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馬破四計劃/參賽者Moin Teng] 再接再厲 破4明年見!

發表於 2014/12/30 5,132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每一次的突破,代表著下一個目標的出現,
因為渴望嘗到耕耘後的甜美果實,你總是認真地練跑著,
但全馬不曉得跑了幾場,卻一直無法衝破四小時的大關?

Garmin這次與運動筆記舉辦「Forerunner220 全馬破4計劃」,在三重箭歇團總教練黃崇華的帶領下,從科技化訓練著手,一步一步來,你將會看見自己的強大!

 

參賽者Profile

參賽者 Moin Teng
2013-2014最佳馬拉松成績 05:35:22
跑步瓶頸
1. 右側臀部肌肉強度不足,導致在年初時曾因受傷,而休息兩個月,也開始接受游泳做為交叉運動
2. 跑步時放得不夠鬆,在每次跑完 long run 之後,小腿肌肉非常緊繃,需要休息兩天才能舒緩
3. 夏季跑步時,會發生大量流汗,而導致跑完兩三公里就體力耗盡的問題
4. 上坡時,感到吃力
期望目標
終極目標 : 全馬破四小時

 

Garmin Forerunner220全馬破四計劃 第1週

5000公尺測驗
自從2013年八月開始跑步之後,一年下來,已經感覺身體各項沈睡已久的機能正在喚醒當中。

一開始獨自練習,總是在受傷及過度練習中度過,於是帶著傷進入2013富邦半馬的跑道上。結果當然不是很理想,事後不斷地嘗試不同的跑姿,一路上當然是遇到更多的受傷,無論如何,總算在七月前讓狀態保持在一年下來最好的狀態,進入舊金山全馬。

沒想到舊金山的跑道是一路上上下下,有時光是看到延綿到天邊般的跑道,信心就先被擊潰一半,最後連拖帶拉,總算也完成人生第一場馬拉松。

但既然都跑了,就要好好跑,不再以完賽為目標,要不斷地探索自己的極限,今年就力拼全馬破四。

第一回合,5000公尺測驗,本來計劃早上執行,但一方面睡得太晚,以至於起跑時已經太熱,二方面力道沒有拿捏好,不到兩公里就爆掉了,經過調整後,晚上再次起跑時,已比早上的情況改善許多。順帶一提的是,陽光運動公園的紅土跑道,跑起來蠻舒服。

圖片來源:Moin Teng

圖片來源:Moin Teng

圖片來源:Moin Teng

第5天

練習項目:16KM 中距離

本週的突發狀況真多,影響原本的訓練計劃。

自從開始練跑以來,一直卡在8公里的門檻,極少嘗試跑超過10公里以上。一方面是因為練跑移至早晨,會有趕著上班的壓力,二方面信心不足,第三方面,目前仍接受runkeeper 的訓練課表,除了兩周一次的 long run 以外,鮮少超過10公里。直到最近才真正開始面對,但就非得在下班後跑了。

這次的練跑,大致把心率控制在160上下,由於是在新店溪右岸跑,來回一趟剛好是8公里,16公里就是來回兩趟了。以心理狀態而言,大致可分為第一趟和第二趟。

在第一趟,速度大約都可以控制在盡可能靠近5:40,但在即將完成第一趟時,速度卻慢了下來,並且一路影響第二趟之後的速度,例外可能由於還沒有適應比8K更長的距離,小腿脛骨部分開始覺得緊繃,速度迅速掉到6分左右。

在降低速度休息一陣子後,才又慢慢把速度加回六分以內,跑完做完收操後,迅速地殺去早餐店補充蛋白質。

圖片來源:Moin Teng

在此有一個問題想請教教練,同樣的距離,跑慢速(7:00或甚至8:00),是否比6:00或甚至5:30,要更有效地訓練肌肉的耐力?

第七天-政大後山跑五圈

就在颱風還在南部肆虐的當下,在臺北這裡,要不要去跑步,就成為一項艱難的決定,特別是對於一個睡太晚的人。吃完中餐後,外面由陰轉雨,看了心頭一沉,想必今天就不用練習了。到了三點整時,看到外頭似乎風平浪靜,氣溫涼爽,決定抓緊時間去跑一下,反正這個季節,不是淋雨濕透,就是出汗濕透。路線就選擇比較熟悉的政大後山,除了熟悉地形,萬一遇到風雨突然增強,臨時要躲雨或逃脫也比較容易。

圖片來源:Moin Teng

圖片來源:Moin Teng

有了上週跑這條路線的經驗,大概知道該怎麼抓時間,此次跑起來比較遊刃有餘,一路上雖然雨勢有時變大,但多數時間只是毛毛雨。因為一圈將近四公里,總爬升量大約120公尺,五圈下來大約也上下六百公尺,對於我來說,算是一條很棒的練習路線。

但也由於天後的關係,路面溼滑,下坡時速度也放慢了許多,颱風天裡的政大後山,也不是只有我一個人跑來,在環山網球場,還可以看到有一群人在打網球,也遇到一位跑友,只不過在雨中的兩個人,沒什麼心情問好,簡單地打個招呼後,就各自前進。

以緩慢的速度跑了四圈之後,到了第五圈,開始覺得有被挑戰了,臀大肌及股四頭肌開始覺得痠痛,但幸好最終有完成五圈的目標。

回到住處洗澡換裝完後,窗外的雨勢突然增強,心裡暗自慶幸,今天有抓緊時間練習。

圖片來源:Moin Teng

 

Garmin Forerunner220全馬破四計劃 第2週

W02D2

路線:碧潭河濱輕鬆跑 10 Km

跑完山路之後,便可以感受臀大肌有充分地被訓練到,過去每每受傷,去看推拿,師傅總是苦口婆心地說我一定要做深蹲訓練臀大肌,而我總是不怎麼用心,斷斷續續地做,直到開始跑山路之後,屁股馬上面臨嚴苛的挑戰。

