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魔男享受的賽道風景

人物故事
發表於 2022/10/24 608 次點閱 3 人收藏 3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每次在FB看到蔡詩萍分享跑了什麼馬,總覺得他怎麼老挑難跑的馬?以他最近跑過的來說:蘇花馬(被大雨炸)、烏來馬(超硬的山路馬)、觀音山馬(那個坡…),而且還是連續三週馬,要不是因為他得去金門宣傳新書《李後主事件簿》,忍痛放棄新竹城市馬(風城的九降風啊啊啊~),他將繼續週週馬下去…,我真是佩服到不行啊!蔡大哥很無奈的說「為了要每週跑啊,那些馬又剛好在那些時間…」。話說,週週馬不是一般跑者可以辦到的,好嗎?但蔡大哥還是自嘲自己只有毅力和堅持…。嗯,相信你跟我一樣,一定也覺得,這真的不簡單,好嗎?

(能訪問到令我衷心佩服、文采過人的作家,暢聊我倆都喜愛的跑步,真是美好!)


👂收聽本集〈肉腳的跑步人蔘〉podcast專訪賽道美魔男蔡詩萍 請點 這裡(約52分鐘)

👀繼續閱讀請往下滑👇


從半馬到全馬 超越自我的旅程

錄音一開始,蔡詩萍還在為不得不放棄的新竹城市馬懊惱中,因為前三週的觀音山馬、烏來馬和蘇花馬,山路訓練得很好,他的跑友都在新竹馬跑到四小時多破PB了!身為五到六小時完賽的跑者,蔡詩萍自稱「後段班」,然而,後段班的高人無數,許多累計以百馬起跳的跑者,都是在後段,他們總是非常老到、自得的享受著每一次的馬拉松,這可不是追求速度,動輒跑到面目猙獰的前段班跑友可以享受的啊!

蔡詩萍小時候常暈車,國中以後覺得應該要練身體,於是開始打球、跑步,就讀新竹中學時,夏天的體育課得通過50公尺游泳測驗、冬天得跑十八尖山,培養了他的運動習慣,特別是長跑,就是從那時開始。💪🏻💪🏻💪🏻

起初,他從沒想過跑全馬,半馬倒是跑得不錯,PB 2:01左右,但朋友說,「半馬跑那麼多有什麼用?又不算數,人家『百馬』一定是算全馬!」蔡詩萍被刺激到,第一次跑全馬是在日本九州,差點去掉半條命,跑到三十多公里時完全撞牆!但也發現日本老老少少都迷馬拉松的風氣,他深深記得,當時看到前面有個人跑姿有點奇怪,超越對方以後,聽到:「甘巴爹!」發音卻怪怪的,看這位跑者的模樣像是腦性麻痺者,頓時讓他超級感動,心想,如果他都能跑完,難道自己不能嗎?最後奮力在即將關門之際完賽,從此展開了跑馬人生。🏃🏻🏃🏻‍♂️🏃🏻🏃🏻‍♂️

(被大雨狂炸的蘇花馬,蔡詩萍堅持到底,他說,最後還打雷,「跑在前段班的人體會不到喔」~

那天頒獎台的水淹及腳踝,跑者完賽後都急忙打道回府,沒人想拍照😬)

 

後段班高手如雲 不拚速度 享受跑步

蔡詩萍一次遇見一位七十歲的老先生,問對方跑幾馬了?只聽得老先生悠悠地說:「我沒多少啦,不知道耶,後來也沒算了,大概兩百七八十個馬吧…」

還有位先生,總是以快走方式跑全馬,通常4個多小時完賽,簡直是競走的水準,某次山林馬,這位快走先生對蔡詩萍說:「你跟著我,保證你走得完!」結果卻跟不上,快走大哥也悠悠地對他說:「我跟你說喔,要練,我月跑量平均400K…」。他只有默默筆記:「練得夠,就不怕全馬跑不完…。」

