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運動 助精神病友變自信

發表於 2019/09/04 2,007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2019-09-04 00:26 聯合報 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


第 28 屆鳳凰盃運動會即將於周四展開,展現精神病友復健成果。(圖片來源:記者陳雨鑫/攝影) 


民眾常對精神疾患有揮之不去的偏見,衛福部心口司長諶立中說,精神疾病患者與一般人沒有什麼不同,需要規律生活、運動,特別是運動是對他們最好的復健方式,運動時是他們最正常的時刻,本周四(5 日)即將舉辦第 28 屆鳳凰盃運動會,盼各界能對精神疾病去污名化。

諶立中表示,我國慢性精神疾病患者,以思覺失調症為主,依健保資料庫統計,我國因思覺失調症就醫人口約有 12 萬人,隨著醫學進步,思覺失調症患者因壽命延長,人數也逐年增加。

其餘常見的慢性精神疾病還有躁鬱症、憂鬱症等,諶立中說,只要妥善接受治療,病情皆能穩定控制,不過,國人對於精神疾患,皆認為不該與外界接觸,把他們困在家中或是不讓隨意出門,反而喪失他們基本生活的能力,特別是失去運動,讓他們心肺功能,身體狀況愈來愈差。

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說,精神疾患因長期服藥,容易有疲倦、負面等副作用,透過運動可助他們重拾精神,且競賽成果培養自信,讓他們獲得肯定。

受思覺失調所苦的小舞(化名)8 年前入住八里療養院,過去未有過運動習慣,到了療養院後,才開始接觸,起初,也不太喜歡團體運動,連續 2 年都獨自慢跑,有時花了 2 小時,跑了 32 圈操場,最近因應運動會,開始接觸籃球,團隊運動加上競賽壓力,更加深他們的感情。

今年的鳳凰盃運動會特別結合真理大學,張自強表示,於學校內舉辦,能增加學生對精神疾病患者的關懷,盼能透過運動會,讓各界透過接觸,逐漸去除污名化。


資料來源:udn 聯合新聞網


*健康新知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