雖然經過一天的休息,清晨起床,仍然覺得稍有酸痛感,幾度想要躺回床上,心想著先休息到晚上,到時應該會在康復一些。然而最近天氣不怎麼穩定,入夜之後,是否還能跑步仍是未知,最後還是起身換裝出門。

圖片來源:Moin Teng

圖片來源:Moin Teng

入秋之後,每下一場雨,溫度就會降一些,在清晨更是如此。涼爽的氣溫,跑起來正舒服,今天跑的是輕鬆慢慢跑,將心律控制在130上下,目標10 公里,自從八月底開始跑這個速度後,就愈來愈喜歡以這個速度前進,在這樣的心律下,可以跑得更愜意。

圖片來源:Moin Teng

過去沒有使用心跳帶,只能靠感覺來控制,然而體感不準,有時還會落入愈跑愈快的情境當中,最後演變成在的自己對決過去的自己的戲碼。自從使用 Garmin 之後,心律只要一超過設定,手錶便會嗶嗶嗶嗶地想得不停,提醒自己心跳轉速過快了。

在慢慢跑的當下,也慢慢體會出一些快的韻律,切實地感受每一個跨步,著地,起腳,擺手,每一寸肌肉的扭動,以及每一次的呼吸。在慢速中思考快速的原理:亦在高速中,反芻緩慢的感覺。

圖片來源:Moin Teng

第4天

愈來愈習慣早起跑步了,雖然前一晚已經跑了16Km,還沒有休息夠,六個小時後起床,跑一下間歇跑。參加了破四計劃後,就一直在考量,要不要繼續執行原本的練習計劃。但由於破四計劃的訓練量比較重,所以還是以破四計劃為主,而原本的練跑計劃為輔。以今天而言,就是執行一趟四個輪迴的間歇,快跑4分鐘,心率保持在160左右:緩跑休息90秒,心率保持在120左右。

不巧的是,最近天氣多變,睡覺時吹電扇吹到感冒,在嘗試間歇以前,沒有讓自己跑到5分左右的速度過,今天跑起來格外地不舒服,鬱悶的胸口,不順暢的呼吸,大大地影饗第三、四回的速度,也由於身體還在適應比以往多出將近一倍的訓練量,當手錶提示要進入第四回時,一度還無法相信有第四回這件事,以為今天三回就結束了。

不過令人開心的是,雖然跑得不順,但這次跑完間歇,前進的距離比上次多了不少。今天就早點休息吧,明天再跑個10K,生涯第1000公里就可以順利入手了。

圖片來源:Moin Teng

第7天 - 貓空試跑

兩周的訓練,讓人開始覺得有些吃不消,雙腿處在緊繃的邊緣,於是去給人按摩的雞次數也開始增加。幸好到目前為止,還只是一般的疲勞,經過按摩放鬆後,雙腿脛骨的緊繃感也消除很多,順利開始週末的山路練習。

本週選的路線是貓空路跑的路線,但由於路線不熟,從頭到尾,僅從 google map 上觀察路線,也沒有實地探勘過,在體力的分配上出現了相當大的問題,以至於頭三公里就讓心跳飆上160。氣喘如牛,揮汗如雨又拖著一雙沈重的雙腿,還以為這回無法完成山路長距離的練習,幸好休息了一下,喘了幾口大氣,喝了幾口水,重新擬定策略後,仍然可以繼續前進。

除了路線不熟之外,路上我不是一個人,還有遇到一位襲紅色戰袍的大哥,看著他輕盈的步伐,也想效法他的跑法,便努力地跟在他後面,也是造成一開始就先把體力耗盡的主因,沒有多久,連車尾燈都看不到了。經過這一次的經驗,發覺到跑上坡也是需要技巧,或許再來找些上下坡技術的相關文章。

調整策略之後,開始覺得漸入佳境,呼吸也開始順暢了,步伐也稍微輕盈了一些,開始有心情欣賞一路上的風景,雖然貓空就在我住處附近,但一直沒有上來,感覺變得相當地多,特別是貓空纜車站附近,變得十分熱鬧,在這一段路上,也因為人多,而把速度放慢。

山路,一直是我的陰影之一,自從年初很有勇無謀地跑了環山道,因為施力不當,造成臀大肌受傷後,休息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才慢慢恢復跑步,因此這幾次山路練習,跑起來也格外的謹慎,力求避免再度受傷。

圖片來源:Moin Teng

折返時,太陽已完全下山,我稍稍地加快速度,希望可以早點返回,此時腳底板也已開始疼痛。此次練習,也讓我發現,有時跑完長距離後,右腳底板會疼痛的原因,除了是因為如推拿師所說的,小腿肌肉的緊繃所造成的以外,跑鞋也有相當大的影響,目前正持續觀察跑鞋的影響有多大。

圖片來源:Moin Teng

回到政大體育場時,已經是七點半左右,跑道上有許多人正繞著操場,做許多不同的運動,慢跑,快跑,競走,各有各的規律,我在此稍稍步行兩圈,緩和一下。經歷了20公里的山路練習後,繞圈圈時,我的心得到前所未有的平靜感。

圖片來源:Moin Teng

 

Garmin Forerunner220全馬破四計劃 第3週

第3天 - 心率150

隨著鋒面南下,臺北的天氣開始時陰時雨,依照去年的經驗,差不多也快要開始進入有機會就要搶時間跑的季節,不然遲疑了一會,就只能看著綿綿的陰雨,無法出門。就算出門跑了,也必定會濕掉一雙鞋子,或許這會是多買一雙跑鞋的好藉口。

到目前為止,除了偶爾嘗試一些亂跑的間歇跑,大部份的時間都跑心率130以下的『極』慢跑,還記得剛開始跑的時候,覺得這樣緩慢的步頻,我還不如用走的算了,有時隨便一個緩坡,心率就爆了。但再怎麼樣,最少還得把跑姿維持住。

這樣跑了一個月後,發現在速度有在增加,從一開始的 8:31,到九月底的 7:21,這差距真可謂不小,在同樣的下,僅僅一個月,竟然有如此的差距。 amazing…..

