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人物專訪】一個人走得快, 一群人走得遠——適應體育教師社群

發表於 2023/02/23 5,983 次點閱 0 人收藏 1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你聽過「特教資源中心」嗎?顧名思義,是整合特殊教育相關資源,提供老師、學生以及家長,含括教學、學習、評量等各項教育資源的特教行政支持網絡之一。進一步了解後,才發現特教資源中心更像是特教老師們的補給站,當教學遇到瓶頸時,或是接觸到過往缺乏經驗的個案類型時,都可以從那裏尋求專業建議與諮詢,更重要的是,有一群同樣懷抱熱情的隊友們,陪伴你走得再遠也甘之如飴


特教資源中心是特教老師們的補給站,遇到瓶頸時可以來這裡尋求建議及諮詢。
(圖片來源:葉純菁主任)


此次有個難得的機會採訪臺北市東區特教資源中心葉純菁主任,該中心有數個專業學習社群,包括:輔助科技社群、學習策略社群、資源班國文普特合作社群、適應體育社群、特教班教材共備社群、社會技巧社群,提供臺北市國中特教教師跨校進行共同研討。社群中自然以特教老師為主體,此外,也有致力於普特融合的其他學科老師,像是國文老師以及體育老師。


臺北市東區特教資源中心辦理數個不同專業學習社群,本次的主要受訪者——葉純菁老師正是資源中心的主任
(圖片來源:葉純菁主任)


上述專業學習社群多由一至兩位資深老師擔任召集人,而今日的主角——適應體育社群則是由葉主任親自上陣,旗下現有 13 名對於適應體育懷抱熱忱的特教老師,而另一位受訪者許心慈老師正是其中之一。


對適應體育懷抱熱忱的許心慈老師,也是本次的受訪者之一。
(圖片來源:許心慈老師)


 當適應體育教師聚在一起 

東區特教資源中心自 2002 年由臺北市教育局所建置,至今已橫跨 20 個年頭。適應體育社群雖然正式創立於 105 學年度,但早在 103~104 學年度之間,東區特教資源中心便開始以宣導式研習活動與種子教師等形式推廣適應體育,並且推動地板滾球比賽以及培訓裁判。


東區特教資源中心以宣導式研習活動與種子教師等形式推廣適應體育。
(圖片來源:葉純菁主任)


適應體育社群的草創時期,即 105~106 學年度主要在尋找社群定位,當時成員們多透過讀書會的形式交流與互動,逐漸建立融合式課程的觀念。值得一提的是,姜義村教授自創社群之始便擔任社群指導老師,定期向社群介紹國內外最新教育趨勢與學術動態,一方面為成員們增廣見聞,一方面也期勉社群持續精進與成長。


草創初期,老師們經常以讀書會的形式進行交流和互動,一起增進感情、增廣見聞。
(圖片來源:葉純菁主任)


直至 107 學年度,葉主任開始擔起中心主任的重任,也成為適應體育社群的召集人。就在這個時期,隨著學生的學習需求愈發明顯,學校教師也有如何協助學生體育課的需求,因此社群開始以學年為單位舉辦成果發表。可以想像對於社群成員來說,是相當有挑戰的新階段,在日常緊湊的教學工作之餘,導入教學所關注的主軸,可能是一個具體的融合活動,像是電子飛鏢;可能是針對病弱學生所設計的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可能是因應疫情所衍生的線上教學;也可能是發展一套適合每一位學生的體能評估方式!無論主題為何,社群成員必須在學年尾聲發表教學成果,而台下對象是來自四面八方的特教老師。


隨著學生需求的增加,授課項目也不斷更新、多元。
(圖片來源:
葉純菁主任)


適應體育社群成果發表已舉辦 4 屆,別具挑戰的同時也別富意義,而去年度的成果豐碩更是吸引不少新血加入社群,這些新成員便如同一顆顆「種子」,散播至臺北市各所國中的校園內,小自適應體育這個觀念,大至整個學年的課程,甚至是全校性、全國性的運動賽事,最終讓更多師生參與其中。

當一位熱情澎湃的教授遇上一群熱血的特教老師,葉主任戲稱自己扮演的是推手也是舵手。事實上,葉主任是不可或缺的多重角色,每當姜教授提出一個嶄新的目標時,老師們儘管認同還是難免有所懷疑與退卻,這時葉主任便會安撫他們的不安,並詢問困難點為何,再適時提供支援;另一方面,當這群志同道合的老師們過於激動時,她也會就行政端評估與衡量,並找到折衷的處理方式。由此可見,葉主任好比姜教授與社群老師之間的橋樑,也是現場老師與各自學校行政端的溝通者,在各端點之間抓取巧妙的平衡


