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害防護】跑上下坡不輕鬆 賽後舒緩你按對肌肉了嗎?

發表於 2019/11/12 21,625 次點閱 0 人收藏 716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圖片來源:123RF)

長距離的行走後,下肢因為肌肉長時間的使用,加上累積的代謝組織液,讓我們的臀部和大腿及小腿後側容易產生痠痛、腫脹感。若平常有長跑、登山習慣的人,下肢的負擔則更明顯,隔天延遲性痠痛常常需要好幾天才會消失。若能在運動之後適時的放鬆下肢,這些痠痛和腫脹感都能獲得大幅度的緩解,延遲性痠痛也能更快退去。若有足夠的時間將疲乏的肌肉都做適當放鬆當然很好,但可惜的是,現在的人日常生活忙碌,維持規律的運動又花了我們不少時間,不是每個人都有充裕的時間把所有疲勞的肌肉好好放鬆一遍。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們又該如何調整放鬆的重點呢?

(圖片來源:123RF)

根據研究的測量顯示,我們在上坡的時候,髖、膝和踝關節伸肌出力的程度都明顯比平地行走時來得高,其中又以腿後肌群:臀大肌、股二頭肌和腓腸肌更是明顯,且隨著坡度越陡,出力的程度也越高,在9度的上坡,腓腸肌出力的程度甚至是平地的1.4-1.7倍。在下坡的時候,則是前側肌肉,股四頭跟脛前肌需要出較多的力,主要是做煞車的功能,也是隨著下坡坡度越陡,出力程度越高。除此之外,年紀會改變我們的動作策略,影響下肢肌肉出力的比例。老年人比起青壯年的人,在上坡路段臀肌出力的比例較高,腓腸肌增加的比例較少;下坡則沒有明顯的年紀差異,都是以股四頭肌和脛前肌為主。

(影片來源:Hunter 物理治療師

這幾篇研究或許提供我們如何在有限時間內,調整放鬆重點的方向。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活動模式來調整放鬆的重點。若自己常在登山、或是跑步路徑上坡路段較多的話,或許可以花多一點的比例在後側肌群:若是下坡路段較多的話,前側肌群的放鬆比例就可以多一些。再來就是自身的年紀,如果是青壯年的人,或許小腿可以放鬆多一點,年紀較大的人則可以給臀部多一點放鬆的時間。那這次的影片將分享後側肌群,臀大肌、膕旁肌跟腓腸肌放鬆方法。 


參考資料:
https://www.ncbi.nlm.nih.gov/m/pubmed/22940542/
https://www.ncbi.nlm.nih.gov/m/pubmed/16872616/ 


本文由 Hunter 物理治療師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登山、跑上下坡-我應該放鬆哪些肌肉?  


延伸閱讀:

【訓練】掌握上坡與下坡的跑坡技巧 強化賽道的應變力!

【訓練】想要跑出第一步?跑步初學者該怎麼設定強度

對症下藥的放鬆,用對方法也很重要


*恢復好知識,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