在思索速度與心率之間的關聯時,我開始好奇了,當我把心率控在129~148,也就是大約150 以內,會是什麼情形?對我來說,這個區間的心律,屬於高度有氧的區間,可以練練耐力,正好我的罩門就是耐力很糟,於是在今天的練習當中,開始嘗試。

由於沒有做暖身跑,再加上一開始就要跑一段緩下坡,pace 馬上失控飆上 5:15,當心率快要破表時,才減慢速度。覺得這個心率區間的速度跑起來,並未挑戰到我的心肺功能,一樣順順地呼吸,甚至在跑完時,也不覺得氣喘如牛,難道說,這就是有氧跑步的感覺嗎?在之前跑 130 以下的速度,跑完時,身體一點疲累的感覺也沒有,甚至在跑完貓空後,相隔7小時後的隔天早上再跑上一段10公里的極慢跑,還可以消除一些疲勞。而 150 以下的感覺,倒是有一種可以用保持著目前的速度,一直跑下去的感覺。

事實當然沒有這麼理想,在同樣150 的心率下,跑到第九公里,開始覺得臀大肌和大腿開始出現酸的感覺,步頻會無意識地慢下來,此時有手錶的好處又再次突顯出來,響得不停的警告會鞭策自己加快腳步,不會讓心率掉太多。

直到跑完之後,身體的各部分機能,仍然沒有被挑戰到,跑完既不喘,腳也不酸。此時台北的雨已經把我全身打濕,我一心只想快些回家,忘了做點收操的工作,但今天不收操的話,影響應該...... 還好吧,倒是我的鞋子又濕了,看來需要再買雙跑鞋了。

第6天 - 合歡山馬

合歡山馬拉松,從今年一開始,就是我的目標之一,但是由於沒有跑過高山馬,再加上前年與朋友登上合歡山北峰時,引發高山症。雖然只是輕度,但就已經讓我吃足苦頭,本次報名,還是先求跑個經驗,再來決定隔年是否要再報全馬。本次的破四計劃,課表中有一項週末固定要跑一段山路,心中暗自竊喜,有什麼山路,會比合歡山的山路還要更山路的呢?

我在前一晚先登上合歡山,原本預計早上就要先上去,但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總之一開始我就睡過頭,接著又慢慢摸,到了臺中時,已經是中午一點。祇得等四個小時後的遊覽車上山。在山上,雖然海拔僅1700多公尺,走路或小跑的問題都還不大,但要爬坡時,就會感受到身體的重量似乎比在平地時重了不少,不一會就開始有點小喘,這讓人開始擔心隔天要如何跑完 28公里。

圖片來源:Moin Teng

早早入睡後,半夜時睡時醒,到了天亮,簡單吃個早餐後,就搭接駁車到出發地點了。等待的時間裡,在做熱身運動的同時,也在思考等一下的策略,原本是打算先慢慢跑,等到覺得可以習慣氣壓,輕鬆呼吸後,再逐步加速。

然而,這在鳴槍起跑後,隨著大家一窩蜂地湧出起跑線,這個計劃就全亂了,於是我踏著混亂的步伐前進,希望可以抄到前方去,再來好好調整策略,但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我的身體,並不會因為睡了一晚而減輕,昨天的沈重感,讓我覺得提起大腿這件事比平常吃力了不少。此時我想到要讓心跳控制在150左右。但是在山上的心率150,和平地的150完全不是同一件事,保持在這個心率沒多久,就讓我開始頭暈喘大氣,讓人不得不放慢速度。

圖片來源:Moin Teng

圖片來源:Moin Teng

原來這就是跑高山馬的感覺,比平常還要處理更多的狀況,再加上一路上連續陡坡,跑著跑著,最後竟然開始用走的。雖然教練囑咐過,?#‎不可用走的? ,但眼下也沒有其他招數了,唯有先慢慢走,才有辦法再把節奏調整回來,但問題就出在,高山馬的節奏是什麼?

圖片來源:Moin Teng

於是我一面跑,一面做不同的嘗試,於是中間也當了好幾回步兵,好不容易來到鳶峰,?#‎終於要折返了? ,但精彩的是從折返後的下坡開始。下坡時,就沒有操到我的呼吸,我甚至覺得我已經適應了現在的高度。但是一路下坡,跑到後來,雙腳的大腿,在每一次得著地用力時,都有快要爆炸的感覺,只得把步頻放慢,此時,後方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向我這快速地靠近,然後輕快地追過我。

圖片來源:Moin Teng

我看那步頻並不陌生,在跑貓空下坡時,也曾採用過小腳步,高步頻的下坡方式,但沒有兩公里,雙腿的脛骨就覺得快要抽筋了。大腿瀕臨爆炸,遠比脛骨抽筋要來得好,所以還是維持原本的跑法。

索性最後順利完賽,也取得這次高山馬的經驗,明年全馬再見囉。

圖片來源:Moin Teng

 

Garmin Forerunner220全馬破四計劃 第4週

第4天 - 團練之後的輕鬆小晨跑

週三,按照表定時間,需要到三重體育場,與高手如雲的知名的跑團 - 三重箭歇團一起練跑,這是期待已久的一場團練。由於過去都是一個人獨跑,雖然偶爾參加一下比賽,掂掂一下自己的斤兩,總有一種井底觀天的感覺。而此在次的團練中,讓我感受到的,是與比賽時完全不同的氛圍,也大大開拓了自己的視野。

對於跑步,總是帶著一點觀光的心態來跑,有機會可以繞台北市一圈,或者有機會可以跑花蓮 193縣道,或者有機會可以跑在平常根本沒想過的路線上,對我來說,路上的風景就是我一直跑下去的動力之一。在這次團練之中,去除了這些因素,剩下的就是對於自身體能上推展的的欲望,與場上許多實力強勁的跑友一起跑時,也會想要拿出真本事一拼,讓自己百分之百地發揮。

