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搖滾與超越的長跑人生

發表於 2013/04/29 6,828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4月12日舉行的特別企劃「奔跑吧!人生」座談活動順利落幕,這次活動邀請到日本超馬跑者關家良一、熱情音樂跑者哈林庾澄慶座談,由創新教育跑者李吉仁來主持座談,以下是運動筆記為大家做的整理。

座談會開場,李吉仁便笑著點出關家良一和哈林的共通點,他們並非如煙火般,咻一下綻放片刻的絢爛就消逝,而是在各自的專業上深耕二十多年且擁有亮眼的成績,因此都可以說是值得我們尊敬的「長跑選手」。

首先提到關家良一已經參加了九次東吳24小時馬拉松賽再加上環台兩次,在台灣的土地上累計跑了約4,000到5,000公里,在這個一邊跑步一邊遊台灣的過程中,他看到了什麼?

關家良一回答他從2001年參加東吳大學的馬拉松之後每一年都來台灣,每一次都有非常多的人幫他加油,因此他最印象深刻的是台灣人溫暖的人情味。此外,他也發現每一次總會有驚喜,例如一些新的大樓完工或是又有了新的建設等等,他親眼見證了台灣一步一步地發展到今天。

於2011年完成初三鐵挑戰的哈林,則被問到開始運動後覺得最大的收穫是什麼?他認為開始運動、慢跑除了讓他在舞台上的肺活量很足夠,可以隨心所欲的去發揮自己之外,更讓他發現運動有時候不是體力的問題而是毅力的問題,其實每個人都可以,但是開始運動之後要怎麼持續,然後把運動變成生活裡的一部分才是最難的地方。在他的想法中有工作的時候要運動,沒有工作的時候更覺得應該要運動,那麼這一天就沒有白費!

接著討論到關家良一為何在25歲時開始想要跑步,是什麼樣的動力驅使他跑這麼久,這中間又曾經碰到了什麼樣的挫折?

他回答之所以跑步的理由是因為當時過著很不健康的生活,體重越來越重,所以一開始其實是想要「減肥」才開始跑步的。不過如果只靠「減肥」這個目標要能持續的去跑步很難,所以關家良一就強迫自己以參加全馬為目標,訂定一個目標之後逼自己跑步。跑久了慢慢找到跑步的樂趣,才發現原來跑步是這麼好玩的一件事情,所以持續跑到今天。

在這二十年當中當然也遇到很多挫折,例如受傷或沒有辦法跑出理想中的成績,但是後來關家良一領悟到,馬拉松不是只有包含跑的順利而已,馬拉松其實還包含了這一路上遇到的挫折和撞牆期,當有挫折時應該要怎麼去調適和面對都考驗著你的處理能力,這全部加起來是真正的「馬拉松」。

另外兩位與談人都很好奇,24小時馬拉松這麼長的時間,關家良一都在想什麼,跟自己對話什麼?

關家良一回答,在跑24小時馬拉松時給了他一個機會用其他角度來審視自己,因為24小時馬拉松很長,在中間一定會有一個期間是身體痛苦到跑不下去,會有很多幾乎要崩潰的時候,這個時候他會把意識抽離開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自己。

如果用別人的角度來看自己,就會忘記自己本身的痛苦,他常問自己:「這個人怎麼這麼笨,幹嘛做那麼痛苦的事情折磨自己?」。不過最後也會告訴自己繼續跑下去這是我的責任,今天做了這個決定就要把它跑完。關家良一藉由嘲笑那個在跑步的自己和責任感來忘掉自身的痛苦。

哈林則分享他自己在運動過程不會聽音樂,他享受在遇到困難的路段或運動撞牆期,聽到自己心臟跳動時的聲音。在那時候他體會到「你的痛苦和別人一點關係都沒有,世界不會因為你的痛苦而停止轉動。」不像是關家良一抽離後來嘲笑自己,哈林則是用欣賞自己的方式度過那困難的時期。

關家良一若在跑步遇到一些不可控制的狀況都怎麼克服?

