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測試] Reebok Z Series 賽車般的飆速體驗

發表於 2014/04/08 23,177 次點閱 1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這一年來隨著跑步風氣的盛行,各大品牌也相繼推出跑鞋來搶攻跑步這塊大市場。Reebok在最近推出了一系列不同鞋款,去年底的One Series系列強調的是避震緩衝的入門慢跑鞋,而在今年春天也推出了輕量鞋款來滿足不同需求的跑者,今天要介紹的就是Reebok新推出的Z Series鞋款「ZQuick」。

ZQuick從字面上來看等於Z+Quick,Quick代表快的意思,那麼Z代表什麼呢?

從以下這幾段影片可以得到答案:Z強調的是與Z級輪胎一樣等級高效能。ZQuick的外觀不像一般傳統的跑鞋,即使是穿著出去逛街走路也滿搭的,不會太突兀。

 

鞋面

鞋身包覆採用NANOWEB技術,利用格子狀交錯的支撐條組合而成(藍色部分),其範圍從楦頭延申至後方鞋子領口部分,具有支稱及穩定腳部的效果。

 

中底

採用ZRATED技術,仿效賽車Z級輪胎提供的起步、轉彎、停止功能,讓跑者更能自在的駕馭迅速的起步、停止及轉彎動作。

 

大底及邊緣

在鞋子大底及兩側邊緣部分使用LASER CUT技術,大底被切分成一格格的獨立區塊用以增加接觸地面的面積並提高穩定度,同時鞋底兼具延展曲折性,腳可以更自由自在地奔跑。

 

鞋墊

鞋墊厚度不厚且長度與鞋身幾乎相同,非常地貼合於鞋底,在抽出來及放進去時費了一點點力,可見這款鞋主打的是鞋子、鞋墊合為一體的感覺。

 

鞋舌及內裡層

ZQuick的鞋舌並非一般跑鞋的鞋舌是可以搬開的,鞋舌與鞋身融合為一體。另一項特別的是ZQuick加了內裡層,在鞋領周邊的內側加上一層內裡,就像加了一層襪子在裡頭的感覺,這樣的設計使得腳踝包覆感更好。

看來炫目的ZQuick跑感如何,就待實測時見分曉,先透過官方影片,來看看Z Series的風格與科技吧:

影片介紹:

Z Series科技:

 

實測體驗

在第一次的試跑前,先以不穿襪的方式穿了兩天,當做一般逛街的走路鞋。會想以不穿襪的方式,是因為ZQuick在鞋領內側有內裡保謢,我心理想:這雙鞋該不會有設計成不穿襪的功能吧?試走了兩天下來,發現在腳踝後跟處會有些許的摩擦,雖不至於摩傷,但如果長時間跑步下來應該還是會造成擦傷,因此建議還是穿上襪子吧!

 

3/31 第一次試跑

地點:跑步機;訓練項目:輕鬆跑;距離:10K。

第一次的試跑選擇以輕鬆跑的方式,以感受鞋子帶來的任何優缺點。首先從每公里6分速開始,逐漸加速至每公里5分速結束,一共跑步距離為10K。

去年10月曾經穿過Reebok One系列的跑鞋,當時第一個感覺就是避震超好的,鞋底也很軟;相較之下Reebok ZQuick的鞋底較硬、避震效果也沒One這麼好,但這是因為兩款鞋的訴求不同,Reebok ZQuick主打的是輕量、速度,而One則是避震、緩衝。目前市面上很難有一雙跑鞋可以避震、緩衝、輕量、速度兼具的,只能視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跑鞋。

輕鬆試跑個10K下來,腳部並無任何的不適,鞋子的包覆還不錯,這應該是NANOWEB的包覆技術帶來的效果。另外對於LASER CUT EDGE的切割大底,或許是速度不快的關係,並無什麼特別的感覺。

 

4/2 第二次試跑

地點:跑步機;訓練項目:間歇跑;距離:12K。

Reebok ZQuick比起One系列真的要輕多,單隻鞋重約240克(26cm),雖然不比馬拉松鞋,或是路跑鞋不到200克的輕巧,但也足以拿來練練速度了。

這次用來測試鞋子性能的方式是「間歇跑」,透過快慢交替來體驗以跑車專用Z級輪胎為靈感研發出來的Z SERIES系列的速度感及操控性能。

間歇跑的執行方式為1K快跑(配速3:40min/k)後,再以慢走的方式休息2min(時速5公里),一共執行8趟,加上間歇跑前的暖身及訓練完後的緩和跑,總距離為12K。

