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每個車友心中都有個武嶺夢,期待有天也能騎上去,但沒上去過真的會擔心而裹足不前。
每個車友身旁都有個會推坑的朋友,約你一起挑戰騎上武嶺,保母車幫你準備好了(缺人),走啦!
繼2018年首次挑戰臺灣KOM登山王之路後,隔了一年,因緣際會收了一台二手碟煞公路車,於是今年想再上去看看,恰巧也有朋友以此為目標,於是在今年3月我加入”兄弟並肩作戰”,東進武嶺遠征團正式成軍。最後隊友有:宜庭、Kilo、Handel、小米、育民、馬克、阿仁以及我,共8人。
(兄弟並肩作戰團成員:大佳龍舟隊右尾槳手、我來想辦法的業務一哥Mark、特級廚師Handel、處處好睡阿仁、三鐵車+ZIPP858的育民、樂團鼓手Kilo、一切好談律師小米、火力凶猛設計師宜庭)
但今年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就是COVID-19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爆發,影響層面之廣,連巴菲特都倒頭栽!因為疫情,今年的登山王之路-春季被延期,而登山王之路-夏季也在考量疫情是否穩定及社會觀感氛圍的情況下,遲至5月底才確定可以及開放報名(7月6號比賽)。我們當然是手刀報名!畢竟爬山真的不是大家拿手的,所以從4月開始,以登山王之路為目標約了好多次團練。
最終2020臺灣KOM登山王之路-夏季,我的完賽時間05:50:57,總排名101。有2位女性選手在我之前,好厲害!而今年的冠軍選手是自由車國手黃文忠(03:54:01),太快了吧!果然是PRO!但最開心的莫過我的隊友們全員奪牌,大家都攻上3,275M的武嶺,超棒!
(登山王之路,真的要靠自己,一步一步爬上來!兄弟並肩作戰,各自登山!)
以下紀錄一些今年的完賽心得:
1.賽前團練:只有累積,沒有奇蹟
(兄弟並肩作戰團,一起爬了好多山路,不斷累積爬升量,遠征了好多山頭!)
兄弟並肩作戰團中,除了我有一次參賽經驗外,大家都是初次踏上登山王之路,要一口氣從花蓮七星潭騎105公里爬至3,275m南投合歡山武嶺,用想的就很有壓力!而化解壓力最好的辦法就是…面對它!我們從四月開始,周末常約團騎就往山上跑,每個人爬坡能力不一,速度絕不是重點,重點是大家一起累積爬升。練車時,汗水從安全帽沿滴落真的沒在客氣的,但爬山誰不是吃力辛苦,我們漸漸對爬大山有了自信。
只有累積,才有奇蹟。
2.最速設計師的建議:32T改成34T
今年端午節龍舟賽(#大佳龍舟隊)前我去理髮,跟我的設計師吉米聊天(他是2019 Taiwan KOM分齡凸台選手,也是超速的車手)我跟他說我要把飛輪從28T升級到32T,他建議我用34T。為什麼?
※ 28T飛輪齒比:11-12-13-14-15-17-19-21-23-25-28T (我慣用的)
※ 32T飛輪齒比:11-12-13-14-16-18-20-22-25-28-32T (我想買的)
※ 34T詳細齒比:11-13-15-17-19-21-23-25-27-30-34T (最後買的)
因為34T的第9齒片是27T,跟我習慣的28T僅差一齒,往上卻還有2個齒片可用(30T、34T)。而32T飛輪,第10齒片為28T,再往上僅剩32T,大禹嶺後的陡坡,若迴轉踩不出來,又沒得變速,會很辛苦。
Taiwan KOM最速設計師的話總不會錯,所以今年我嘗試以52/36 + 34T飛輪應戰,果然最後挑戰大禹嶺時,前面幾個陡坡我還可以爬內線上去。(2018年的單車是裝CT盤+28T,後來第二台單車購入時,大盤我換上52/36,今年想試試騎上去甚麼感覺,所以賽前未更換大盤)
(距離比賽剩下6天,趕緊把握時間,用前兩天剛換上的34T飛輪爬個風櫃嘴,試試爬坡的感覺)
3.賽前報到2018vs2020
今年是我第二次參加臺灣KOM登山王之路夏季,我發現一些不一樣,我覺得更好了!