也很久沒有這樣跑,對於自己這一陣子的進步,感到相當訝異,從參加本次的訓練之後,一開始的跑量要求就要到60公里,將近是我原本跑量的兩倍。而以之前的跑量,有時還會有臀大肌發炎,及腳底筋膜炎的問題。所以速度上,耐力上,一直卡在原點。面對大量增加的跑量,我反而在思考,如何在不受傷的情況下跑完60公里的周跑量,結論就是慢慢跑。

就這樣過了三周,到了三重體育場上,上了跑道,起跑之後,我感受到我在速跑時的動作,比過去順暢了很多,雙腿的脛骨也不會因為高速著地受力時,而覺得緊繃,而令人擔憂的右腳足底也沒有什麼狀況。關於足底的問題,前些日子在慢跑時,發現穿特定跑鞋跑完長跑後,會特別痛,後來又發現,那雙跑鞋的鞋帶綁得特別緊,當下就予以鬆開,調整多次,讓跑步時覺得舒適即可。看起來這樣的調整,也收到相當不錯的效果。

本次與黃崇華教練一起跑步收操時,聽教練表示,專業的跑者大部份都是跑在草地上,而非馬路或者 PU跑道上,理由是因為在柏油路和PU跑道上跑,動作比較單一,不若在草地上,草地的彈性也比較好,由於路面不是平的,所以對於腳踝及腳掌的訓練也會比較好。所以我也特地請教教練,有關野跑對於腳踝及腳長肌肉的訓練會不會更好。教練以正面的答案回應了這個問題。這也對近來對野跑特別有興趣的我來說,是相當好的鼓勵。

接下來這一周要開始周跑 80公里了,在此之前,我也苦惱了很久,要怎麼樣才可以達到周跑80公里的目標。盤算了很久後,以下是我目前的計劃:

週一:晨跑14公里,心率區間控制在第三區間。
週二:晨跑14公里,心率區間控制在第三區間。
週三:晨跑14公里,心率區間控制在第三區間。
週四:夜跑17公里,1公里熱身,15公里速度跑,1公里收操。
週五:休息日。
週六:山路跑21公里。
週日:休息日。

第7天 - 再訪貓空

週六,新店景美還下著雨,雨勢時強時弱,坐在政大對面的全家裡,跑後穿的防風外套,已打包進防水袋,綑在水袋背心後面,一切都準備就緒,想趁雨小的時候,一鼓作氣往山裡面衝,這個念頭最後打消了,訓練要進行,但身體還是要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騎車回到新店後,發現新店的雨勢小了很多,於是立刻先到河濱公園把尚缺的里程數補齊,但為了不影響隔天的山路練習,就以LSD的方式完成。

週日,眼見雨勢已停,地板也開始乾了,立刻撩起昨天的裝備,往貓空去。此次將車子停在正大後門,恆光橋的附近,比起政大前門,後門的停車格,多到可以讓機車橫著一次停三格都不會有事。熱身一下後,就立刻出發,省得跑到一半,天公又開始變臉。

因為是二次造訪這條路線,所以大概也知道要怎麼配速,但這次還是以安全完走為主,並且試著採用各種不同的上坡及下坡方式,經過這次的嘗試,對於上坡及下坡的技巧,都有一些新的領悟,不過不論上坡或下坡,比較關鍵性的地方,還是在臀部和大腿的肌肉群,看來每天要找一點時間做深蹲的訓練了(逃避了很久)。

雨後的臺北,空氣非常清涼,出汗也沒有這麼誇張,水的消耗量自然也比較少。但因為起跑時間是11點,大約12點整時,經過貓空站,夾道而來的香腸、茶葉蛋等食物的香味,會讓人跑意頓失,有停下腳步吃點東西再走的衝動。

迅速遞穿過貓空站後,直奔草湳橋,這裡將會是貓空路跑的折返點,先跑來這裡熟悉一下地形,月底起開跑時,就多了幾分 ?#‎地主優勢?

在回程時,當然免不了再經過一次貓空站(哭著跑開),雖然回程多半是下坡,但偶爾的上坡練習,在此時的體力狀態下,竟然試出一個感覺比較輕鬆的上坡方式,只不過這樣的上坡方式,也是需要比較強的核心肌群撐著(所以還是閃不了)。

一路輕快地溜下山後,回到政大後門,本來想直接進到政大,挑戰一下順時鐘繞環山一道及環山二道,但此時頭一暈,眼一花,腳步停下來了。本次山路跑不停歇的目標破功,此時也覺得飢腸轆轆,大概是血醣不夠用了,祇得悻悻然地回頭,騎車返家。

附上兩張週六 LSD 所拍的照片。

圖片來源:Moin Teng

 

Garmin Forerunner220全馬破四計劃 第5週

第1, 2天 - 節奏感練習

週六在 youtube 上看完了 2013 ING 紐約馬拉松的影片,順便觀察頂尖跑者的跑步的節奏感。在影片中,從正面跟拍的畫面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但鏡頭轉為側拍時,就會發現每個人的速度都快得驚人,而且每一個動作都十分精準流暢,讓人也躍躍欲試,嘗試抓住節奏感,以穩定的均速跑步的節奏感。

到了週一早上,由於起床時摸了幾下,到河濱公園時,已經五點過半了,心裡一急,潦草做了熱身後,就開始起跑,這次仍然以心率為基準,讓心率落在心率區間3的範圍內。但我發現,當我一直把心率控制在145 bpm 以上時,大約跑了 8 公里後,就開始覺得腿開始變重,最後連呼吸都不順。最後只能勉強跑完14 公里的目標。 最後的平均步速是 5:53。

回去仔細看了一下每一段的步速,發現步速最快可以到 5:14,慢會慢到6:28。顯然這中間遇到了一個狀況 - 我跑得太快,超過所謂的乳酸閾值。雖然得到了個令人不太滿意的成績,但當中也得到一個寶貴的資訊,我目前的M pace 大約就是在 6:00 至 5:50之間。所以修改了訓練計劃,改以控制速度為主。

