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跑步的姿勢,決定你受傷的機率!

發表於 2017/02/10 56,929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你曾經留意過,你的跑步姿勢屬於哪一種嗎?是左邊那個往前跨大步跑,還是右邊「讓腳掌飛」?

(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姿勢跑法(pose method of running)」教練 Mona 提到,大概有九成以上的人,跑步時習慣「跨步跑」,覺得跨得越大步,跑得越快;事實上,這個姿勢反而增加膝蓋、脛前肌及腳跟受傷的機率。

這是因為,當我們為了跨大步,腳掌往前伸出,著地時,腳掌會遠離身體中軸,加上膝蓋通常會打直、鎖死,失去彈性,每個跨步都等於是踩剎車,同時對膝蓋、甚至下背部施予不必要的壓力;越遠離身體,壓力越大,就越容易受傷。

步伐愈大、反而增加腿部受傷的機率(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Mona 解釋,只要調整一下跑步姿勢,這些疼痛是可以避免的!姿勢跑法強調的,就是善用身體重心轉移來移動,不是只靠腳在跑,而是用全身在跑,在自然的狀態下使用身體,以建立良好的跑姿。在不刻意跨步的狀況下,雙腳微彎,保持彈性,落地會靠近身體正下方,減少剎車效應,且以肌肉、肌腱等軟組織的彈性來支撐身體重量,這樣才不容易受傷。

你或許會想,這樣真的跑得快嗎?姿勢跑法創始人尼可拉斯.羅曼諾夫(Nicholas Romanov)博士破除了這個迷思:不是步幅決定速度,而是你的速度決定步幅;速度快,落下角度大一些,速度慢,落下角度就小一些。


身體往前倒不等於肩膀往前

此外,「往前倒」這個步驟做對,才能增加速度。許多人都是肩膀往前,這是錯誤的,反而會拖慢速度,應該軀幹垂直於地面,以臀部為中心往前落下。「換句話說,如果只有肩膀前傾,你的身體是一直在不斷地『加速-減速-加速-減速』,一方面費力,一方面不停地減速也增加了受傷的機率;我們希望能達到『等速前進』的目的,」Mona 進一步說明。

肩膀往前,前腳就得維持平衡而跨步,後腳則造成「腳尾巴」拖慢速度。(圖片來源:123RF)


其實,跑步沒你想像得簡單。肌力、技術搭配好,才能跑得好。除了核心肌群很重要外,臀部的肌力及髖關節的靈活度也很重要;髖關節擁有良好的動態控制能力,能順利做到屈曲、外旋、內旋等動作,膝蓋就不容易受傷。


出處:康健雜誌
作者:楊心怡


【延伸閱讀】

骨盆回春術:凱格爾運動

跑步的姿勢,決定你受傷的機率!

初學者的第一堂課!別忘了「肌力」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健康知識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