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放鬆髖關節與髂脛束(ITB) 抱膝臀外放鬆法

發表於 2016/06/23 35,230 次點閱 0 人收藏 5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 打造不受傷的身體:奧運防護員的十招萬用伸展操 》的作者黃益亮,是亞洲第一位華裔運動防護員,從35年的經驗中歸納十招實用的伸展方式。從案例出發,提供從防護運動傷害到日常保養的伸展術,運動筆記摘錄了其中一招,與跑友們分享。


招式3 抱膝臀外放鬆法

案例 膝關節手術後沒復健 肌肉萎縮變跛腳

之前有位七十三歲阿嬤動過左膝蓋的「膝關節置換手術」,術後並沒有進行復健,經過幾年後變成現在這樣,左邊整隻腿的肌肉因為縮短而變得很緊繃,在視覺上左腿看起來就比右腿短,且整個身體向右邊傾斜。阿嬤說,她的傷口癒合得很慢,且左腿常有「怪怪」、「卡卡」等不舒服的感覺,左腿活動的角度很小,走路跨步跨不遠。

經過我檢查,發現左大腿外側特別緊繃,於是在徒手調整後,請阿嬤回去後每天做這套大腿外側、髖外側的伸展,後來幾次阿嬤來時,身體已經不像之前那麼傾斜了,左腿也舒服很多。


關鍵字講堂:(1) 術後復健 (2) 沾黏


術後復健

很多人以為手術結束,身體就能自己復原到正常的狀態,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手術完成是一個問題的結束,但同時也是另一個問題的開始。

手術會形成傷口,傷口癒後情況會影響到往後的生活品質,如果沒有進行復健,可能原本很多簡單的動作都無法進行,像這位老太太的情況是,因為左邊髖關節附近組織沾黏、大腿肌肉攣縮,身體於是向右邊傾斜;視覺上看起來像長短腳、步伐很小,彎腰時動作也受限,還常覺得患部不舒服……等等,這一連串的問題其實都是因為沒做好術後復健而引發的。

術後復健跟傷後復健一樣,重點在於預防沾黏或縮短、僵硬,並提升患部的血液循環來加速復原,所以建議手術後完全休息三至七天,之後就可以開始進行復健。

一般復健是在骨科或復健科進行,包括物理治療、徒手治療或復健運動,如果在這個階段患者、醫師雙方都有完整的規劃,也確實完成的話,通常不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越早在黃金期開始復健,後續進行得越完整,癒後就越好。


「沾黏」是什麼?

一張紙有了裂縫,不論我們用膠水、膠帶、強力膠……去黏,它都不可能像原來的那樣平整,人體的組織癒合時也是一樣。當我們的肌肉、韌帶、肌腱、骨頭一裂損,傷處雖然立刻就開始進行修補,但最終卻難以回到當初的完整結構,再加上沒有專業復健醫療人員的指導及協助,很容易出現沾黏的情況,這就是後來阿嬤的左腿攣縮變短的原因。

復健過程處理得不好,就容易發生「沾黏」,沾黏就像把紙張黏回去時,有皺摺、重疊、不平整的交界處一樣,它對外界受力的反應,「一定」跟原來的組織不同,所以完整的復健非常重要,尤其是對於術後患者來說!


正確動作示範
改善目標位置 大腿外側、髖關節外側


重點提示

左膝彎曲抬起靠近身體,雙手環抱左腳,將左膝往右肩處拉抱緊,大腿越接近身體效果越好,左膝與右肩成一斜線。若手力氣不夠,可請外力幫忙向右肩推。

在鎖緊處停留兩秒,放鬆之後再拉第二次。

連續十次為一組,加強可做第十一次,在鎖緊處停留一分鐘。然後換邊。

左膝彎曲抬起靠近身體,雙手環抱左腳,將左膝往右肩處拉抱緊。

屈起的腳越接近身體效果越好。


回顧效果再確認

髖關節、腰受過傷的人,可能特別感到痠緊。
若盡力伸展卻仍不覺得有效、有感覺,或臀部也沒有緊繃感的話,可把腳踝向髖部靠近多一點再做,效果會更好。
手抱的力道是否足夠。
角度是不是夠斜。

右手肘需確實扣住左膝。

誰特別需要?

