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用「心」跑更好 跑步機為你掌握訓練強度

發表於 2015/03/11 12,492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跑步」是人類最原始、最自然的運動,深藏在我們的基因之中,多數的草食動物在瞬間衝刺後就力竭而無法再起,然而古代猿人為了追捕獵物,演化到最後,除了可以進行短距離的瞬間衝刺,更厲害的是長距離的奔跑;而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讓跑步突破了空間的限制,跑步機的發明,不僅讓跑步這項運動不再侷限於戶外,更能使用跑步機多樣的功能,來提升自己的成績。像是心跳的強度掌握,對於訓練時的調整、追求進步,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圖片來源:SOLE)

雖然尚有許多其他的強度測試方法,像是最大攝氧速度、乳酸濃度、血紅素含量、最大攝氧量VO2max等指標,然而一般跑者多仰賴心跳和RPE(運動自覺強度),來了解目前的身體狀況、進步程度等生理指標;不過心跳帶或是智慧型手表等儀器可不是每個人都有,此時透過跑步機的心跳即時監測,便能讓你傾聽自己的「心」,找到最適合的運動強度與區間。

多功能的跑步機(圖片來源:SOLE)

無論是透過跑步機內建的偵測器或是外接的無線心跳帶,都可以讓訓練輕鬆地從「心」出發:跑步機適合的年齡層廣泛,對於新手或老鳥都可以使用它來進行訓練;此外,跑步機特別適於用複合式訓練提升肌耐力,可說是實際上路前的好幫手,更是一個「消脂」的好方法!本篇就帶你使用HIIT(High-Intensive Internal Training)高間歇運動來達到「燃脂」的效果!

Tips:先將跑步機設定在坡度1.5-2.0%,以坡度的阻力來模擬戶外平地的空氣阻力感,也由於身體已經熟悉這樣的空氣阻力,所以會覺得特別順暢,並不是坡度提升讓膝蓋更容易跑步,而是神經的適應性讓你覺得跑起來輕鬆

 

20-35歲用法

(圖片來源:王銘陽)

這個訓練方式適合已經有健身習慣的人的複合訓練:結合跑步會用到的側身旋轉、髖曲髖伸加上彈跳、單獨的髖曲,正是針對性的體能訓練;雖然HIIT曾有許多人詬病,覺得這樣的高強度容易受傷,不過透過訓練強度的調整,以及隨時經由跑步機監測心律,確保安全性,就能在適度的刺激下,讓身體逐步地變得強壯。

 

年長族群(55-75歲)/年輕但從未從事跑步者(25-55歲)

(圖片來源:王銘陽)

針對老人家或是膝蓋還未強壯到足以承受衝擊的族群,可以運用跑步機的「斜坡調整」功能來達到適當的心跳改變!可以用快走的方式,調整斜坡的高度,比如盡力以斜度5最快競走的速度2-3分鐘,再走平地1分鐘後,下一輪再將斜坡調到8盡力快走偵測自己的心跳,以此類推,最高到坡度15搭配最快競走速度。這樣偵測出來的最大心跳值就很有參考價值,代表在這樣的運動模式下可以達到的最大心跳是多少,以後從心跳值就可大約推估運動強度。

 

跑步習慣的運動者(25-45歲)

針對一般跑步愛好者,可以試著操作以下課表,以自己的最大心跳為基準,透過在短時間內強度的轉變,以此為根據進行安全的HIIT,帶給肌肉不同程度的刺激,讓身體接受更多元的訓練,不僅讓菜單更豐富,在平常多訓練心肺功能的同時,讓肌力上也有更多的進步!

(圖片來源:王銘陽)

享受在外路跑的樂趣之外,回家後可以繼續使用跑步機來做HIIT,不過由於間歇的訓練原理是讓身體處於最大攝氧量的高強度下訓練,故對於沒有良好體能基礎、尚未建立正確跑姿的跑者來說,很容易因為反覆的強度衝擊而受傷。所以對於剛入門的跑者來說,操作HIIT的時候,務必記得循序漸進,讓自己能在安全、又可以自己掌握精準的強度下,持續地累積跑步的實力!



以上內容由SOLE贊助刊出,更多內容請見居家健身專家





*跑步訓練 就看運動筆記*

看更多主題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