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台北馬】,人緯台北馬的回顧

其它
發表於 2020/12/11 17,430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緣起:

台北馬從2011-2019參與以來,2011(初半馬)2012(半馬),2013-2019(連7年全馬完成),昔日報名里程數最少3公里組到全馬,分成很多組,人數集合起來多到嚇人,簡稱年度大拜拜馬拉松,也因為2009蘭陽國道馬只有一屆(只報10公里),隔年2010無舉辦,因此配合客運時刻表,可以跑台北馬拉松,因此初期的報名,一開放報名幾乎都可以成功,因應跑馬熱度,直到2015年改成先登記後抽籤方式,要跑還不一定跑的到,現在只剩全馬及半馬組別。

訓練過程:

剛開始為了長距離練習,跳出國小的操場轉往戶外,礁溪市區附近跑到頭城的蘭陽博物館來回,或者上山跑跑馬古道再下山北宜公路跑回家,但只跑過一次,因為車流量多太危險,有時在車道閃來閃去,並多參加越野跑來增加體力和耐力,2011、2012隨著歡樂氣氛完賽,原來自己可以完成半馬,自信提升一個檔次,隔年改報名台北馬全馬組。

也因為周遭無跑步社團又樂於享受獨跑的樂趣,苦惱無法了解全馬跑者的心態,於是網路研究雙溪櫻花馬初馬獎的心得,想挑戰2013看看,無奈賽事太夯秒殺等級,在書局看到一本「輕鬆跑馬拉松42.195您也能輕鬆達成!」日本人撰寫讓讀者了解到參加馬拉松賽事的前中後期的過程,最重要的是一張圖,大概的意思是先測完5公里的時間,依照所顯示以5倍數的公里數以一定的換算公式預估完成時間,最終全馬完成可落在特定時間,並搭配訓練課表。

當時認定自我半馬實力為02時30分,估算全馬可以落在5小時初,應付台北馬限時05時30分是足夠的,中間落點公里數為25公里,前是在3小時初完成,才有機會,所以直到近期的2020冬山河馬拉松,為了突破5小時亦是用此方法調整配速。自己的實力不屬於前段的,加上習慣於賽場上多拍多錄影紀錄跑馬的日記,成績不突出,在2015台北馬PB:04時41分後,2016-2019這4年面對個人狀況待回復又遇到天氣最熱的2019,完賽時間都落在05時21分到05時27分,也就是接近限時前回來,這都感謝這本書給我的靈感,配合多項賽事累積的經驗輔佐。

2020抽籤過程:

自2015到2019抽籤全馬,每次都正取,運氣好到檔不住,所以滿心期待2020能複製貼上,09/15結果是備取,09/24、09/30仍然沒中,最後10/05離正取差距350名飲恨,確定無緣台北馬,連9年參與和連7年的台北全馬完成正式歸零,無法達成願望:連10年台北全馬完賽。昔日一位跑者前輩寫出連10年全馬達成的心得,以當時時空背景容易多了有報名維持體態,並有一定的實力即可連續完成。2020讓我停下腳步來看今年更不一樣的台北馬。

參與過程:

2011和2012半馬時期:

這2年由於無寫日記的習慣,依稀只記得開跑等到13分鐘才出發,興奮大於恐懼,氣氛很HIGH,半馬選手簡直是來玩賽的,一路上有很多加油啦啦隊,對賽事有新鮮感配速變得不重要,跟著歡樂氣氛跑就完成半馬,因為腿部還在適應期,每次跑到16公里處也就是地下橋內都會抽筋且必須克服,是往後跑全馬面對重要的課題,其中於美術館和全馬選手賽道分開,有股羨慕感,有朝一日要來完成全馬。

2013-2015全馬時期:

2013的台北馬讓我首次面對在大雨中跑42公里的感覺,左小指起水泡,還因此忍痛跑完後面21公里,當時是個人的第4馬,持續至今49馬,僅這場起水泡,至於下雨在北部很常見,漸漸的習以為常,相機也改成防水的小相機,這階段應付台北馬最輕鬆的階段,不用在意限時的問題,透過舊有路線的記憶加快腳步突破自我。

2016-2019全馬時期:

