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CS GEL-KAYANO 26

Kayano 26 Running Day 心得

跑鞋專區
發表於 2019/06/18 3,454 次點閱 1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筆者身為一個工程師,喜歡任何事情都有所根據,所以當下定決心要開始跑步之後,

就想要選一雙適合自己的鞋子。 經由Asics的動態足測的結果,店員推薦了Kayano這個系列。

自此之後就被Kayano圈粉。

所以當看到Kayano 26 Running Day的召集活動的時候,就把鞋櫃裡面所有的Kayano搬出來排排站。

才發現原來Kayano也陪我跑過這樣多年了...

第一眼看到26代,就發現24代開始取消了內側的虎走標示回來了!

但Asics還是盡可能的保持散熱開孔的面積,從比對圖來看,還是有著大面積的散熱孔。

在敦南旗艦店試鞋的時候感覺右腳後跟內側不如一往的合腳,

這才發現內側足弓跟METACLUTCH後跟穩定片跟鞋底接合的部分有點小小的不一樣。

但實際試跑時還是一如以往的人鞋合一,有疑慮的話可以跑一趟旗艦店試試看唷。

筆者覺得敦南旗艦店的服務跟專業度都是很棒的,推薦給各位。

鞋面的透氣孔整體散熱面積跟25代比較起來在是增加的。但當天的35度的高溫...感覺不出差異。

鞋帶也從稍微立體橢圓變成平面帶狀,這點用意不明,但對筆者來說是沒有影響的。

鞋底中足架橋相較起來是輕量化許多,但看起來似曾相識,跑去鞋櫃裡翻出19代...果然是一家人。

前腳掌由蜂巢改變成分割更小的正方形塊狀,提升前腳掌良好的靈活度。

Guidance Line從19代開始很明顯的一條,變成26代的設計,個人覺得蠻好的。

以筆者個人的跑姿來說,最先磨損的的是前腳掌,在19代跟24代都是穿到前腳掌在跑動的時候,

因感受到Guidance Line而退役。如果可以也換成AHAR+那就更好了。

後腳跟GEL的配置也跟25代在外觀上也略顯不同,看起來跟17代...。


在敦南旗艦店試鞋一穿上就覺得前腳掌變硬,重量也變輕了。

從23代到26代前腳掌的感覺就是一代比一代更硬一些,但當鞋子跑開之後會柔軟些許。

而重量一直是Kayano每一代的課題,但他就不是一雙輕量化的跑鞋,那就不糾結於這點。

當天有三次的100m衝刺,當腳用力的踩踏地面,會感受到踩向地面的力量有一部分被鞋子吃掉。

雖然是26代有著比25代更硬朗的腳感,但在防護上還是有一定的能力,旗艦店的店員是說更Q彈的腳感,

但筆者卻感受不到同材質DynaFlyte2那種被往前彈的腳感,而是一種擠壓後的支撐住的感覺。

當活動結束後,我馬上換回大約跑了180KM的25代,馬上感覺到兩者在前腳掌軟硬上的不同。

大家都想知道,怎麼樣是一雙適合自己的鞋子呢?

如果25代是一雙很適合跑山路長距離的練習鞋,那26代會是一雙相當適合4~5小時的跑者跑全馬的鞋子。

因為變硬的前腳掌加上一直很優秀的後腳跟緩衝,在全馬的前半段肌力夠的狀況下,

不會因為過度的緩衝而讓力量過度流失,後半段肌力不足時,對於跑者有更好的保護性。

常常為了跑快而選擇輕薄的鞋子,卻伴隨著很大的風險,當腳肌力不足而受傷。

重新回到馬場繼續跑步後,不管嘗試了什麼新鞋,每年都會固定買一雙Kayano當練習鞋。

因為它帶給我很大的安心感,在下坡的時候,在跑爆炸的時候。我都非常信賴Kayano的保護性。

每個人的肌力,柔軟度,身材都不一樣,所以也沒有絕對正確的跑步姿勢或是完美的鞋子。

但我想Kayano這個系列是適合絕大部分的人。

高手如川內可以把它當作練習鞋,而一般人可以像我一樣穿著Kayano享受跑步的樂趣!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