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跑步喝水面面觀

發表於 2012/07/20 10,643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身體排汗以維持體溫平衡的機制,是人類有能力長途奔跑的關鍵因素之一,然而消耗掉的水份必需靠喝水來補充。關於水分該補充多少?何時補充?運動筆記已有多篇專文介紹 (如:喝水知多少跑馬拉松 該如何補充水份?),以下兩則譯文由不同研究,提供不同觀點供讀者參考。然而,不論是定時定量,或是渴了才喝,在炎炎夏日出門練習或是參賽,務必要注意水分補充,以免發生脫水、甚至中暑的慘事。

 

監測流汗補充最佳水量

作者Amy Bortnick主修營養學,本身也是一位運動員,因此一直都知曉攝取適當水分在運動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然而,直到為了參加第二次馬拉松賽而訓練時,才算對攝取適當的水分,和有計劃的喝水來回復體內所流失的水分,真正有了清楚的概念。

在營養方面, 作者採納「用心飲食 (Mindful and Intuitive Eating)」的觀念,渴了、餓了就自然地進食和喝水。然而,問題出在運動員常常會因為激烈的運動,使得身體發出口渴訊號的機制失效,而造成水份流失的問題。同樣地,人的大腦也會隱藏口渴的影響,而使得運動員產生失水過多的危險。

如何判斷汗流失的危險量呢?以及如何對出汗的損失進行監測?

脫水的定義是人因流汗而減少2%的體重,但即使只是減少1%的體重也可能會嚴重的影響體能表現,像是造成體溫的升高和心跳的頻率變得更快。脫水會摧殘運動員的心志和體能,如果你的身體失去了自行降溫的能力或是中暑了,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生命危險。

透過對尿液的顏色和量的觀測是監測水分流失的一種好方法。在馬拉松的訓練和進行耐力運動時,都要非常注意汗水的流失。汗水的流失率因人而異,會受到諸如年齡、氣溫,遺傳,性別和運動強度等因素的影響。為了知道究竟因出汗而減輕了多少的體重,建議赤身在運動前一小時測量體重,並且在運動完後立刻再測量一次。

用這個方法可以判斷一個人需要補充多少流失的水分 (一般約流失量的80%到100%),也就是說人們在每流失一磅水的同時,需要補充16盎司或是0.5公斤的水份。

同時,在從事運動的時候,肌肉會產生比休息時多20倍的熱量,因此保持體內水份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至於如何維持體內水份平衡,事實上,並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建議,因此,在運動時我們最好注意汗水的流失並隨時補充。

資料來源:Active.com

 

渴了再補充水

在過去的幾年內,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傳統對於脫水會影響耐力表現的觀念是錯誤的。一份新的研究報告提供了更多的證據,支持運動員們在口渴時才喝水的作法,是在炎熱時維持表現的適當方式。

長久以來,我們被告知只要身體流失了2%的體重的水分就是脫水。以一個60公斤重的跑者來說,2%代表的是1.2公斤,也就是1,200 c.c.。有些人在不算異常悶熱的環境中,一個小時內可以流那麼多的汗;而在像是美國中西部的夏天,輕鬆跑個五英里時,也會流掉如此麼多的汗水。

事實上,這個流失2%之後體能表現就會衰退的公式,是由實驗室的觀察所提出的,在這些研究中,受測者在測試中維持固定強度的運動。位於加拿大Montreal的McGill University大學的EricGoulet博士,在他發表於英國的運動醫學 (Sports Medicine) 期刊的研究中指出,在現實環境中,像是計時賽,並不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在這樣的條件下,他指出應該是要流失4%的水分後,才會產生因脫水而表現出體能衰退的結果。

以Goulet的註解來看,有為數眾多的菁英運動員在看似危險、缺水時產生驚人的表現。Lore of Running的作者Tim Noakes,在他的新書Waterlogged中也持同樣的觀點。舉例來說,Haile Gebrselassie在參加2008柏林馬拉松時被提到,即使已經流失了將近體重10%的水分,仍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打破了兩小時零四分馬拉松紀錄的跑者。

“在進行耐力運動時,口渴才喝其實是不成問題的” 是Noakes這本448頁巨作的總結,這意味著,實際情況隨著天候和跑者而有所不同。時間一久,你將會對多少的水量最適合自己有所概念。然而,當你在炎熱的夏天訓練時,最好還是乖乖地在每個角落都預先準備好水。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圖片來源:Kullez/flickr

 

跑步新聞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