(1)比賽日期改成周一。2018年的賽事在周六舉行,選手比賽時或完賽下山都會碰到不少自小客車或遊覽車,今年改成周一,車子真的少很多!跟大禹嶺對決時,我幾乎沒有被車子打擾,一些選手也在對向無來車的情況下使用對向車道爬上陡坡。我覺得整體交通通暢度大提升!!
(2)報到地點更舒適。從大漢技術學院川堂(2018)改為kadda璽賓行旅一樓大廳(2020)。當你從熱熱的戶外進入有冷氣的行旅大廳,一點都不會心浮氣躁,看到排隊報到的人龍,那就好好的排隊吧。何況這還是間以單車為裝潢主題的行旅,牆上掛了好多經典單車,邊排隊邊賞車,實在吸睛!
(從大漢技術學院川堂(2018)改為kadda璽賓行旅一樓大廳(2020))
(3)超有愛的賽前說明會。報到完成後,我跟夥伴們接續參加15:00賽前說明會。說明會由協會何秘書長、狄裁判長、賽事顧問lee rodgers向現場的本國、外國籍選手說明賽事重要資訊,包含賽道邊坡施工處的補時措施、各補給站關門點等重要資訊。而其中讓我感到印象最深刻的是何秘書長對選手們的鼓勵,她詢問現場有多少選手參加過賽事(不多,可能參加過的都沒來聽說明會),有多少人是第一次參加(現場非常多人舉手),然後秘書長鼓勵大家盡力完賽,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會讓大家盡量騎完,去拿到意義非凡的完賽獎牌(山上氣溫變化大,這點是賽事回收選手的關鍵考量),我真心覺得這番勉勵太有愛了!替現場與會選手提升了不少安定感!
(協會狄裁判長、何秘書長、賽事顧問lee rodgers向現場的本國、外國籍選手說明賽事重要資訊)
(現場滿滿敢於挑戰登山王之路的車友,初生之犢不畏虎,金有叫小!)
(4)賽道計時點調整。2018年的放行計時點是經過太魯閣大橋後左轉才開始計時,今年則改為通過台8線亞泥鳳凰樹隧道,經過太魯閣牌樓,通過錦文橋後左轉,才會經過放行計時點。我覺得今年這樣的嘗試蠻好的,因為可以通過經典美麗的東西橫貫公路牌樓!完成偉大的登山王之路之前,先感受到前人篳路藍縷,我們今日才有鬼斧神工之下人定勝天的公路可以使用,我覺得特別有意義!
(陪伴我們挑戰登山王之路上武嶺的是【科南深度旅遊團保母車】老司機科南~)
終於到了比賽當天...2020/7/6(一)
am 5:30抵達七星潭廣場,滿滿的選手,滿滿的單車,現場非常熱鬧,全員狀態非常好(賽前一天吃好、睡好真的非常重要!)寄物後,我們培養情緒等待起跑。果然鳴槍之後,大家一個個噴出去了(昨天晚上睡前作戰計畫說好的團騎熱身呢...嘖嘖 XD)。起跑小插曲是阿仁在起跑後沒5分鐘就破胎,還好科南保母車在前方不遠處,趕緊通報。慶幸阿仁最後有順利返回賽道,完成登山王之路挑戰!
(選手們得完成全長105公里的登山王之路,爬上海拔3275m的武嶺。這一路上,全靠自己!)
暖身18公里後,經過太魯閣牌樓,左轉後看到裁判揮舞紅色大旗,開始計時了!喀喀的變速聲此起彼落,選手們一個個加速前進,出發囉!我們的目標是海拔3,275M的終點:武嶺!
(↑↑↑影片從【放行計時點】撥放)
身為上班族車友,我的目標是挑戰2018年自己的紀錄並順利完賽,所以我保持平常心,沒有特別高的迴轉,也沒有特別大力的重踩,踩踏齒比的選擇以呼吸順暢、心律穩定為最優先考量,若有選手超過我,我也不追擊。甚至有一小段路,我跟車在外籍選手後方節省體力,畢竟後面路還好長!
