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運動和生理期前後,女性飲食該注意什麼?營養師的建議

發表於 2020/11/12 2,881 次點閱 0 人收藏 1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2020-11-11 11:44 聯合新聞網 / 張念慈


張佩蓉是熱愛運動的營養師。(圖片來源:張佩蓉提供)


每位女性都想保持苗條美麗的身材,除保持規律的運動之外,營養飲食的攝取更是重要。營養師張佩蓉和女性健身社群「有肌勵」 分享,運動及生理期前後,女性在飲食上該注意的事項,吃對食物,才能讓運動表現更加倍!


運動前後怎麼吃比較好?

  • 運動前:切勿空腹運動,低脂蛋白質+高複合碳水化合物為佳

運動前,選擇少量好消化的醣類食物,提升運動表現,預防運動時因肌肉肝醣不足所導致的疲勞感及虛弱感。

一般來說,建議於運動前 3-5 小時進食,以利體內胃腸道有足夠的時間消化吸收營養,且挑選低脂肪、適量蛋白質、高複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三角鮪魚飯糰、饅頭夾蛋、牛奶麥片等,搭配 250-500ml 的開水。

若在運動前 1-2 小時進食,則建議選擇小份量且好消化吸收的食物,如饅頭、吐司、香蕉、穀物棒等,立即提供能量,但注意切勿空腹運動,不但使運動效果削弱,也易使血糖值過低,造成過度肌餓,下一餐大量進食。


運動前後的飲食,影響運動表現。(圖片來源:張佩蓉提供)


  • 運動完吃東西容易發胖?答案是錯的!

運動後絕對可以進食,且要在 30 分鐘內立刻進食,比較不會胖!

運動後體內肌肉正處於大量失「能」情況,立即給予食物補充,熱量可直接被肌肉吸收利用,反而不易囤積成脂肪,建議選擇高碳水化合物為主體的食物如地瓜、五穀飯、燕麥片等,搭配適量蛋白質如豆腐、海鮮、低脂肉類等。

運動強度較低者,如快走、3 公里、5 公里慢跑等短程運動,消耗熱量其實並不多,建議適量止飢即可,不需額外攝取過多熱量;或將下一餐的熱量切割成兩份,分次食用。


張佩蓉透過運動來紓壓。(圖片來源:張佩蓉提供)


女性生理期飲食重點

女性的生理週期分三階段,分別為月經期、濾泡期、黃體期,各時期若調養的好,體質自然也會跟著好。

  • 月經期:月經來潮的第 1~7 天

多攝取富含鐵質的食物如瘦紅肉、豬血、紅莧菜、紅鳳菜、葡萄、黑櫻桃、桑葚等以彌補流失的經血,避免吃生冷食物、冷飲。

許多女性有「吃甜甜止痛」想法,建議可以用熱敷腹部或喝少量黑糖水、薑母茶來替代甜巧克力、蛋糕或餅乾等甜食,有效舒緩疼痛又不發胖。


運動前切勿空腹運動。(圖片來源:張佩蓉提供)


  • 濾泡期:月經來潮的第 8~14 天(月經結束至排卵)

以調養身體、恢復體力及維持營養均衡為重點,建議補血營養素應充分攝取,且多吃蔬果、多喝水,以助體內代謝,彌補經期流失的大量經血。


  • 黃體期:指來潮後第 15~28 天(排卵至月經來潮)

情緒易焦躁不安,身體的代謝逐漸減慢,容易水腫。建議攝取適量複合碳水化合物,如糙米飯、五穀飯、燕麥片、雜糧饅頭等,能調節情緒,幫助代謝,減緩疲勞。

飲食上以清淡低鈉為原則,以免水腫情形加劇,再搭配適量運動,利水排汗,減緩身體腫脹的不適感。


資料來源:udn 聯合新聞網


*健康新知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