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會愈來愈好的【2020台北馬拉松326BQ到手】

運動賽事
發表於 2020/12/23 6,302 次點閱 0 人收藏 7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為什麼妳能一直跑?你追求的是什麼?」

記得當時我被問了這題,跑步當減肥的他,似乎很好奇為什麼我要花這麼多時間在跑步。

「因為喜歡啊!」我答。

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

國手之道 wt. Ellen, Sunny, Amy, Almo, and Jack

賽季還沒開始,我就打算多跑點山路,訓練沈睡已久的臀肌,也很感謝每週共跑的好夥伴 Sunny、Amy 帶著我跑過一次又一次的貓空,讓我打下很好的有氧基礎。

跑步上武嶺 wt. 耕跑團

雖然一直到開吃全馬課表,心肺還沒跟上我的野心,但我知道回歸需要時間,能無傷跑步已經很幸福的事,沒關係的,一切都需要耐心。

長榮半馬拱門前 wt. 我自己(?)

全馬週期來到第 8 週,身體好像慢慢找回了速度節奏,在長榮測試賽中跑出 99 分,有種好久不見老朋友的感覺,不是最滿意的結果,但是可以了。

人品好牌品就會好。圖片來自 / 網路

跑前來點儀式感

或許是因為 Q3 遭遇了嚴重低潮期,讓我深刻覺得:跑步是生活中最簡單的事了,也讓我在這個賽季格外平靜,沒有太多得失心。賽前一週好友 Ellen 問我:「米雪~比賽要到了你會緊張嗎?」我頓了一秒回答:咦,不會耶。一直到賽前一天,盤點裝備才突然感受到大賽前的焦慮。

賽前裝備盤點,帶了5包膠(很怕自己肚子餓)
面對焦慮,需要來點儀式感,我的做法是看書、聽喜歡的音樂讓自己 chill 放鬆、最後來幾個深呼吸:你沒問題的,相信自己,好好享受比賽!

剛過起點就失誤

鳴槍前 50 分鐘,我在指定寄物區前等兔子朋友,隨著寄物區開始大排長龍,仍舊看不見熟悉的身影,我心想:今天看來沒兔子了。又轉念一想,沒事的,不就是獨跑嗎,平常 30k 也是自己獨推,我 ok 的。

到了分區,我左顧右盼了一下,確定兔子不在。便開始靜心沈澱,倒數 1 分鐘,30 秒、10 秒,5、4、3、2、1 ——比賽開始!我在 C 區悠閒地跟隨前方跑者魚貫前進,正要經過晶片感應區,說時遲那時快,天哪,手錶居然自動跳回了省電模式!

可⋯惡⋯⋯太早按錶了,我怎麼會犯這種失誤,當下傻眼。

0-14k

以往比賽就有手錶大飄的經驗,所謂三折肱成良醫?這次心情也是格外平靜,不然在定位好前,先用問的好了:「大哥拍謝~我手錶飄掉了,請問現在配速多少?」一路上挑了幾個看起來很和善的大哥地問,第1k人潮洶湧 pace 只有 5:17,嗯需要加個速,就這樣,一路問到 5k。

等到配速穩定下來,6k 開始跟著集團跑,體感舒服。按照去年吃膠手忙腳亂、還要算數學的慘痛經驗,這次早在睡前就把第幾k吃膠寫在手上,按時吃膠。

14-21k

尋找Michelle在哪裡

中山橋大概是老同學了,並不是這場比賽的主要挑戰,過了中山橋,轉北安路 – 明水路 – 樂群一路前半段,我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做「身邊跑者都是你的配速員」的感覺,馬路只開一道加上全馬半馬共道,導致人群完全散不開,跟著人群跑有好有壞,優點是跟著人群跑可以放空,壞處是此時配速來到 P5:00-5:06 左右。

21-27k

於是上堤頂後,我開心地都笑了,跟集團跑了一小段,發現配速還是有點慢,只好擺脫集團回到 P4:55 的配速,跟在配速相似的男跑者後擋擋風,靠著賽前複習 229 小隊影片,提到環東路段要靠右跑,果真擋風不少,也幫助我省下不少力氣。來喔下環東,準備進入河濱。

27-32k

南港 – 內湖河濱路段,我認為是整場賽事中最好跑、也是增信心的路段,沒有逆風地勢平緩,跑者也比在市區來得少,堪稱完美!進入河濱後,配速來到 P4:48,都說馬拉松 30k 後才開始,這次不同於前幾次比賽,體感大概 6 分累而已,看來前面保守配速有功。

到了 32k,我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很天真的念頭:如果現在 All-in,有機會更新10k PB 嗎?不知道耶,來試試看好了。

32-42.195k

32-34k 慢慢將配速從 P4:40 推到 P4:24 左右,到了觀山河濱,受到側風影響又掉速回到 P4:40,37-39k 上自行車道,我認為是台北馬第二難跑的路段,路很小條、又有急轉彎,對於到後半段的全馬跑者來說,並不是很友善,配速也掉 P4:50 左右。

咖啡因掏不出來啊啊啊

擺脫河濱、回到市區,自知已經和 10k pb 無緣,但我沒有忘記原本的 All-in 策略:回市區直直開就對了,但此時體感變得非常疲憊,呼吸變得既急促又緊湊,我感覺左腳脛後肌有明顯的拉扯感,右大腿也接近抽筋邊緣,內心默默向肌肉信心喊話,拜託再撐一下下就好,賽後我一定好好保養你們。

我是誰我在哪我好痛苦
跑進南京東路,手錶已經超過 42.195 公里了,但是終點還沒到,此時我已經顧不及表情管理、痛苦的都快哭了,但還是不能減速,跑馬拉松再苦最多就是幾分鐘、幾小時的事,又怎能比得上 Q3 很多個像是溺水的夜晚。

左轉最後幾百公尺,跑進台北田徑場的最後一個彎,我看見拱門⋯⋯

衝線——

終於,

一切都結束了!

晶片時間:3:26:27 (PB/BQ)

前半:1:45:54

後半:1:40:33

[Negative Split]

感謝辛苦的防疫人員、志工和主辦單位,讓台灣還能有一場高水準的馬拉松比賽,也感謝 Sunny、Amy 在終點等我、Jack 揪的跑者瑜伽課還有 Ruby 的鼓勵,有你們真好。

扎實訓練、穩健配速讓我在前 30k 游刃有餘,後 12k 就試著給自己多一點挑戰,從投入 process (過程) 中,獲得 progress (進步) 的入場券,盡力去做就可以了。

很喜歡《原子習慣》裡的一句話:「真正長遠的思考是不顧目標的思考,重點不在任何單一成就,而是在於不斷精煉與持續改善的循環。」透過持續修訂信念、認同自己所做的事,升級並拓展自己的身份認同,或許就是我對「在終點遇見更好的自己」的解讀吧。

-- 

「為什麼妳能一直跑?你追求的是什麼?」

事隔將近一年,我再度想起這個問題,儘管拋出問句的人,在我的生命中已經不再重要,但我想,答案始終如一,當然是因為——


我喜歡跑步啊。

#米雪當跑者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