週二早晨起床時,前一天跑步後的痠痛還沒有康復,左大腿疑似有輕微拉傷的狀況,一度成為我回到床上繼續睡覺的好理由。幾經掙扎,還是順利來到河濱公園,這次熱身的時間比較多,所以多做了跨步及抬腿畫弧線的練習。

garmin 手錶可以設定最快速度和最慢速度,對我來說,只要聽手錶的警告聲就知道該怎麼控制速度,這次就把最高步速設在 5:50,最慢速設在6:00,一公里的熱身跑完畢後,就開始進入練習這個速度區間的韻律感。 其實不太難抓,一下子就抓到了,跑起來與前一天的感覺相差很多,於是我順順地完成了頭 8 公里,雖然花的時間比前一天多了一些,但真正有差別的在後頭。

過了 8 公里後,我還是覺得精力充沛,一直到完成 15 公里之前,有時還會跑出最高速限,如果按照以前的狀況,我可能就會愈跑愈亢奮,最後又變回不停地往前衝的狀況,最後,15公里很順地完成了。

回到家比對了一下兩天的數據,發現兩天的平均步速非常巧妙地都一樣是 5:53。但兩天的節奏感差了很多,週一跑完之後,覺得頗累,而今天卻是精神飽滿,除了肚子有點餓以外。

第6天 - 貓空路跑前的練習

休息的日子總是特別漫長,看跑友們發表的日誌,總是心癢難耐,好不容易挨過了三天回診,確認沒有大礙後,回到家就立刻換裝出去跑步,雖然按照課表,今天所要的是21 公里貓空山路。

雖然是傷後復出,但這一次想做一些嘗試,就是此次的路跑,不設限。也就是放膽子跑,然後看看這次我可以跑到什麼程度,也為下週貓空路跑的配速策略提供一點參考。這次的爬坡,比前幾周順暢了一些,但還是受限於臀大肌的耐力還不夠,到了將近五公里時,終於受不了,才停下腳步休息,此時的我,流汗也是無限制地滴著。

會停下腳步休息,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不知道我中午或早上吃了什麼的影響,大約跑到 3 公里時,胃不斷地翻騰,到了將近五公里時,終於再也受不了,決定先暫停休息一下。休息時,還一度頭昏眼花,差一點以為會跑不完這一趟。幸好休息了幾分鐘後,覺得好多了,最後繼續前進。前進時,發現其實我已經跑到了最高點,接下來就是一大段的緩降坡,上坡已經不多,也沒有這麼陡。

再緩降坡這裡,我開始覺得步履輕盈,不速還可以來到 5:50,伴著秋日的涼爽微風,跑起來煞是舒服。也很順暢地跑到草湳橋折返。這次的成績還不算理想,大概也知道我需要加強什麼地方(當然就是屁股),目前也開始在洗澡之前,做一點核心運動,也特別加強臀大肌,希望下週在貓空路跑時,可以取得好成績。

最後的心得,我想買一臺可以跑步時拍照效果還OK的相機了.......

圖片來源:Moin Teng

 

Garmin Forerunner220全馬破四計劃 第6週

第2天 - 反覆速度練習

上周因大腿輕度拉傷,而錯過的反覆速度練習,一直到今天才第一次開始,在開始跑之前,又開始在煩惱,到底快的時候要跑多快,萬一跑不上去又該怎麼辦?再說,以5:40當作休息的速度,不知道是否可以撐完15公里。在諸多疑問下,我先讓我的訓練做以下的定義,並以此設計訓練 :

慢速休息 : 5:40 ~ 5:30 之間
速度練習 : 5:30 ~ 5:00 之間

進入多雨的季節後,氣象預報就是重要的資訊之一,這兩周在排課表時,也會把天氣也考慮進來,以防止到了周末還要面臨跑量不足的窘境。由於這周預測周四會下雨,雖然我在早上先跑了 15 公里,腿力尚未完全恢復,但還是在晚上到下班比較順路的台大田徑場練習。

在上回到三重運動場上跑,覺得好像沒花什麼力氣,就可以把速度維持在五分速,甚至愈跑愈快,這感覺回到河濱公園後,就沒有這麼強烈,也一直覺得很奇怪,但在這裡,我好像找到答案,就是PU 跑道。當我一起腳,就發現來自PU跑道的反作用力比柏油路強了很多,一開始相當不習慣,對大腿的衝擊有點大,但是速度馬上就可以進到5:00,還得費點工夫才能調回熱身應有的速度。

為了減輕小腿的負擔,這次踩用小腳步,高步頻的跑法,讓壓力轉移到大腿及臀部,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保持上半身的平穩,在最近的試跑時發現,身上掛著水壺也比較不會晃動。第一趟速度跑,很容易就跑進 5:00裡,此時手錶嗶嗶作響,但因為跑得很順,所以就讓它響著吧,反正第二趟應該不會了。到了第二趟,果如預期,就沒有進到 5:00內。當我跑完第三趟時,不曉得是早上練跑的疲勞累積上來了還是怎麼樣,腿開始變得很重,最後忍不住到旁邊休息了一下。

在休息時,又是在想要不要繼續跑,大概休息了三四分鐘後,覺得可以了,於是回到場上繼續完成。但禍不單行,因為速度跑時,流失大量的汗水,飲水也快速地耗盡,跑完第四趟速度跑後,又不得不停下來補水,此時大量的汗水已經淋濕我的跑鞋,讓我再次起腳時,覺得更加地沉重。

最後的10圈裡,我再也無法維持太高的步頻,慢慢回到我原本的跑法,最後一趟雖然勉強了一些,但還是讓速度保持在 5:30到 5:00 之間。雖然跑得跌跌撞撞,但最少也完成了一次反覆練習,也為下一次的練習強度提供重要的參考。

基礎期第三周第4天 - 臺大田徑場測試

週二的速度練習,有一個很奇妙的感覺,當時說不上來,起跑時,輕輕提腳,就進了 pace 5:00 以內,接下來就一直在抓節奏感,一路上手錶所顯示的步速跳來跳去,我也一直在調整節奏感,忽快忽慢的搞到後來也覺得很累。經過一天的沈澱和思考後,我假設一件事情,就是手錶在田徑場裡面測出來的步速比較不準。身為一個工程師,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測試了,於是今天再度造訪臺大體育場,進行今天的測試。

