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別傻傻挨刀!肩緊痛麻並非全是長骨刺 免開刀物理治療即可舒緩

發表於 2022/10/21 13,455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生生優動 是一個關注運動及如何改善疼痛傷害的頻道,由空手道奧運培訓隊 專責物理治療師-張正琪分享相關知識,有興趣的觀眾歡迎訂閱及分享頻道。


最近臨床上有碰到很多肩頸手麻的個案,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主要是以教練居多,像是做空中瑜珈-空中環的,只要做到特定動作就會很痛,或是網球選手高手發球時也會很痛,這就是很典型的,胸廓出口症候群。這個疾病其實它很常見,但它可能沒那麼有名,它的症狀是脖子痛、肩膀很緊很痛,手會麻手會涼,可能有時候這兩隻手指會麻,有時候是整個都很痛很麻。


胸廓出口症候群它的症狀是脖子痛、肩膀很緊很痛,手會麻手會涼。示意圖/Ingimage


如果他們去看醫生,醫生就會說,你這個是脖子有骨刺去壓到,就會叫你開刀,我碰過幾個病人真的是這樣去開了脖子的刀,結果開完還是沒有用一樣會麻,因為問題是在胸廓出口症候群而非骨刺壓到。所以我也想跟大家宣導一個想法就是,如果一個醫生叫你開刀,你可以考慮一下,最起碼要收集三個醫生的經驗,如果他們都建議你開刀你再做,除非它真的有急迫性,要不然你可以再多聽幾位醫生的建議,或是先試試看物理治療,用保守治療下去做,如果症狀真的已經影響到你的生活,那我們再考慮比較積極的侵入性,像是開刀這類的治療。


胸廓出口症候群它其實是指說,有一個臂神經叢從頸椎出來的,它會沿著脖子、腋下的區域來支配我們上肢的地方,它會有三個地方是比較緊的,第一個狹窄區塊是前斜角肌的位置,其實是滿多人都容易這邊緊,尤其是辦公室工作者常常手都要打電腦工作,這條都會很緊。第二個位子在鎖骨跟第一個肋骨中間的位子,第三個位子就是所謂的胸小肌還有喙肱肌的地方,它就是所謂的胸小肌症候群,在這些地方都是有可能會夾到臂神經叢,我們在物理治療上需要把這些地方放鬆,它其實可以讓空間再創造出來。


示意圖/Ingimage


胸廓出口症候群容易發生在哪些族群呢,統計上常見在年輕的女性,例如常常需要清潔家務,或是老師要寫黑板必須要抬手的動作,或我剛剛講的網球選手,他必須要一直有高手低手的動作就有可能會使得這邊變緊。那當然還有一個更常見的,是姿勢的問題,例如說我常常工作 時會圓肩,就是你會往前,空間就會變窄變緊 變緊之後你會發現肱骨前旋,所以他這裡會凸凸的一個,正常情形我們手應該是往後但它會往前旋,於是你會看到這類型的人在走路的時候,他的手心會往後擺動,這部分就是我們在提醒大家,你必須要常常讓你的肩膀做正,夾肩胛收下巴,不可以有聳肩的動作,就可以把空間創造出來,再加上沉肩這個動作,它其實就可以讓這個空間維持在比較好的張力狀態,就不會一直夾住你的神經。




其實我們在判斷胸廓出口症候群它有兩個重要的現象,一個就是所謂的神經症狀,一個是血管症狀,因為這裡除了我們剛剛講的神經通過,也有很重要的鎖骨下動脈靜脈通過,它是控制手很重要的血管供應,所以他會覺得手會涼會麻,這都是一些警訊,有的時候你可以考慮到物理治療,去做一些筋膜伸展,或者是你可以自己做一些放鬆或姿勢矯正,它可能就會幫助你不要讓它一直惡化下去,這個疾病其實是常見的 ,但是可能它沒有那麼有名,不過我希望大家建立一個觀念是,當你發生這樣的事情的時候不要急著去做頸部的開刀,試試看物理治療或是保守治療,也許就會有很好的結果。


責任編輯:Eulla

【本篇授權轉載自生生優動-張正琪物理治療師,原影片出處:《肩頸手麻 胸廓出口症候群》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