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去衣索比亞,經歷前所未見的訓練方法

發表於 2022/05/19 4,629 次點閱 1 人收藏 1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2022-05-02 21:40:00 iranshao

跑在衣索比亞

“練得其法”是每位跑者都期待的一種狀態,但卻很難有一種“放之四海皆準”的通用訓練模式;比如日本的頂尖馬拉松好手和北美的馬拉松精英采用的訓練辦法必然有差異,否則大迫傑為什麼要前往美國加入“俄勒岡計劃”?這兩地的訓練計劃和“肯亞模式”又有很大的不同,不然你看有多少來自世界各地的跑者全聚在伊藤(Iten)這麽一個小鎮前來取經?

在不設定任何前提的情況下,你很難說哪種訓練方式一定是最好的,各地都有它獨特的磨練耐力和速度的辦法,另一個培養了無數長跑世界冠軍的非洲國家衣索比亞自然也不例外。

圖/愛燃燒雖然同樣人才輩出,但是大眾能獲取的關於衣索比亞的訊息似乎是要比肯亞少許多,一方面,肯亞曾經是英國殖民地,那裡的人民有不少懂英語、會說英語,而衣索比亞則因為語言不通的原因,要更閉塞一些,另一方面,衣國內政治動蕩,也讓外面世界的人不敢放膽深入探索這個長跑大國的奧秘。

但依然有充滿好奇心的跑者去到那裡,甚至定居下來,每天跟著當地的跑者一起訓練、吃住,結果他們發現,衣索比亞對本土跑者的培養,又有它別開生面的模樣。

不尋常的日常

Bekoji,位於衣索比亞首都 Addis Ababa 南邊的一個小鎮,你可以將它對標肯亞的伊藤(Iten),這個小小的鄉鎮同樣走出了幾十位世界級的長跑精英,其中大家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貝爺」Bekele。


外來的跑者第一次跟著當地的隊伍訓練,就要面臨很不尋常的挑戰,早上 5 點,他們被隊伍的大巴扔在一條“coroconch”路旁。coroconch 是阿姆哈拉語里「崎嶇道路」的意思,是一個擬聲詞,來自於腳踩碎石表面發出的嘎吱聲。這個訓練,不僅要鍛煉腳適應路面的能力,還因為道路曲折,讓人無法預料後續的環境變化。

圖/愛燃燒而這,就是衣國當地進行長跑訓練最與眾不同的地方之一:比起「怎麽跑」,本土跑者們更關心「去哪跑」,而一般情況下,整個訓練計劃有三大部分,分別在不同的環境下進行。

前十天你會在森林里跑步,因為樹林里到處都是石頭、樹根和密密麻麻的樹木,就意味著很難找到一條路線可以筆直穿過去,有時候你不得不來回繞著跑,在這種情況下還要保持一定的速度,確實是相當困難的。

跑者在樹林裡就地取材用樹枝鍛鍊身體 圖/愛燃燒第二步就是我們上述的「coroconch 跑」,即在布滿碎砂石的路上跑步,慢慢讓腳部肌肉得到進一步的加強,最後就是轉戰瀝青路,在相對平坦的道路上傾盡全力練習自己的速度。

這個過程強調的是「適應」適應環境,也適應強度,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這樣變化繁多的訓練內容可以引出衣索比亞人做長跑訓練時的第二個特點-他們從來不喜歡枯燥重複的事物,而是希望訓練內容可以更有趣,也更具備激發性,甚至,更隨機、更從心所欲。

趁訓練的間隙,運動員們在林中休息。圖/愛燃燒

所以,外來的跑者一到這裡訓練,就立馬嘗試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經歷,比如淩晨 2 點從睡夢中被叫醒去跑山,又比如這裡的跑者從來不會事先規劃一條平整舒服的路線,總是即興開辟更難的路線,比如穿過森林,比如直接往某座山上跑,比如你上週才剛熟悉了一條路線,這一週隊伍的大巴又隨機把你扔到了另一個不熟悉的區域。在衣國跑者眼中,時間和空間從來不會造成任何的限制,跑步是一種隨時隨地都適宜的選擇