實驗假設 Garmin Forerunner 220 進了臺大田徑場,就會變成快樂錶,所以距離上,就抓40圈吧,繞場 40 圈,的距離應該會接近16公里。但為求保險,於是再加上手機使用 runkeeper 一起測量。實驗設計好了以後,就準備上路了。

到了田徑場,發現跑到有一半被三角錐象徵性地圍住了,看起來像是學生社團在做什麼訓練,一般民眾就只能使用靠外圍的跑道,這多少會有點影響實際距離的估算,不過我想,應該不會離16 公里太遠。再加上有 runkeeper 的測量作為交叉比對,再來看看結果如何了。

跑步的節奏感部分,大約抓5:40~ 5:30的速度來跑,這個節奏感是早上在河濱公園練跑時,以 FR 220 測量時的奏感,不過因為早上人醒了,但身體還沒醒,所以也無法跑太快,只能跑在六分左右的速度,所以在臺大跑步時,抓的節奏感是比較快的。

在 40 圈跑完的結果是,Runkeeper 測到的移動距離是17,21公里,平均步速為 5:34,而 FR 220 測到的移動距離是 18.42,平均步速是 5:12。有趣的是,因為我從頭到尾都使用差不多的節奏感跑,所以不論是 FR 220 或者是 Runkeeper ,測出來每公里的 pace 差距不大,這個結果真的是讓人霧裡看花,難不成兩個數據都是正確的,只不過我把手機繫在左臂,而手錶掛在右手,因為是逆時鐘跑,所以實際上 FR 220 的移動距離真的有比較遠(有這個可能嗎?).........

就以今天我使用的節奏感,只比今天早上晨跑時快一些,會認為 Runkeeper 的數據比較接近我心中理想的數據,但這還是要繼續觀察就是了。

基礎期第三周第7天 - 貓空路跑

本週可以算是爆衝的一周,要嘛就是一天內連跑兩趟,要嘛就是都不跑。變成休息日高達四天,其實這樣,感覺還不賴,但晚上很容易有其他事情,一旦發生互卡的,80Km 的跑量就會難以達成,下週還是恢復原本的課表好了。

休息兩天之後,期待已久的貓空路跑開跑在即。相較于其他賽事,貓空路跑原本是萬興里長盃,一路演變到現在,也辦了十年,不算是什麼大型賽事。這樣小巧可愛的賽事,參加起來還挺有社區活動的感覺。對於這條路線,也是這兩個月才開始熟悉,在上週的山路練習後,已經盤算出比較安全的配速。要突破自己的成績應該也不是難事。

圖片來源:Moin Teng

鳴槍起跑,所有人不分男女地開始往前衝,著實讓我嚇了一跳,難不成他們還不知道接下來的五公里會相當精彩嗎?我仍然踏著我5:50的 pace 前進,讓其他人超越,進到第一個爬坡,馬上就有人開始慢下來了,自然也一個個讓我慢慢超過。

圖片來源:Moin Teng

進到老泉街45 巷後,就是連續陡坡,在這裡我開始習慣爬這裡的坡,也因為熟悉這條路線,所以跑起來也比較自在,不會有前幾次巴望著下坡道快點來的心情。在爬坡時,和旁邊的大哥攀談起來,他說這條路跑起來很硬。我回他,再 1K 就輕鬆了,接下來不會有陡坡,都是緩坡或短坡。於是這位大哥知道我是在地人,就一路跟車到最後。

後來我們直接聊了起來,原來這位大哥也是桃園人,特地來這裡參加貓空路跑。平常習慣跑平地路跑,跑山路對他來說相當不習慣,一開始速度開太快,差一點就當上步兵,他對我說,跟在我後面跑起來就覺得相當輕鬆時,我才明白我被跟車了。這位大哥也是個厲害角色,平地半馬可以跑進 100 分鐘,怪不得,甩都甩不掉。

這場活動真的小巧可愛,連水站都異常地乾淨,垃圾也不多,一路上完全看不到滿地紙杯,跑起來煞是暢快。回程到最後 5K時,開始使用黃教練和 D教練的指導下坡,下坡的 pace 竟然可以輕鬆開進5分以內,算是這一趟最大的收獲。但在人群中,發現一位嬌小的女跑友,竟然在這個時候輕輕鬆鬆地超車,並且以極快的速度往山下跑,不一會就完全看不到車尾燈。

回到政大,越過最後一個上坡後,輕快遞回到終點完賽, 1:57:43,這是我半馬的最佳成績了,突破過去的自己,跑進120 分鐘以內,已經是個比上凸台還要快樂的事。正當我在休息時,聽到旁邊的跑友討論,有一位女孩子,下坡速度超快,上坡時才把她甩掉,沒想到下坡時又被追上後把他海放,我回頭看了一下他,對他投以“我明白你在說誰”的笑容。

圖片來源:Moin Teng

 

Garmin Forerunner220全馬破四計劃 第7週

基礎期第四周第4天 - 反覆速度練習

在週日的貓空路跑中,因為跑得太忘我,讓腿承受了不小的壓力,在週一時發現需要休息一下,於是心安理得地繼續睡到上班前。到了晚上下班後,仍然覺得有點緊繃,就立即去信安按摩,經過師傅的敲敲打打後,覺得好多了,在週二和週三繼續做定速練習。

定速練習沒有要追 5:40的速度,畢竟早起晨跑,人醒了,身體不見得醒,僵硬的筋骨硬跑反而容易受傷,往例殷鑑不遠。就將速度定在 6:00 ,心率 140 左右,輕鬆跑跑就行了,在這幾次的定速節奏感練習,稍稍有點心得,就在今天開始來驗收。

