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搶先看】下背痛與運動傷害有關? 久坐不動就會椎間盤突出? 醫揭「1姿勢」是背痛元兇

發表於 2024/05/23 18,733 次點閱 1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文/潮健康 郭家和
下背痛復發率高達7成?  不運動、固定姿勢是元兇?

下背痛復發率高達7成?  不運動、固定姿勢是元兇?

缺乏運動、姿勢不良或長期維持固定姿勢,都可能是造成下背痛的原因?下背痛通常是指肋骨下緣到下臀區域的疼痛,包括肌肉緊繃、僵硬都可以稱為下背痛,與肌肉、肌腱等軟組織傷害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下背痛族群誤以為「主動運動」對身體有害,在疼痛發生後不願意進行主動運動治療,而統計顯示下背痛1年內復發率高達 73%,部份族群會演變成「慢性下背痛」,平日良好生活習慣及適當的運動訓練對於預防下背痛而言皆不可或缺。

雙和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徐子恆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指出,過去農業社會時代,下背痛較可能的原因是勞動時進行反覆姿勢或用力不當。現代人則多因為壓力緊繃,再加上長期維持固定姿勢如打電腦及久坐,造成下背痛比例逐漸增加。另外,肥胖易增加脊椎與肌肉負擔,亦會增加下背痛發生。尤其現代人缺乏運動,肌力不足之下,核心肌群無法發揮保護功能,更是下背痛的重要原因。
下背痛跟坐骨神經痛不一樣?  老年人、年輕人下背痛常見原因

下背痛跟坐骨神經痛不一樣?  老年人、年輕人下背痛常見原因

「下背痛通常分為兩大族群,年輕人來看診常見情況是突然腰痛,比較多與維持不良姿勢太久、造成椎間盤突出有關;老年人就診常見為長期腰痛問題,牽涉到脊椎或是關節、韌帶退化的比例較高!」

徐子恆醫師指出,因為疼痛範圍都在下背,不少民眾容易混淆「下背痛」與「坐骨神經痛」。一般而言,下背痛是因為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受傷或是因為關節退化引起。通常表現為局部疼痛,較不會有發麻或是延伸性疼痛等情況。至於坐骨神經痛是因為神經受到壓迫,會出現下肢發麻、痛甚至延著皮節(Dermatome)分佈疼痛與麻痛的情形。如果患者症狀類似久坐在馬桶上後下肢出現的腳麻,較有可能偏向診斷為坐骨神經痛。

診斷方面,徐子恆醫師說明,X 光只能初步釐清是否有結構問題,臨床會搭配症狀與理學檢查判定是否壓迫神經,若治療不如預期或是需要手術,則會透過更進階的電斷腦層掃描、核磁共振掃描等工具進行檢查。當判斷下背痛為軟組織引起,則可以運用目前技術已愈來愈進步的超音波檢查是否有軟組織受傷的情況。
練重訓姿勢錯誤也會下背痛?  如何避免運動傷害傷脊椎


想閱讀下背痛與運動傷害的完整介紹,就一起走進《運動筆記》第一期雜誌吧!我們特別邀請到跑界真男人 張嘉哲 來擔任封面人物。內容不僅收錄張嘉哲的跑步故事,同時也有奧運選手 彭名揚及林昱堂 的精彩分享。此外喜歡海外跑旅的朋友,這次也介紹了日本的國手之道,以及大阪馬拉松的參賽體驗。



責任編輯:Eulla


*雜誌搶先看,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