1 自覺大腿外側特別僵硬的人
2 髖關節受過傷的人
3 雙腳明顯外八的人
運動項目常需要做「髖關節外轉」的人,例如:舞者


進階及補充法
躺做式

躺做式做法跟坐姿一樣。

屈起的腳盡量靠近身體。


補充法—髂脛束伸展

髂脛束症候群好發於路跑、足球、騎腳踏車的族群,建議用以下方式舒緩。以右大腿緊繃為例,步驟如下所示。

步驟一 左腿站直,右腳斜交叉在左腿後。
步驟二 右手帶領右側腰走拋物線向左斜上方延展,不要刻意向左下方壓低身體。此動作可以延伸到整條右腿、右髖、右側腰,請留意右肩切莫壓迫,從鏡中看起來,右肩不是緊縮的,請自然放鬆。
步驟三 跟其他動作一樣,延伸+回復共花兩秒,每組請連續做十次以上。如果做完後左側感覺特別緊,可一併加強左側。

左側的腰際,不要刻意壓底身體。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vs. 彈響膝

★ 髂脛束

髂脛束(iliotibial band)是一條從大腿側邊,由闊張筋膜肌(tensor fasciae latae)與臀大肌(gluteus maximus)合併而成的纖維束, 它涵蓋了整個大腿的外側一直至膝關節的外側,最終點有一些部分連接著臏骨及脛骨外側(的Gerdy 結節)。

髂脛束是一種極為強韌的結締組織,除了能提供大腿做出外展、旋轉等動作之外,更有穩定膝關節力量,及協助膝關節作出完全伸直、(超過三十度的)彎曲、向外旋轉等功能。

★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vs. 彈響膝

疼痛部位

由於髂脛束只是「經過」,並不是直接連接在股骨的外上髁(femoral epicondyle),而且它在膝蓋彎曲到(大腿與小腿的夾腳)約三十度時,會被拉到最長;因此一些常須在彎曲三十度位置承重的動作,如: 上下樓梯、跑步、騎腳踏車等等,都易使髂徑束在股骨的外上髁處(也就是膝關節外側)形成壓力點,如果持續進行這種反覆性運動,而在產生疼痛時仍不休息的話,會使髂脛束在股骨外上髁來回磨擦之下形成發炎,疼痛就會因此加劇、形成痛點,甚至在膝蓋的外側

出現響聲或腫脹的現象,這種情形就稱為「髂脛束摩擦症候群」(iliotibial band syndrome, ITB syndrome),而膝關節的屈伸時出現的聲響就稱為「彈響膝」(snapping knee)。

★ 成因

舉凡不當使用、過度使用都有可能造成髂脛束的不適。根據經驗,馬拉松跑者、足球球員(需強力彎伸膝)、須頻繁上下樓梯的人、騎長途腳踏車的人,都是好發族群。

以跑者為例,很多人在跑步時膝關節的內旋的現象會更加明顯,這會使髂脛束的張力增加,導致磨擦現象更容易發生。

另外,O型腿、長短腿、腿部肌肉病變或萎縮、髖受傷、膝部傷害等等,都可能會引發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想要預防或緩解這種傷害,就是要在運動前、後做好髂脛束的伸展,並且針對結構性的不均衡去治療,才易有明顯進步。


資料來源:《打造不受傷的身體:奧運防護員的十招萬用伸展操》,大喜文化出版。




【教您打造不受傷的身體】分享會訊息

由本書作者—台灣運動防護之父 黃益亮,親身示範如何打造不受傷的身體

活動名稱:教您打造不受傷的身體
活動時間:2016年6月24日(五) 12:30開始
活動地點:三軍總醫院B1第三演講廳
地址: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2段325號B1(內湖三總B1內)
活動網址:http://goo.gl/jQbBvk


*跑步好書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