這次的場地一樣選擇臺大體育場,一方面考慮到像我這種一快跑就揮汗如雨的人,光靠水壺可能不夠,繞著操場跑也比較安心,二方面也是做一點測試,評估看看下週是否可以開始野放到河濱公園練習。

熱身完,就急著開始起跑,兩圈過後,發現不太對勁,是水壺忘了掛上,但因為跑得很順,不太想停下來,同時也覺得我應該要過許久才會想要喝水,就繼續往下跑,在第二趟慢速休息,就立刻趁著經過的當下,火速把水壺取出掛上腰間,順勢喝了兩口水,才安心地繼續往前跑。

再度起跑時,我感覺到一股阻力,想必這就是臨界值之前的阻力。我稍微花了點力氣,才又回到 5:40 內,之後就一路順順地跑完這一趟反覆練習。這次的練習比上週暢快很多,有抓到節奏感,跑起來就是舒服,跑完後也沒有疲倦感,除了第四趟速跑時,因為呼吸有點亂掉,岔氣了一下,幸好最後有拉回來。雖然在快跑時,無法一趟比一趟快,但能夠努力讓速度貼在 5:00左右,心裡也覺得小有成就。

完成這一趟之後,覺得下一次可以野放到河濱公園練習了。

圖片來源:Moin Teng

基礎期第四周第5天 - 反覆速度練習

在速度跑之後,分別在隔天的早上跑了一趟11 Km 的 慢速,以及晚上跑了一趟8K的更慢速,然後發覺我的身體左右不均的狀況比想像中嚴重。幸好在參加這個訓練的計劃的過程當中,讓每一個問題慢慢浮現出來,讓我可以及早修正。

在先前給師傅推拿時,她總是跟我說,我左邊的肌肉比較有力,但愈來愈僵硬,應該是我把我的重心往左邊靠的關係,要快點把右邊的肌肉練起來,讓兩邊受力平均,不然有一天就會換左邊開始受傷。

雖然我有聽進去,但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調整,每次不論是在速跑,或者慢跑時,都找不到左右兩邊的差異在哪裡,而且隨著破四訓練的跑量增加,並且加上了強度較高的反覆速度練習,左腳也開始愈來愈緊繃,但我仍然苦於找不出原因。找不到問題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個原因可能就是,跑得不夠慢。

最近我的同事說,他報了那壩馬拉松,很擔心無法跑完,我估算了一下時間和地形後,建議他,穩穩地 8分速跑到底就贏了,關鍵在於肌耐力。於是就帶著他跑一趟九分速的 LSD,距離就先抓8公里。9分速跑起來的感覺就是,真的慢,慢到會不知不覺往8 分速靠近,特別是被馬尾妹超車之後。松山圓山這一帶的河濱非常平坦,也很好跑,彩虹橋走出來就是饒河夜市,或許下週的速度練習可以選在這裡。

雖然我時不時就會超速,但最後總會克制地壓回九分速,要把速度控在九分,真的比控在六分難很多。但因為在這樣的速度,著地時間長,每一個跨步,踏步,感覺都特別特別緩慢,每一條肌肉的施力感也特別明顯,就在跑了五公里之後,我開始發覺,我的左腿著地時,身體的震動會特別明顯,也會覺得身體比較重,然而右邊就不會,跨步和踏步也比較順暢,著地比較輕柔,如果把這種感覺放大得誇張一點,就是右腳踝受傷無法用力時,以左腳為支撐的跛腳動作。這突然讓我想起推拿師傅對我說過的話,於是我更仔細地觀察我的動作,真的是把我的重心放在左邊,而右邊的負擔卻輕很多。

於是我開始慢慢調整我的跑姿,調整成兩邊的受力感要一致,從腳掌的著地方式,到小腿用力的方式,到膝蓋前曲的幅度,到大腿以及臀部用力的方式,都做了不同程度的調整,最後總算調整出一個左邊著地時,也不會有震動的感覺。

本週的山路跑,大概就先以慢速跑為主,先調整跑姿,再來式調整情況加速好了,但也還是希望可以加速到原先的要求。

 

Garmin Forerunner220全馬破四計劃 第8週

基礎期第五周第2天 - 不同速度的節奏感練習

經過七周的猛練後,本週的疲勞達到最高峰,僵硬的肌肉,連推拿師都開始搖頭了。又正逢值班周,開始思考是否需要休息一周,但又希望可以抽空跑,在週一晚上泡個溫泉,覺得疲勞消除後,週二就開始跑。

早上起跑時,將速度定在六分左右,跑了15公里後,覺得不太勞累,決定如果可以的話,還是希望可以追上本週的進度,於是晚上繼續追加一趟。

晚上起跑時,刻意關掉警示,讓自己照著自己覺得可以的節奏跑,希望可以不用靠手錶,也可以控制在5:30 至 5:40 之間,結果在回程時,遇到一位跑友,看著他輕鬆寫意的步伐,下意識就會想跟著他的節奏跑,結果速度一路飆升,但在跑的時候卻輕鬆很多,最後回到起跑點時,一共跑了八公里,均速5:21,

雖然成績不錯,但心裡還是有個底,不能讓疲勞快速增加,所以第二趟還是穩穩地已 6:00 的速度跑了 8 公里,只是沒想到隨著週三、週四都有事,週五準備要去桃園跑越野,就成為本週唯一的練習,也讓雙腿有機會好地休息了。

基礎期第五周第7天 - 感動亞洲- 石門水庫野跑

在休息了四天之後,時間來到石門水庫野跑的日子,其實我心裡是非常忐忑的,尤其在為了避免讓自己感到遺憾,特地從13K組,轉換到 21K 組後,會更加擔心我是否能完賽。作為一個初心者,更只跑過一次野跑,但在不講求速度的情況下,覺得跑野跑是非常暢快的事情,每一步都在考驗臨場反應,不過前提是要跑得起來啦。

在前一天,仍還在值班的我,在做完值班的工作後,稍作休息,搭了三點的遊覽車下石門水庫。在現場,我發現我的頭燈竟然沒電了,著急地四處詢問是否有人有備用的電池,沒有得到正面的回答及幫助,在絕望的情況下,只能期待日出不要太晚。就在此時,沒想到站在旁邊的跑友,竟然就是 William Kao 。第一時間我還沒認出來,在此地能遇到認識的人,真是令人驚喜。

