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又愛又恨的初平地馬-議長盃八里左岸全國馬拉松賽

運動賽事
發表於 2012/10/16 587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一場令人難忘的路跑,議長盃八里左岸全國馬拉松賽,此場馬拉松並不是我的初馬,但卻可以說是我的初平地馬拉松,歷經了太魯閣馬拉松、雙溪櫻花馬拉松、信義鄉葡萄馬拉松幾個有名的山地馬拉松,但猛然回想一下,一般人應該會從比較容易完成的比賽開始吧!自己應該有受虐傾向。 一早出門就是慌亂的開始,為了怕不好停車,心想距離不遠就騎機車到會場,平常開車較多,竟然找不到中興橋的機車道,幸好看到旁邊的機車騎士車上的紅色路協包包,心想應該也是要參加比賽的吧!就跟著騎,到了會場停好車已是5點45分,衝到寄物處,哇!大排長龍,還好前進速度還蠻快的,寄好包包,往出發拱門前進,才和幾位伙伴打個招呼就聽到槍聲,出發了?天啊還沒熱身耶,就邊跑邊熱身吧!同時也將當作早餐的能量果凍喝下。 這一場比賽從頭開始我就設定要實行跑走法,自從看到一篇分享文章,Jeff Galloway 美國前奧運長跑選手,現在是教練和作家,經常在 Runner's World 發表專文。他曾經多次撰文針對一般跑者,提倡用跑走方式跑馬拉松。所以我大概訂定以5分半速每跑6分走30秒(以前為何不用呢?幾個山地馬走的比跑要多,所以我早就實行「走跑法」了,哈哈),此方法的最大缺點就是必須一直看手錶,所幸2-3輪後較適應就可開始欣賞沿線風景,老實說這是一條不錯的路線(雖然被批評的很慘),計畫是趕不上變化的,完全沒注意跑多快,只是一直看手錶注意6分到了沒,還被一位大哥喊加油,怎麼才跑十幾分就用走的。 不知不覺的狀態下到了第一個水站,喝了兩杯水又繼續跑,這時發現有一點不對,以往路跑都會有的香蕉、麵包呢?天啊!不會在餓肚子的情況下跑全馬吧!還好身上有帶2包能量包(出發前還在考慮要不要帶),此時想到之前跑馬都會帶的水壺腰包今天沒帶(果然是最大的錯誤決定),算了,不想那麼多了,一步一步跑吧,也許是跑走法生效,也許是第一次跑馬拉松腿上貼了肌貼,半馬就破自己紀錄了,但是半馬過後就是惡夢的開始,原先每跑6分走30秒,慢慢的每跑5分走1分,每跑4分走1分,大概30K後還是不行了,之後就跑3分走3分,又變成走跑法了,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是,水站竟然沒有水,主辦單位難辭其咎,幸好路邊小攤有賣水,身上又有帶錢,頭一次參加路跑要自己買水,沿途跑友罵聲連連,希望所有跑友都能順利完成。 拖著緩慢的步伐,看到了重陽橋,又看到不遠的忠孝橋,快到了,整路沒有里程標示,完全不知跑了多遠,過了中興橋,終於看到出發點重新橋,心裡只想著回到終點有水有食物(還有許多相機),把最後的力量用出來吧!調整笑容、跑步姿勢,帥帥的跑進終點,成績不算好,但卻是自己的最佳成績,給自己一個讚。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