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痛防護】夏天常見這 5 種皮膚疾病 醫師教你怎麼防

發表於 2017/07/13 3,885 次點閱 0 人收藏 1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2017-07-12 15:58 聯合報 記者李京昇╱即時報導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皮膚科主任陳亭睿提醒,民眾到戶外玩水要做好防曬(圖片來源:123RF)


臺灣是亞熱帶氣候環境,夏季不但高溫還多對流雨,悶熱潮濕的醞釀,是許多蚊蟲活動高峰期,也是多種皮膚疾病好發期。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皮膚科主任陳亭睿提醒,炎炎夏日要預防濕疹、曬傷、毛囊炎、汗斑與蚊蟲叮咬等,五種常見的夏季皮膚疾病。


陳亭睿說,汗斑與毛囊炎都跟皮膚抵抗力有關,夏天大量流汗後會降低皮膚抵抗力,在流汗後可能會因皮屑芽孢菌感染造成汗斑、黴菌性感染毛囊炎,因此建議流汗之後要盡速擦乾,保持皮膚清爽,穿著棉質通風的衣物,才不會引起汗斑或毛囊炎。


而大量流汗有時也會刺激局部皮膚,造成皮膚發炎,也就是俗稱的濕疹,通常好發在腰部、鼠蹊部、腋下等部位,預防之道還是保持皮膚乾爽,穿寬鬆不會過緊的衣褲,若相當嚴重,還是要去看醫生治療。


陳亭睿表示,天氣熱民眾喜歡到海邊玩水消暑,這時曬傷機會大幅增加,再加上在水邊反射的關係,太陽輻射會比一般日曬來得強,且大家又是穿著泳衣、泳褲,對於太陽的抵抗力更薄弱,所以建議大家玩水時,要擦防水防曬乳,避免嚴重曬傷。


另外夏天更常見的是蚊蟲叮咬,一般常見是蚊子咬,不過在台灣越來越常見是小黑蚊,被叮咬後往往會奇癢無比,讓人不停搔抓,如果搔抓太嚴重可能會細菌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民眾若到戶外或山上活動,建議要使用防蚊產品,穿著長袖、長褲防護叮咬。



資料來源:udn聯合新聞網

*健康知識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