這階段分剛好遇到傷後要重回賽道場上,又面臨台北馬轉型的時刻,路線小改且一改再改,費用也愈來愈貴,說真的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完賽禮顯得豐富,完賽衣和完賽風衣,穿起來真的不錯,可接受的範圍,參與台北馬對我是有意義的使命。

這幾年一直希望成績能回到5小時內的時間,偏偏在預料之外,2016右腳裸傷後1個月,2017膝蓋傷後半年,心裡還在調整,2018就是跑不太起來,2019做足準備就遇到最熱的台北馬,最終幸運的都可以在限時內05時30分名完成,以2019台北馬為例,達成前面3小時25公里的要求,這時太陽公公來烤跑者們,河濱公園剛好無遮蔽,烤的受不了,步伐相對就慢,恨不得停下腳步用走的,當下第一念頭盡量少休息,再怎麼累都要動起來。

以下是自己2019台北馬最後面奮鬥心得「36.8公里出河濱路線時間,工作人員述說等會兒就要關門要加油,告示牌11:17,此時手錶為11:14,更緊張了,沿路小跑,補給少停留,下階段為38.6公里,限時在11:32,每跑一步隨時被關門的可能,往年通過不會注意時間,這次一直注意手錶時間和里程數,好險上橋的38.6公里順利通過,沒有被鐵欄杆檔住,終點前隧道是台北馬最後的考驗,心情非常混亂,成績好壞不重要,都快被關門了,連6年全馬的紀錄有可能失敗,陰暗的隧道和大聲的抽風聲,突然眨著淚光急的快哭出來,好怕失敗中斷紀錄,相較第一次台北馬初半和首次挑戰台北全馬的愉悅心境大不同,為了拚連10全馬的目標,如果失敗,打擊會很大,當下也有點快抽筋的感覺,擦乾眼淚,調整心情再出發。最後就是終點前的衝刺,扣除出發時間,限時完成是可以的,突然看到一位跑者已昏倒在地上,工作人員處理中,期許平安無事,賽後也聽到跑友說隧道內也有發生,只是自己忙於整理心情沒有注意到,終點拱門逐漸出現在眼前,面對接二連三的攝影師,擺出高興和振奮的神情,官方時間為05:29時回來,在暴熱台北馬成功完賽,連7年完成全馬,值得驕傲,看著攝影師拍的進入終點照,自個兒都覺得帥,花費買個人照片組電子檔,也謝謝於各地方守候的辛苦攝影師和志工。」最後進終點的語氣是歷屆最興奮亦是最甜美的。

總結:

台北馬重要的補給點是民生私補區域,有太多食物且多到你吃不完,還捨不得走呢!

半馬和全馬心裡想到的都不一樣,半馬在橋上望著橋下未知領域的全馬選手有著敬佩的精神,希望將自己藍色的5個數字號碼布換成全馬的綠色4個號碼;等到自己跑全馬到橋下有股優越感,原來可以勝任全馬賽事,希望半馬選手可以和我一樣,不過在2019最熱的時候卻是羨慕,半馬選手可以很快就結束了。最好玩在於跑全馬可以看到很多半馬跑者,可能腦筋當機,無視工作人員指導,進入自我無限領域,跑到全馬的路線,而且是跑很遠很遠,有點誇張。

今年賽前看到幾位詢問台北馬如何拚限時內回來,自己2013報全馬沒想這麼多,那時的自己能力沒問題(成績在高手面前算普通),有感而發想起這4年的完賽過程,有點辛苦又很刺激,再怎麼努力拚成績台北馬完賽選手中仍屬中後段,時常看到後面一大堆跑友被關門,中間退賽也不少,每看到一位在志工機車後方退賽的選手,退賽就是可惜,馬場青山在下次再來,回收車且還不只一輛,顯示要載的跑友非常多,原以為非常嚴格,賽後查詢成績表,通常會延後個15分可以拿到成績。

2020台北馬我缺席了,實在是可惜,無緣看到起終點不一樣的台北馬,中段連續7年台北全馬(2013-2019),今年的冬山河和礁溪馬2場成績有進步,若是參加是否能回到5小時,是希望也是期許,願2020台北馬選手能順利完賽,拚出好成績,天氣不要像去年熱烘烘就好了。

202012110115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