在跑步機上跑速度時,最需要的是腳部的穩定感,在每一次衝速度的循環中可以感受LASER CUT EDGE切割的大底透過增加與履帶的接觸面積來穩固鞋身,使腳踝在落地時不會過度內傾或外翻,同時NANOWEB的鞋面包覆效果使得腳掌不易前後位移。

整體而言,ZQuick在測試速度的間歇跑中是合格的,不會有拖泥帶水的笨重感。不過此次測試時穿了較薄的襪子,在高速的兩腳交替下產生了腳底的微熱感,這與本身的跑姿有關,腳部不夠輕放,且下次應改穿厚一點的襪子。

 

4/6 第三次試跑

地點:十八尖山;訓練項目:上下坡跑;距離:16K。

這天是連假的第三天,早上天氣非常好也吸引了大量的民眾上山踏青,應該是我跑十八尖山以來看過最多人的一次;從起點出發到折返點約莫2.6K都是人群,這些人群也剛好讓我測試一下ZQuick的轉彎及左右橫移的性能如何?

上坡對於鞋子的避震需求較小,但對鞋子的抓地力及重量需求就很重要。ZQuick 240克的重量在爬坡時不會感到負擔太大,使得腳步可以輕盈往前跨,藉此提高步頻縮小步伐,提高爬坡的效率減少體能耗損。另外LASER CUT EDGE的切割大底在碰觸地面時,可以擴大接觸面積增加抓地力並穩住身體的重心。

下坡對於鞋子的避震及穩定性需求較高,ZQuick的避震雖不及One系列,但ZRATED中底科技帶來的避震效果也足夠應付坡度約5%左右的下坡了,同時NANOWEB包覆腳踝帶來穩定性可以避免下坡過快的速度造成的內翻或外翻防止受傷。

ZRATED除了避震之外,另一項功能是提供優越的轉彎、急停、起步效果。這天人群實在太多,不時又有小朋友會衝出來,好幾次必須瞬間停止並做橫向移動重新起步的動作。如同ZQuick的Z級輪胎概念一樣,每次的急停、橫移、起步對於腳部帶來的衝擊被ZRATED中底給吸收掉,16K下來腳底並無任何的磨傷和水泡發生。

 

4/10 第四次試跑

地點:跑步機;訓練項目:輕鬆跑;距離:5K。

一樣是輕鬆的跑步機5K測試,也許是因為習慣鞋子的關係,並無特別新鮮的跑感出現。不過倒是發現鞋帶的長度過長,在綁個結之後過長的部分容易隨著跑步的晃動而鬆掉,我習慣在比賽時將過長的鞋帶塞到前側的鞋帶內,以防跑步時鬆脫。

 

4/14 第五次試跑

地點:廠區;訓練項目:輕鬆跑;距離:3K。

隨著夏天慢慢地接近,最近跑步也有點點偷懶,這次測試只輕鬆跑了3K感覺一下。ZQuick的楦頭算是比較偏正常的楦頭,也就是說若習慣穿寬楦鞋子的跑友會覺得這雙鞋比較緊一點,就看個人的喜好了。由於我正常楦、寬楦都穿過,對於正常楦也是沒問題的。

 

總評

本季Reebok主打的ZQuick跑鞋從Z級輪胎為靈感出發,透過三個主要科技組合而成:

1.      NANOWEB的鞋面包覆。

2.      LASER CUT EDGE切割大底。

3.      ZRATED中底。

經過幾次試跑,包含了輕鬆跑、間歇跑、山坡跑可以了解到ZQuick適合初學者到進階者,輕量的鞋身適合跑速度,穩定抓地的大底與吸震的中底在上下坡與轉彎表現不錯。除此之外,ZQuick的外型設計流行時尚,用於平常走路逛街既舒服又好看。

要注意的是,鞋子的楦頭為一般楦,若腳掌過寬的跑友需要試穿後再做選擇。

 


以上測試產品由Reebok提供,更多跑鞋資訊,請到運動筆記跑鞋專區

 

*跑鞋資訊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