他微笑的說,他不會告訴自己一定要跑到多少距離才可以停下來,對他來說是因為想要跑所以才去跑,跑了一陣子回過頭才發現「啊!我不知不覺跑了這麼長的距離了。」

另外他建議對跑馬拉松的人來說,適當的放鬆很重要,因為如果一直太過於勉強自己的話,你會很自然的把馬拉松和痛苦去做一個聯想,所以只要每次去跑馬拉松的時候就會覺得非常痛苦。但你如果是用很快樂的心情去跑馬拉松的話,你就會認為每一次的馬拉松都很享受。對他來說跑步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他不希望跑步跟痛苦畫上等號,所以他的做法就是不停告訴自己說跑步是一件快樂的事,那麼他會做任何能讓跑步變成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如果看到關家良一在跑馬拉松時的照片,就會發現其實他是一邊帶著微笑一邊跑的,有的時候是聽在音樂,有的時候是因為有很多人來幫他加油,當他有餘力去看到這些加油的人們的時候,他也盡量做一些怪姿勢和怪表情來和他們作互動。

最後主持人請兩位分別對現場的朋友提出一些建議,有哪些經驗和建議希望留給粉絲?

關家良一分享,他認為很多時候只要把當下可以做的事情做好就好,不急著一定要馬上達到很遠大的目標。

他舉例跑步其實很像爬山,如果一直望著高高的山頂,怎麼爬都覺得好像很遠永遠到不了;可是如果專心的在自己的每一個步伐,低頭看著自己每一腳都穩穩的踏出去,回頭時你會發現原來你已經走了很遠很遠。

有的人可能會因為忙碌或是其他因素當下不能跑步,關家良一希望大家不要去否定自己現在所處的這個環境和每一個小小的當下,你就是做你現在可以做的事情,慢慢的累積,總有一天會到達你的山頂,而且他認為這是抵達目標最近的一條路。

哈林則是想要送大家「責任」兩個字,他說他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的人,決定要做就要把它做好,能夠做到什麼地步就要盡力去做到那個地步,而不是有能力做到,但是想說「算了,就差不多到這裡就好」這樣的心態。只要有責任感並且用心就會有不凡的成績。

座談的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就過了一個小時,接下來主辦單位開放半個小時的Q&A時間來讓現場的觀眾提問,以下摘錄一些問答的內容給大家參考:

Q1. 請問兩位面對眾人的期待和外界的壓力時你怎麼面對?

哈林認為不必太過外在的壓力,他舉出自己參加鐵人三項競賽的例子,認為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超越別人可以,但是不要為了要超越別人而超出自己的能力。

關家良一則是認為他自己其實才是對自己期待最大的人,眾人的期待和外界的壓力都不會比自己內心對自己的期待和壓力更大,所以這些外在的壓力並不會影響到他。

Q2. 請問兩位壓力很大的時候怎麼辦?

關家良一回答,在參加每一場比賽前,他會先觀察自己這次身體的狀況。如果在練習的過程中已經把身體的狀況調整到很好的狀態了,即使出去比賽有人的成績比他好,他也不會有任何的遺憾和悔恨,因為他知道他已經把狀況調整到最好而且拿出最好的表現了。

哈林則是認為人生是沒有辦法強求的,你越想要怎麼樣,通常就越得不到,無論是事業也好感情也好。可是當你放鬆了,有些結果它自然就跑出來。所以這方面事實上哈林認為他沒有太大的壓力,也因為這些想法讓他可以更平常的去面對壓力。

Q3. 關家良一先生使台灣的馬拉松熱情也蔓延到了超馬賽,但是從新聞中可以看到有很多人都受傷了,想請你給台灣的跑者一些建議,是不是不要太躁進,要怎麼樣循序漸進比較不會受傷?

關家良一說他在觀察很多台灣的跑者後發現一個情況,就是腰的位置和重心太高,這樣跑對膝蓋的壓力很大。把重心放高其實是要衝速度的跑法,然而在長跑的時候,重心一定要放低,因為求的不是快。看到很多跑者,他們急著要有速度出來,重心太高,才導致受傷機率增加。

在這邊關家良一做了示範:

他提醒大家要記得保持膝蓋與地面的平行移動,然後重心要放低。在跑馬拉松的時候要先把速度忘掉不要去管速度,與其心裡一直想著速度,不如想你和正在跑步的那個地面之間產生的關係。

 

問與答時間結束,儘管音樂和運動有所不同,但是要在這兩個專業路上產生不凡成就,都需要面對很多的挑戰,都要虛心從頭做起,還要對自己的專業負責,因為只有負責才有辦法產生成就。

非常謝謝今天哈林與關家良一的分享。

 

相關內容
與跑步勝者的面對面接觸
[書摘]《跑步勝者的100天修練》—比賽當天

 

跑步新聞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