幸好六點開跑後,天已經亮了,視線大致良好。大約跑了2K 的柏油路爬坡,由於先前在貓空特訓有成,所以跑起來不怎麼吃力,還可以慢慢往前超越,但上了野徑後就不同了。在一開始的也徑還不算太難,按照跑貓空時的步調,還可以穩定前進。隨著坡度開始增加,大腿肌肉的使用更加全面,許多缺點和不足一一暴露出來。我的大腿在連續幾個需要手腳併用的陡坡後,開始痠痛不已。

野跑最令人喜愛的,就是在下坡時,盡情跑在山林間的感覺,而這個活動的路線也選得很用心。雖然有一段接近峭壁的路段,讓我愣了一下外,不論是登頂,緩降奔跑,都讓人神清氣爽,只不過我開始發覺我的“野跑鞋”似乎不是很給力,柔軟的鞋底,在踩到跑些較為尖銳的石頭時,感覺還蠻清楚的。就在此時,聽到後面急速的腳步聲,我很識相地站到路邊讓路,原來我已經被 13K 的第一名給追過了,看他在這樣大小石頭交錯,連以我緩慢的速度,都還險些翻船幾次的路上,都能以這樣的速度通過,然後消失在我眼前,著實讓我好奇,外國人是不是打小就這樣跑了。

最後3K的下坡,樓梯更加無情地暴露出我的缺點,下坡和下樓梯的速度都超慢,慢到我自己都希望我可以再快一點,無奈雙腳此時也快到極限,還是得一步一腳印地往下走。回到終點時,有莫名的感動,這是我第一次完成野跑比賽。還頗有去年第一次完成半馬時的感動,今年又添加了一筆記錄。

圖片來源:Moin Teng

 

Garmin Forerunner220全馬破四計劃 第9週

高峰期第一周第4天 - 反覆速度練習

歷經值班周之後,本周回到正常的訓練,小腿雖然仍有疲勞感,我想應該是感動亞洲50留下來的,稍稍影響了周一及周二晨間定速練習的距離,周三下了雨,讓我無法出去衝里程數,呆在家裡用滾輪按摩小腿後測,也讓小腿休息更加充份,緊接著就來到周四的反覆速度練習。

初次看到練習內容,還覺得比起基礎期的反覆速度練習,不論是總距離或者速跑距離,都比較短,應該比較好跑。在第一趟和第二趟是真的跑得比較輕鬆寫意。但在第三趟和第四趟時,內心就開始有點小煎熬,會一直想看錶,希望可以快點進入500公尺的慢跑休息。當然,也一點也沒有看風景的心情。

進入第五趟時,時間像變慢了般,每一次的呼吸都變得格外清楚,還有右側臀大肌的酸痛感也愈來愈明顯。自從調整跑姿之後,平橫了左右重量,但右側的肌肉卻很有感覺,看起來我長期以來偏重左邊的狀況相當嚴重。

這一次進入景美的河濱公園後,刻意不往公館跑,選擇往政大方向跑,第一次跑這一條路線,路上地勢也沒什麼起伏,在這段路上飆速度蠻心曠神怡,在完成第五趟後折返。不知不覺我進入第八趟,到了回新店的路口時,因為不想在速跑的狀況下大轉灣,所以選擇繼續往公館的方向直奔,直到結束。

這一趟跑起來蠻痛快,十公里又破了十月底在速度練習時的記錄,看來一周的休息有得到不錯的效果。這也讓我重新思考訊練課表與休息的安排。

圖片來源:Moin Teng

高峰期第一周第 6 天 - 烏來半日遊

清晨,聽到外頭正下著雨,便睡得心安理得。

午飯後,原本打算深入烏來老街,從那邊開始往山裡面跑,但想想今天的天氣不怎麼穩定,再加上在新烏路上,看到有跑友練跑,雖然這條路車多又快,最後還是選擇以這一條路作為今天的練習。

去程一路跑起來,感覺還蠻順,比起貓空的坡度,新烏路的坡度不大,一路上起起伏伏,跑起來也比較有趣一些,但一路上的車子的車速真的頗快,時不時就要回頭看一下,跑起來相當沒有安全感,索性就過道對面逆向上去。

之前在這裡開車或騎車時,對這裡的印象就是坡度陡不好走,但實際跑起來,卻沒有想像中這麼陡,於是就這麼著,順順地跑到烏來停車場。這一段路才 14公里,為了衝一下里程數,於是加碼跑上烏來瀑布,總共16公里,休息數分鐘後,開始回程。

但回程可就沒這麼輕鬆了,在跑到大約一半的地方,五、六公里處,臀大肌又開始慘叫了,於是在八公里處,停錶在警局前面稍作休息。此時一位跑友從警局出來,兩個人打個招呼後,就看他繼續往新店跑。

再度起跑時,腿開始變得相當沈重,也無法保持先前的速度,於是心裡開始犯滴咕,反正山路跑的課程已經達到了,接下來就慢慢跑回去就好。繼續跑了4公里多之後,覺得臀大肌這樣硬撐下去,如果在這個地方出了什麼大事,對之後的訓練或比賽都不好,所以就停下來步行了。

就在此時,聽到後方大聲的叫喊,回頭一看,原來是剛剛的跑友,於是與他小聊一下。原來這位跑友是為強者,家住四號公園,沿著河濱公園跑到新店渡,再跑上烏來的全家便利商店,喝了一罐啤酒,休息一下後,就原路回家。為此,我對他投以崇拜的眼神。

我們道別後,看著他也是以不怎麼快的速度前進,猜測大概也沒什麼體力了吧,這條路的回程,身體的感覺比去程還要硬。我拖著我的右腳,慢慢步行,正在計算剩下的三公里要花少時間時,後方的公車來了,我立刻跳上公車,回到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