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不可忽視的熟齡肌少症 利用「2」指 教你如何看肌力

發表於 2020/01/27 1,711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2020-01-26 09:05 聯合報 記者 楊雅棠

你有肌少症嗎?有體衰的情況嗎?專家教你可透過 3 個檢測,快速了解是否有肌肉流失、衰弱的情況,並藉由運動及飲食改善。

肌肉會隨年齡增加而減少,而身體衰弱也和肌力的流失息息相關,增加跌倒、失能的風險。台灣衰弱症盛行率 7.8%,衰弱前期則高達 50.8%;肌少症的盛行率男性為 23.6%、女性為 18.6%。

台大醫院分院院長詹鼎正表示,衰弱症前期徵兆可能出現感覺疲憊、腰痠背痛、駝背、活動量低、體重減輕、莫名腿軟、走路不穩健等,若未加改善,可能造成未來長期臥床的嚴重後果。可以透過3個快速方法檢測:

一、體重非計畫性減輕

測量體重是最初步、簡單的檢測方法。65 歲以上銀髮族若在在非計畫性減重的情況下,體重在半年內減輕 5% 或 3 公斤,就要留意可能有衰弱或其他疾病傾向。


二、小腿圍別太細

雖然很多人都希望小腿可以看來又細又長,但小腿皮下脂肪較少,與肌肉量呈正相關,若是太細則是警訊,小於以下標準便要注意。

男性:小腿圍 34 公分。

女性:小腿圍 33 公分。

量測方法為坐在椅子上,腳放鬆踩在地板,大、小腿呈現 90 度,由他人用量尺測量小腿最粗的位置即可。或是將雙手的食指與姆指圈成一個圓,放在小腿最粗的地方,圈不起來,表示肌肉流失的風險較低;若是圈起來還有空隙,表示風險較高。

詹鼎正說,65 歲之後每年會流失 1% 至 2% 的肌肉量,但如果肌肉因老化或缺乏身體活動而減少,將影響生病痊癒的能力。


三、由握力看肌力

詹鼎正表示,握力與其他身體部位的肌肉力量具有一定的相關性,低握力也是患者預後不良的有力預測指標,例如住院時間較長、功能不足、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和死亡質量皆會較差等。

男性:握力 26 公斤。

女性:握力 18 公斤。

沒有握力儀的話也可以利用開寶特瓶瓶蓋、開罐頭瓶蓋或扭毛巾來進行檢測,若有打不開或很辛苦、費力的情況就要當心了。

若是上述的檢測方法發現自己低於標準,最好到醫療院所進行精密的檢測,以預防肌少症和衰弱症上身。


小腿圍也可用食指與姆指圈成一個圓,放在小腿最粗的地方量測。(圖片來源:楊雅棠攝影)


但詹鼎正表示,肌少、衰弱無藥物可醫治,最有效的方式是透過飲食和運動等生活方式改善、延緩。

維持肌肉量、預防肌肉流失需要蛋白質,可多攝取如雞蛋、雞肉、牛肉、豬肉、黃豆製品、乳品、核桃等。運動則最好兼顧有氧與阻抗運動,因此除慢跑、游泳、騎單車等有氧運動外,應搭配舉啞鈴、彈力帶等阻抗運動。


資料來源:udn 元氣網


*健康新知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