葉主任自稱是團隊的推手也是舵手,同時更是各校間的重要溝通橋樑。
(圖片來源:葉純菁主任


 體能評估:為每一個人量身訂製體育活動的工具 

以配合 108 課綱實行的公開觀課來說,本是因為新的課程架構上線,讓老師可以藉由觀摩校內其他老師的授課,相互切磋與學習。適應體育社群則讓這項行動擴展到社群成員之間,換句話說,來自不同學校的特教老師們,透過跨校實行公開觀課,獲取更多適應體育課的觀課經驗。而這背後少不了東區特教資源中心在行政流程上的協助,甚至是與校方之間的溝通調節。


透過跨校的觀摩課程,讓各地的特教老師有機會相互學習、增進。
(圖片來源:葉純菁主任)


即便對於東區特教資源中心,以及適應體育社群成員來說,跨校公開觀課所需付出的心力與時間成本都更高,但是許老師卻認為非常值得。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自己授課時所得到的建議,或是從他人教學中所得到的啟發,她認為都是正向且有意義的回饋。學習背景即為適應體育的她,都能深刻感受到公開觀課所帶來的壓力,她相信對於過往未有體育背景的特教老師而言,肯定是更沉重的負荷,也因此非常佩服社群內的其他伙伴們。


即使跨校觀摩課程費時又耗成本,但對於這群熱血的特教老師來說相當值得。
(圖片來源:葉純菁主任)


許老師其實也是創立年便曾加入適應體育社群,然而,中間曾因為接任特教組長而暫時退出。從這一段小插曲也可以看出,加入社群的老師們除了要兼顧教學,當然也少不了校內的各項行政任務,能頂著這些重擔仍堅持在推廣適應體育的路上,真的很不簡單!


當許老師於 109 年度強勢回歸時,便以「特殊學生體能評估」作為成果發表的主題。體能評估就像是我們學生時代都曾經歷過的體適能,若說適應體育課是透過課程設計與調整,讓每一個人都能享受體育課;發展體能評估測驗則是因為——特教學生的體能評估需求,也需要被看見!發人深省的是,除了可以透過課前與課後的體能評估來檢視學生的體能變化,許老師強調再進一步去反思課程設計是否適合每一位學生,若不適合又該如何去調整。


特教生的體能評估需求也需要被看見!這也是許老師 109 年度的成果發表主題。
(圖片來源:葉純菁主任)


許老師很驕傲地分享,這套測驗是經過多方參考後所設計,適合每一個人!除了特殊學生以外,過往體適能的經驗中,你我或許也曾遇過一些無法完成測驗的同學,而這套體能評估測驗溫柔地擁抱每一個人


這是一套經過多方研究而攝寄出的評估測驗,適用於每個人。
(圖片來源:葉純菁主任)


為了讓這個測驗能推廣到更多學校,也讓更多老師想使用便使用,它的施測工具都是垂手可得的物品,甚至已經建置成一個行李箱可以容納所有器具的程度,只要依樣畫葫蘆地準備好施測流程,就是一套有彈性調整空間的替代施測方案。


為了讓測驗更廣泛的被推廣至校園中,所有的工具皆已被建置成行李箱可容納的大小。
(圖片來源:葉純菁主任)


建置測驗不簡單,推廣測驗更是不易,而在適應體育的各個層面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但如同總是開懷大笑的許老師所分享,「看到學生笑起來的那個樣子,真的會覺得這些辛苦都值得!」從體育課出發的普特融合,可以最直接地為特殊需求學生帶來運動的快樂與感動,隨著體能增長也會連帶提升各項學習,進而推廣至更多層面的融合。


「看到學生笑起來的那個樣子,真的會覺得這些辛苦都值得!」為特殊學生帶來運動的快樂和感動,正是特教老師們努力的動力和初衷!
(圖片來源:葉純菁主任)



責任編輯:Hannah

圖片來源:葉純菁主任、許心慈老師

*更多專訪文章,盡在跑步筆記

適應體育發展中心致力於校園適應體育的推廣,透過建置適應體育教材和影片等教學資源,並舉辦研習、競賽等相關活動,提升特殊需求學生的校園體育參與。


看更多身心障礙運動推廣主題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