(噴出去的隊友們...等等我RRRRR)
(太魯閣峽谷就是這麼壯觀美麗!!!能在這邊騎車,真的太享受!)
可能是因為天氣太好,汗水不斷滴落並從太陽眼鏡上劃過,又可能是我的座艙設定沒到位,還沒騎到西寶,我覺得雙腿脛前肌異常緊繃,也連帶影響雙腿踩踏的動作….我好像有種快要抽筋的感覺,不太舒服。好不容易到了第一補給站,吞了一顆鹽錠,吃了香蕉、檸檬片、水壺打滿後加入鹽巴,伸展一下繼續上路!
(搭載備用輪組的大會裁判巡迴在賽道中,若輪組有狀況可向裁判申請使用!)
過了西寶之後,賽道開始緩和,Elite選手與領先集團早就開走了,中段的選手們也一個個開始保持足夠遠的社交距離,前後左右的空曠,其實更能放輕鬆心情照自己步調騎車,加上賽道沿途風景秀麗,能在橫貫公路上比賽真的很享受!
這次比賽補給與休息,我一共吃了四條果膠(每45分鐘一條),塞了一個花生口味夾心吐司與力保美達在車衣口袋,騎到碧綠神木時夾心吐司與提神飲料三口併兩口吃。補給站則是前四站都停:西寶、新白楊、碧綠神木、關原加油站,除了有熱情的大哥大姊打氣加油,還有整根香蕉不怕你吃問你要不要帶走,防抽筋的鹽巴、檸檬片一定要補,甚至還有冰塊可以取用,吃飽喝足後再出發,這一切替選手們的準備周到與熱情,讓困難的賽道變得親切多了!分享一些比賽時的照片:
(謝謝各補給站大哥大姐的熱情招待及加油打氣!!沒有您們,選手沒辦法完成挑戰登山王之路!!)
(謝謝科南攝影,慈航橋)
(經過碧綠神木爺爺後沒多久,彎道上去就是第三補給站【碧綠神木】了!走內線衝上去!)
(登山王之路賽道一景。大多數時候,我都是一個人在登山王之路上對抗最大的敵人,自己。你也是吧?)
終於,看到標高2,565公尺的大禹嶺路標,大禹嶺可是登山王之路的鎮關魔王,多少英雄豪傑在這邊被重擊以致牽車步行,只剩最後10公里就攻頂了,是最困難的10公里!2018年我因騎到高山症發停了3次,終於又有機會再挑戰一騎攻頂了!
在爬大禹嶺前,我在公共廁所洗把臉,調整呼吸後上車,把齒片變速(喀)到最後一片34T,走!
(↑↑↑影片從【大禹嶺】撥放)
其實騎到這邊,雙腿即便沒被摧殘到抽筋,但狀態已跟開賽起跑時差很多,疲勞的雙腿,馬上就要面對400公尺13%的上坡!握緊把手,才不會輸給你!
撐過去之後,有7%的緩坡可以喘口氣(對,7%在這邊變成緩坡了…),接著即將迎接東進武嶺最大的挑戰…27.3%的超級陡坡!不過還好,才200公尺,牙一咬就過了!
(真的要把握7%的坡,好好休息一下...喘...喘...喘,保持呼吸及踩踏節奏真的非常的重要)
終於,經過小風口,看到標高3,000公尺的路牌,我知道接著有一小段下坡可以下滑休息,我熱切的期盼著,繼續努力踩,目前都沒有落地停車休息,我覺得自己...非常棒(XD)!
(終於爬到海拔標高3,000公尺,空氣漸漸地吸薄,但這風景太美,轉移了爬坡的痛苦)
(謝謝ZIV攝影師俊瑋大哥替選手們拍照打氣!俊瑋哥鼓勵選手抽起來,但當時我唯一能回應的方式就是振作,然後調重齒比踩起來,加速!通過之後,我不忘大喊:謝謝俊瑋哥!!!)
