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長距離跑步的安全

其它
發表於 2021/08/30 6,720 次點閱 0 人收藏 1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關於長距離跑步的安全

學生時期的跑步總是在操場,那是一個很安全的環境,畫線的PU跑道,無數釘鞋扎蹬過的鋪面顆粒,跑者在轉彎處感受速度與傾斜角度共同形成的向心力,靠近內圍的競速道,是給速度快和練習模擬賽的跑者,外側直線跑道則是跨欄或區段接力的練習區,在400公尺標準跑道上,學生們總是可以很有默契的分好地盤,這是對安全跑步的初始印象。

離開校園以後,跑步的環境就更加多元和精彩:山路、馬路、越野、沙灘、石階、水泥、柏油、跑步機……,更遼闊的環境、更遙遠的距離、更多變的天候以及更加自主的練習。

通常所謂的「長跑」,距離應至少有10公里以上,速度必須維持在有氧狀態,也就是「最快的慢」,是用無法說話卻仍有規律呼吸的速度來跑;相對的,長跑若是無氧,喘到無法呼吸便無法持久。關於長距離跑步的安全,可以有很多不同層面的討論,初淺的分享自己在進入長跑領域時,身體感知與跑步環境可能面臨的狀況與適應之道:

身體感知

「錢會不見,但肌肉不會;朋友會背叛你,但肌肉不會」,這個梗有趣又傳神,身體是誠實的,當建立起規律的長跑習慣,輕盈無負擔的體態,堅定跨步的力量美,自然會呈現。

1.重視身體訊號

長跑入門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當3,000公尺怎麼跑都覺得只是熱身時,就是時候加速或加長距離,以此模式,逐漸累積肌耐力和心肺能力,距離越拉越遠,當然每一次的進步必然伴隨著「痠痛」,肌肉痠痛適當的休息讓身體修復,跑力才能提升;但若是「疼痛」,就要小心是疲勞之外的受傷,反覆受傷會留下後遺症,必須仔細感受分辨。

為了追求和突破長跑成績,跑者使用意志力來鍛鍊,也是很自然而普遍的現象,但運動過量只會適得其反,有氧運動會產生大量的自由基,過多自由基不但會降低免疫力也會加速老化,以筆者個人經驗,月跑量超過300公里時,馬拉松的實力最強,但同事各個說我形容枯槁,出現長針眼、嘴破、腸躁、貧血症狀,看起來就跟生病的人無異。因此,尋找長跑的最適合量,就好比沖一杯咖啡,豆子的粗細、水的溫度、注水的速度……要恰到好處才會順口。

2.跑步真的可以瘦身嗎?

年紀越大代謝率越低,忌口挨餓反而啟動身體防禦機制,使代謝更低,所以要透過長肌肉來消耗熱量,長跑的強度及跑量如果不足,還是會有小腹,體脂肪超過20以上比比皆是,總之,跑步只有在跑得不夠時才無法達到瘦身的效果,如果要瘦,切記要瘦得健康,過度耗損是得不償失,跟瘦身比起來,健康且有品質的活著當然更重要。

3.為老年做準備

2021年臺灣人平均壽命為81.3歲,男性78.1歲、女性84.7歲,均創歷年新高。少子化與高齡人口已是現在進行式,不同年齡層需要不同的運動計畫,越早建立運動習慣,越早減緩體能衰退的速度,長跑者的60歲也會像青年時期的狀態,直接回饋在工作與生活當中,體力與思考力持續維持在年輕時期,不要等到身體出狀況再跑,跑步畢竟不是治療,只是強化免疫力並且從中得到正向、積極與樂觀的生活態度。

跑步環境

1.跑步時間

筆者所認識業餘菁英長跑者,大多習慣早晨跑步,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晨跑」完成後,一天之中再沒有無法忍受的難題;倘若利用中午時間跑步,可能要考慮跑步前後用餐的時間,太餓太飽都不宜運動;夜跑則要考慮夜間照明及路線的安全。

筆者曾經在中正紀念堂夜跑,因為視線不佳踢到施工中的管線,前撲倒致手腳均擦傷,無論選擇何種時間進行長跑,運動、飲食、工作、睡眠,共同組成規律生理時鐘,並且在每一次長跑練習中,留意身體狀況及周遭安全,適時調整跑步節奏,以減少意外的發生。

2.跑步天候

通常正式的長跑賽事,除非是颱風或重大災害,造成停辦,否則以一場馬拉松完賽時間內,可能遭遇下雨、高溫或兩者交替兼有的情形,有先見之明的跑者會準備好需要的裝備,也有訓練有素的跑者無懼風雨勇往直前,以筆者經歷過最惡劣的天候,大概就是在莫斯科零度左右短暫下冰霰,以及在臺灣體感38度的環河濱自行車道曝曬。

在極冷的天候,要保持跑動,千萬不可步行,避免失溫;在暑熱的天候,要注意補水及降溫,預防中暑,如果呼吸困難,千萬不可硬撐。

3.跑步路徑

在無封路的蜿蜒山區長跑,常有跑者會截彎取直切換左右車道,雖然有轉彎凸面鏡可注意來車,但也有視覺死角及未放慢車速的粗心駕駛,一旦恍神便容易發生憾事,除了彎道切對向跑法,還有闖紅燈、一群人並排聊天跑法,雖然車輛應該禮讓行人,倘若發生事故,終究還是行人傷得重

記得自行車騎士在省道上騎乘時,常有被大車逼迫的威脅感,也因此有倡議建立「隱形自行車道」觀念(路旁1公尺),除了希望自行車能靠邊騎,也提醒其他車輛留意騎士安全,此概念也非常適合運用在長跑,循著隱形跑道來跑,久之形成共識與紀律,利人護己

疫情期間維持跑步習慣

臺灣自110年5月19日至7月26日疫情升級為第三級警戒,大家被迫守在家中,幾乎所有外出活動都被限制,平常習慣的運動模式也跟著轉變,在公寓式的住家,除了跟著線上運動教學,高強度間歇或核心肌群訓練之外,還有一個很棒的運動「原地跑」,就像是在跑跑步機一樣,只是少了跑步帶帶動,一邊看劇一邊原地跑,鋪上瑜珈墊赤足跑,也非常自在,不妨一試。

PS:本文於2021年即完稿,未注意設定成「公開」,近日回顧發現,時過境遷,聊備一格。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