台大EMBA學長,人生目標千馬的員外,目前已300馬,每次都穿著夾腳拖慢慢地跑,遇見了說聲加油,然後就輕輕鬆鬆飄走了,每一次都輕鬆寫意地完賽,讓人佩服不已。

後段班人情味兒也特別濃,幾次在賽道旁的柑仔店,看到跑友們招呼著「蔡大哥,來,要不要喝什麼飲料?」從此他學會了身上要帶點零錢,碰到小店就能買些飲料吃食,補給一番。

「馬場上看到很多有趣的隱喻」他笑著說。

(烏來馬山景宜人,要跑慢一點,才能欣賞啊!🤩🤩🤩)

「我也很好奇前段班跑者都在想什麼?他們說,我們也在看風景啊,但你們的風景走得太快了,一閃而過!」

「我們後段班到了補給站就慢慢停下來喝喝水、吃點東西,我常被認出來,『ㄟ,蔡先生我們拍個照吧!』就合照一張,曾有跑友勸我就別拍照了,這樣耗費很多時間,但我快也要五個多小時,慢,六個多小時,十五個水站每個停一分鐘的話,來回算三十分鐘,就算少了這三十分鐘,我也上不了凸台呀!」(笑~

(蔡詩萍曾在台東Ironman陪視障者呂冠霖跑,當時只要求呂冠霖一件事:

「你不要讓別人覺得是你在拖著我跑就好!😅」)


作家談跑步:跑馬如寫作

總是自謙跑得慢的蔡詩萍,其實練得也勤,只要有空,幾乎每天都從家跑到指南宮再到猴山岳,來回一趟大約10K,每個月維持大約150K到200K的跑量,「就像寫作,也是在逼自己啊」,蔡詩萍每年都完成一到兩本新書,最近FB打書的照片中,一定也有幾張跑步照片,「要讓跑步的跑友知道我會寫書,讓看書的朋友發現跑步是有趣的~」

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曾說,每當被問到跑馬拉松的事,都不知道該怎麼講才好?因為跑步這件事只有自己知道,並不是說了對方就能明白,或者聽了就會去跑步。寫作也一樣,寫小說就是:任何一個問題,如果你不是很想馬上知道答案的話,那就是寫小說。意思是小說是曲折、微妙的,就像在彎曲的巷弄裡思索問題。這讓同為作家的蔡詩萍很有同感,「只有小說家才會那麼曲折地探討人的問題,如同馬拉松,只有自己才能體會。」


啟動五連週馬計畫 年底集滿三十馬

接下來,苗栗八甲馬+宜蘭杏輝馬+知本溫泉馬+板橋馬+台中資訊馬,蔡詩萍的五連週馬安排好了,希望年底突破三十馬!

「我想領三十馬獎,明年準備要跑四十馬,希望六十六歲請百馬宴!」

在明年的跑馬計畫中,「跳島七七七」一次可有七馬進帳,是蔡詩萍覬覦了兩年的賽事,尤其聽說跳島七七七在明年之後可能成為絕響,他志在必得,只是目前尚未向太座報備。

此外,他也盤算,79歲時是最靠近BQ的時候(註:2023年BQ男子組75-79歲4:35:00 80歲以上4:50:00)他開玩笑地說「總有一天,維骨力這種廠商會注意到我…」😁😁😁

馬拉松世界好繽紛,蔡詩萍的跑馬人生已讓出版社邀他寫運動散文,訴說跑者的世界與心境。「我無法跑快、也不能追快,慢慢跑,我把週週馬當成假日娛樂…」

跑步是種移動的自我空間,跟自我對話的微妙空間,與自己相處的時光,這形成獨特的跑者境界

「我慢慢跑,不催迫自己的身體,進入某種冥想境界,身體像是在高速公路上,引擎很順的一輛車子…」。

下次在賽道上看到這位知名作家,別忘了上前,打個招呼喔!


**肉腳的跑步人蔘podcast節目歡迎點擊連結收聽,並訂閱、五星評論、分享喔~😁😁😁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