終於盼到下滑路段,已經很疲倦了,但下坡更要集中精神,注意對向來車與入彎速度、角度,只要有任何一個失誤,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登山王之路快要完成了,加油!
一路涼爽的下滑到合歡山莊,轉彎後,迎面而來是最後一段平均9%的上坡,要爬上去,最後1.5公里就到終點了!
(↑↑↑影片從【最後1.5km】撥放)
這時突然覺得一陣暈眩,腳踩的感覺異常沉重,呼吸與心跳開始急促…糟了,該不會又是高山症發作…勉強繼續往前又騎了一小段,僅存的意志力加速耗損直到殆盡,終於選擇一個稍緩的路段跳車,喘氣並讓心跳回穩…這時騎著三鐵車掛高板輪的隊友育民從我身旁超車,對我喊了聲”加油”繼續向前。
此時情緒真是複雜,一個情緒是,大禹嶺一騎攻頂挑戰還是失敗了。另一個情緒是,哇!育民騎高板輪三鐵車速度這麼快!沒想到我們的差距這麼小!但比賽還在進行,得快把狀態回穩,繼續跳上車騎向終點。育民與我的距離逐間拉開,氣竭的我已經沒有力氣追上,但計時還在走,還沒有攻上武嶺,不可以停下來!
看到最後一段坡的角錐,毫無保留的全開,終於彎進終點拱門,終於被掛上完賽獎牌,終於完賽!終於通過終點拱門,可以停下來休息了!很快地有工作人員彎下腰替選手們回收晶片,並退回保證金1,000元,隊友們都笑說完賽還有獎金可以拿,真爽(哈哈)!
(↑↑↑影片從【最後一段上坡】撥放)
進終點後,我真的好喘,找了椅子坐著休息,隊友Kilo和小米很快也進終點,恭喜他們首騎登山王之路成績就這麼好,騎得真棒!
喘完起身,走向寄物區領回個人寄物,接著到熱食區補一下吧。這次大會替選手們準備了熱燙燙的肉羹飯及熱薑紅茶,沒膏的我吃得精光,熱薑紅茶我至少喝了五杯吧,甜甜熱熱超好喝!瞬間回血大滿足!
(午餐兌換券可以換到肉羹飯和熱薑紅茶,金厚呷~~~希望明年可以換成咖哩飯,我本人超愛咖哩XD)
恢復精神之後,還有幾位隊友仍繼續拚戰,我下滑到離終點200公尺的路旁彎道等待當報馬仔,也替路過我的選手加油打氣,鼓勵他們終點就在不遠處(指),剩下200公尺,騎起來,帥進終點!
隨著終點關門時限越來越近,盼著的隊友們一個個出現了!阿仁、馬克哥、宜庭、還有壓軸Handel在15:00也壓線回來了!!
(隊友一個個爬上最後陡坡,大家都回來了!!!)
非常開心!全員平安順利攻頂!!就像復仇者聯盟終於集結,我們也終於集結在台灣公路最高點:海拔3,275m武嶺!朦朧的山頭放晴,大家開心炫耀登山王之路獎牌,嘴咬著如勝利雪茄般的脆甜小黃瓜,Good Job!Guys!我的心中開始萌生另一個大膽的想法…
紀錄一下今年個人狀態與裝備:
- 體重:75 kg
- 單車:重量(含裝備)9.5 kg,大盤:52-36,飛輪11-34T
- 大禹嶺 > 武嶺,不落地挑戰失敗(>'<)
---臺灣KOM、春季KOM、夏季KOM,是同一協會分別在春季、夏季、秋季同一路線(東進武嶺)舉辦的賽事,正確應分為”臺灣KOM登山王之路-春季、夏季(The Road to Taiwan KOM-Spring/Summer)”與”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Taiwan Kom challenge)”。車友初次挑戰,僅能報名”登山王之路”,有7.5小時內完賽紀錄後,即有資格報名”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跑過之後你就知道協會為什麼要這樣安排了,你得證明你自己準備好了!
往下滑看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