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跑者日誌》—免受傷的運動

發表於 2012/12/05 8,331 次點閱 2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其實我都跟學生說,希望慢跑成為你一輩子保持身體健康的手段之一,並沒有要他們只會跑步。多從事幾種運動,平衡身體的發展,是避免運動傷害的第一原則。如果多玩幾項運動,尤其是具有互補作用的運動,使用不同的肌群,爆發力與耐力互補,身體會更健康,運動的表現也會更好。

因此建議以跑步為主要運動的人,可以從事其他運動如

  1. 游泳:自由式需要使用上半身肌肉,補足跑者多半下半身較壯而上半身較弱的缺點。
  2. 重量訓練:針對核心肌群,尤其上半身的肌群進行鍛鍊。
  3. 籃球:需要爆發力的上下跳高,補足慢跑只有水平移動的動作特質。
  4. 自行車:補強大腿的肌力,對長距離跑步很有幫助。實務上,在台灣環境高速騎自行車危機重重,可以改騎飛輪。

以上這些運動除了讓身體協調性增加,讓身體平衡發展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過度使用下半身的關節。人體器官關節、韌帶都有保用年限,太頻繁使用,會讓年限縮短。

許多跑者的運動傷害是傷到肌肉肌腱。一次肌肉拉傷,基本的復原時間是六週,再高明的復健也需要這麼長的時間,保護它們的方法是增強肌肉肌腱的力量和柔軟度。

在重量訓練方面,跑者只要空手肌力訓練和一副啞鈴,就足夠把身體大肌群好好鍛鍊,一週至少兩次的練習是必要的,不會練出一身肌肉,但是會讓肌肉結實有力。

柔軟度的練習則是每次運動後必要的最後一步驟,運動的五個步驟是:熱身、伸展、跑步、冷卻、再伸展,缺一不可。伸展讓肌肉肌腱有彈性,尤其運動後的再伸展是增強柔軟度的黃金時間,此時肌肉肌腱因為剛運動完還是溫暖的狀態,因此可以進行深度伸展,這樣還可以加速排除還在肌肉中因運動時產生的廢物,一舉兩得。

許多跑者造成傷害的原因是進度太快,尤其是在狂熱期的跑友,很容易一下子跑太多或者太快,身體抗議了。身體要適應運動的強度需要時間,漸進的過程每一個人不一樣,沒有專業教練的引導,我們寧願保守,有耐心地慢慢推進,跑10公里幾次再跑半程馬拉松,跑個一兩年後再報名全程。有三、五年全馬經驗再來挑戰100K以上超馬賽。進程太快,固然有傳奇性,但是也因基礎不夠穩固,受傷的例子時有所聞。

跑者都是鐵人,但是人體畢竟不是鐵做的,需要有足夠的休息。已經跑那麼多、練那麼勤快了,要捨得休息。人的肌肉肌腱的恢復最快,初次跑完馬拉松的人需要一週左右才能恢復,老手們則跑完隔天幾乎沒感覺了。但是別忘了人體除了肌肉肌腱之外,還有很多器官也需要休息,它們在跑步時也參與工作,功不可沒。更有許多的腺體需要有足夠的恢復時間,才能讓身體保持健康狀態。

 

資料來源:《跑者日誌》郭豐州 編著;遠流出版 (官網)

 

跑步新聞 盡在運動筆記*

看更多主題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