如果說還有什麽特別不一樣的訓練內容,那就是他們對於跟隊訓練,有著讓人難以理解的執著,無論是你是年輕的新人,還是外來的客人,要訓練就必須跟上大部隊的節奏,教練甚至會要求整個隊伍在過程中保持腳步都是 “同步” 的。「獨自跑步只能維持你的健康,你想要進步,就必須和其他人一起訓練,去適應他們的配速」。所有訓練隨機性極強,卻又極其講究紀律性,這樣的模式也是埃國當地培養人才的一種特色。

圖/愛燃燒當然,如果要提「訓練強度」,Bekoji 這裡的標準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很多人認為輕鬆跑就是按比正常跑慢一些的速度跑一個相對較短的距離。但這裡的輕鬆跑,一開始慢到像行人步行,可能也就是 8 分左右的配速,但一兩公里之後隊伍就開始提速,不知不覺配速已經在 4 分以內了,最後幾公里直接變成了步幅拉滿的全速衝刺。雖然是「輕鬆跑」,但沒人掉隊,也沒人被允許掉隊。

圖/愛燃燒

難以言傳的哲學

這樣跑步氛圍濃厚的地方,自然也有它獨特的跑步文化所在,這裡的本土跑者們從來不懂什麽叫「跑步哲學」,而是認為跑步雖然充滿了奧妙,但難以去總結和歸納;不過外來的人卻時時刻刻能從他們身上領會到新的跑步精神。

首先便是這裡的跑者非常單純,外來的跑者在訓練結束之後,依然會把剩餘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寫日記、採訪、閱讀、跟當地人學習語言等等,而這些都是會讓本地的衣國跑者皺起眉頭的舉動,因為他們自己除了跑步,就是休息。他們一直強調一個詞叫「gobez」,你可以理解為「專注度」,對跑步有了足夠的專注度,那麽你就擁有了成功的基礎。

這裡的普通跑者往往只有一雙跑鞋,訓練完他們會在溪邊清洗,破損了也不捨得換。圖/愛燃燒全世界都在研究肯亞和衣索比亞人擅長長跑的秘密,從生理、生物科學、運動科學等等角度去解釋「天賦」,但衣國人不提「天賦」,他們始終更相信「適應」,也就是說,他們認為,不管你是哪裡來的人,只要能適應這裡的訓練環境,並學會休息,都有可能成為世界級的運動員;換句話說,比起突顯個人的能力,他們更喜歡把「進步」歸功於整個集體之間分享能量的習慣。

圖/愛燃燒他們不信奉「艱苦訓練」,而是覺得對待跑步應該是「正常工作」,堅持目標,保持耐心,聽從教練,培養起彼此之間的信任感。

有人說,比起其他地方的跑者,衣索比亞的菁英更直接、更有創造力、也更有冒險的天性,這樣的性格特點讓他們在訓練和比賽時更傾向於變通和主動擁抱風險(想想貝爺的跑法吧),這反而成為了這個實力頂尖的群體的專屬魅力。


不變的變化

在滿足完獵奇的心理之後,下一步並不是開始模仿衣索比亞這些與眾不同的訓練方式,你應該去看到設定這些課程背後的原則。

比如為什麽要不斷切換訓練的環境?因為衣國跑者非常喜歡「適應」這兩個字,從森林、碎石路、瀝青路,其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提升過程;而為什麽總是要讓跑步變得很有隨機性,變得難以預測呢?關鍵還是要用變化創造出樂趣來,讓每一個熱愛跑步的人享受其中,讓每一次的訓練都變得足夠鼓舞人心。享受跑步,你運動時的體驗必然會更好。

圖/愛燃燒「萬變不離其宗」,每一種獨具特點的訓練方式背後,都有它對應的訓練原則在,它們為你打造了一個大框架,而你要做的並不是一成不變地跟隨模仿,而是在這個框架之下,根據自己的與眾不同定制更好的訓練選擇;就如同衣索比亞人所說的:「要會變化,也要會適應變化。」


原文出處:愛燃燒

以上內容由愛燃燒授權刊出,為尊重原著與忠實呈現文意,內容僅做簡體轉繁體,故可能因文化差異,

而有不同的翻譯及語法詞彙,還請各位跑友們參酌。


責任編輯:Ian
圖片來源:愛燃燒


*跑步話題,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