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挑戰隊】PB推進20分鐘。對於堅持、速度和節奏感,我上了寶貴的一課

運動賽事
發表於 2013/12/17 743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去年4月開始跑馬拉松,到目前完成七場全馬和一場50K超馬,年初經歷爬山時不慎扭傷腳踝,減少跑量耐心復原,全馬PB(personal best個人最佳紀錄)一直停留在初馬無法突破...今年,決定將重點放在全馬完成時間的突破,排了一些短程和越野賽事,鼓勵自己練速度和坡度,更大的助力是,身邊妹妹、好友們陸續加入路跑行列,經常有機會一起練跑、一起參加賽事、也一起較量跑量和速度。 今年的努力有了一點成績,第六馬田中馬終於將PB推進20分鐘,而第七馬富邦馬又繼續往前推20分鐘,來到4小時8分13秒。 跑前得知運動筆記與adidas推出配速列車「PB挑戰隊」,我推敲自己前一場田中馬4小時28分完賽,但其中有1,500公尺左右陡坡沒能力跑,大多路段快走,而台北馬沒有明顯坡度,因此勇敢報名「PB挑戰隊」,大約有些把握能破PB,但是配速列車是以半點劃分,沒有4小時15分的組別,我只好斗膽報了4小時列車。報到當天,我因為交通因素耽擱了一點時間,到挑戰隊簽名報到之後去寄物,寄物回來,已經錯過跟著挑戰隊進到最前面管制區的時機,只好擠在遠遠看不到挑戰隊的人流中,準備照PB挑戰隊工作人員給我的建議:出發後,儘快追上自己的小隊吧。 大約在10K處與4小時列車相遇,但當時的速度跑得很順,於是決定先照自己的速度超越小隊跑下去,到了30K處,再度與4小時列車相遇,我知道自己速度慢下來一陣子了,於是想努力跟緊4小時列車,列車長大哥對我說「加油,繼續堅持下去可以達到自己的目標」。這句很有力的加油,讓我跟著穩健的4小時列車近5公里,但是到了35左右還是因為肌耐力續航力不足,與列車漸行漸遠了,雖然脫離了列車,我用自己可以的速度繼續堅持著。到了38K,有體力回復的感覺,原本漸感僵硬的肌肉似乎恢復了彈性,開始能超越一些跑友(老實說,在比賽後段還能超越,挺high的),幻想著這樣追下去,或許能追得上我半途落下的那班車呢,就這樣,雖然我始終沒再追上4小時列車,但途中一起跑的節奏感還在腦中和身體裡,列車長對於堅持的鼓勵也在耳邊,我雖然沒有跟緊4小時列車,但在4:08:13進站,將PB往前推進20分鐘,冒著風雨,對於堅持、速度和節奏感,我上了寶貴的一課。 第六馬田中和第七馬台北都穿adidas energy boost,它舒適穩定的包覆和回饋讓跑步的過程很安心,雖然以長距離比賽來說,鞋體是重了點,但是非常適合平時練跑,它的穩定舒適和回饋感讓跑步經驗更愉快。雖然我自己今年練跑有多付出一些努力,但這雙鞋陪我連續兩場進步20分鐘,再20分鐘,幫我增加不少信心,等它鞋底磨耗除役後,應該會留下來作紀念。 一直沒有邊跑步邊看時間的習慣,第二馬之後,索性連手錶都不戴,心中有個浪漫的想法,想要聽身體的感覺來決定怎麼跑。非常用功嚴謹的跑友忍不住替我擔心,建議我有個依據來規劃練習和賽事時的速度是比較理性且有效率增進速度的方法。我知道他的用心,但目前還不想改變不帶手錶的習慣,這一次,我全程很專注的感覺自己身體的狀況:之前有過小狀況的腳踝完全無恙、前一賽覺得緊繃的髖部前端肌肉在微調跑姿及前兩天加強放鬆後無恙、前一賽30K後非常酸的臀肌這次沒那麼酸,不知是因為肌力增進還是因為不夠盡力、前一賽30K後非常痠痛的腹部肌群,這回依舊在30K後開始痠痛,是該好好加強核心肌群。 全程在風雨中完成的台北馬拉松,不是在我平常喜歡的風和日麗天氣和輕鬆愉快節奏中完成,或許不是很享受的跑步經驗,但風雨遮蔽風景讓我只能專注在跑步本身,狂風夾帶粗雨的路段,起了玩心想演一下雨中狂奔,倒也體會了一點帶著悲愴的速度感,總之,是一場學到很多也得到很多的賽事。 部落格:大貓的幸福口袋http://luckycat-pocket.blogspot.com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