告訴自己要放慢速度,不過配速幾乎一直都維持在4:42~4:45/km之間。
到堤頂大道上環東大道時,我發現自己跑在個尷尬的位置,後面有一大段路沒有跑友,前面跑友又離我有30-50m,當下我很怕一個人得在偌大的環東大道上面臨風雨的侵襲,於是加了點速度跟上前面幾位跑者,就這樣在環東大道上一直專注跟著這群跑友一起跑,就這樣竟然以幾乎沒掉速的4:44~4:46/km跑完這賽道原本設定最艱難的路段,而這前30公里速度甚至創下我個人最快紀錄。
就在身心已經開始感覺疲憊的同時,我竟然在31公里時發現自己的右腳鞋帶掉了,當下其實很想不理他,怕停下來綁鞋帶,整個節奏、速度都會不見了,但是它真的掉得太徹底,一直會飄上來打我的腳,最後凹了一段路還是停下來重新綁鞋帶,但我一蹲下去雙腳都在抖,當我再重回跑步時,已經明顯覺得雙腳變重了,速度也逐漸掉到5:00/km。再跑沒多久彎過麥帥二橋下後,開始面臨側風侵襲,我開始感覺身體越來越冷,寒風不斷入侵我身體,眼睛也開始不斷出現星星,當下很清楚知道我快失溫了,趕緊穿上在腰包裡的備用防風薄外套,同時間心裡開始盤算,如果我接下來以6分速慢慢跑應該還有機會保住Sub330,就算慢慢跑跑走走剩下10公里也有Sub4,於是我不想放棄,速度越來越慢,也有越來越多跑友超越我,但我眼前的星星卻越來越多,一度我眼前都快看不到路,都是一片白光,我不得不停下腳步改成步兵模式,就這樣我從35公里後開始以跑跑走走模式慢慢硬撐回終點。看來我這次真的是「前面快10秒,後面要花1分鐘來補」的實踐者!
賽後看這場的跑步數據發現我在5~20公里大多維持在4:43/km附近,心率竟然在12.5公里處就曾破200,來到第五心率區間,我很肯定當下並沒有很喘,如果數據沒有錯誤的話,顯示我有近1.5小時心率維持在第五區間以上,這是我第一次跑全馬心率區間有這麼長時間在第5區間。此外在後段曾經心率降到只剩100,以在跑步狀態下這樣的心率表現,其實非常危險,好加在有平安完成,也給自己上了一課!

長距離訓練不足
這一年來受到疫情影響,臺北馬是我今年唯一的一場全馬賽,也是全年參加的第三場賽事,但這一年並沒有因為疫情影響自己的訓練,反而全年累積超過3500公里的訓練量,這量比過去我全年跑量增加超過2成。
而且今年從6月到10月間,為了圓一個年輕的夢想,我開始分段跑步環島(這是另外一個故事),每一趟大約有跑30-35公里,累積跑超過20趟30公里以上的訓練,本來認為自己今年長跑有氧能力會提升很多,但10月中生的那場大病把我打回原形。在距離比賽只剩6週的時間下,加上不敢做高強度間歇訓練,就能靠著輕鬆跑、配速跑以及一點肌耐力,慢慢累積自己的體能,由於時間真的不夠多,所以4週的長距離訓練最長也只有拉到28公里,與我過往長距離訓練要拉到35公里有很大的差距。我知道有些人賽前長距離訓練跑到28-30公里是夠的,但對我而言賽前長距離練到多少就會影響自己完全全馬賽的狀態。

不過這場賽事也有值得未來賽事繼續維持,像最後三週減量週減的相當適當,每週都有2-3天睡眠超過8小時,再加上賽前3天去做全身按摩,讓身體狀態恢復的蠻好,唯一可惜是比賽前一晚,雖然晚上8點就上床,但因為家裏一些因素卻搞到快11點才入睡,隔天3點半就起床準備出門,導致那晚睡眠不夠充足,只能說我當初真的要堅持那晚我去住飯店。此外,這次賽事當天一早雖然陰冷飄雨,但因為對市府附近場地有熟,最後選擇在市府轉運站附近做暖身與起跑準備,能擋風遮雨,最後還可以從容在轉運站上完廁所,慢慢走去松高路寄物。

這回完賽後身體除了兩小腿有一些緊繃、痠痛外,大腿倒是沒什麼狀況,但接下來我首要目標還是得先好好調養自己的身體,暫時不再參加大大小小的賽事,也不會去想明年挑戰BQ的事,但不變的是我會繼續訓練,我會繼續不斷跑下去,有一天我一定會重回馬場!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