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裕隆進階保時捷 提升最大攝氧量的間歇訓練

發表於 2015/01/08 22,068 次點閱 31 人收藏 1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I強度:刺激你的最大攝氧量

再把訓練強度往上拉高一層,我們來到了I強度的間歇訓練。I強度訓練的定義,或許是最眾說紛紜的一種。運動科學期刊有次邀我針對間歇訓練寫一篇文章,所以我找了三位跑者,分別問他們如何定義I強度的間歇訓練。

其中一位選手說:訓練時每趟都要跑「很快」,每趟之間會休息,而且快跑的時間不超過2分鐘。第二位跑者說:間歇訓練是反覆「用力」跑好幾趟,每趟最少跑2分鐘才休息,一直休息到跑者覺得準備好才再跑下一趟。第三位跑者的答案又不一樣,所以我改問這三位跑者的教練,三位選手的定義教練都不贊同。這四位意見都一致的部分似乎只有一點,那就是I強度訓練必須是間歇性的,而且訓練過程很費力,也必須有一些休息與恢復的時間。


(圖片來源:123RF)

為了要實現I強度訓練的目的,我決定為「I強度的間歇訓練」下個清楚的定義。根據我在瑞典的研究所中針對I強度訓練的研究,I強度間歇課表最符合邏輯的目的是:使跑者的有氧容量(最大攝氧量)增加至最大限度。我相信,增進身體某項功能的最佳的方式就是不斷地反覆向它施壓,若你想提升身體的最大攝氧能力,你就必須反覆刺激它。所以我認為,要訓練最大攝氧量的強度,就必須讓身體剛好處在(或非常接近)最大攝氧量(同時也是最大心跳率)發生時,而且也要設計出最有效的訓╱休比來達到強化的目的。

在開發跑力表時,我和同事做了許多研究,研究了跑者處在最大攝氧量的狀態下最長能維持多久,測出來的結果是11分鐘左右。很明顯,你大概不希望單趟就以I配速練跑那麼長的時間。在研究的過程中,跑者從完全休息的狀態開始以I配速前進時,要90到120秒才會達到最大攝氧量,所以我認為I配速間歇課表中每趟最佳的訓練時間是3到5分鐘。有時也可以少於3分鐘,但這種特例我放到下一節再解釋。

我認為超過5分鐘的I配速訓練太嚴苛了。因為當你每趟都用3公里賽事或5公里的比賽配速(大約就是你的I配速)定速跑5分鐘以上,則你很難在短時間內用同樣的配速再跑好幾趟。而且,休息時間也不能太長,那是為了讓你在下一趟起跑前的攝氧量不要完全恢復,以便讓你在下一趟花更短時間達到攝氧量的最大值。若每趟I配速的時間落在2到3分鐘時,「短休」這種方式就變成一個決定訓練成效的關鍵因素。

身體是怎麼達到最大攝氧量呢?

從圖4.2中可以看到一位跑者從完全休息的狀態開始用I配速跑到最大攝氧量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他從完全靜止開始,以I配速前進,大約花了兩分鐘達到最大攝氧量。

每份課表除了要有訓練目的,更進一步還要運用智慧,不斷思考如何用最少的訓練量來獲得最大的訓練效果。這樣比那種只是一味以大量訓練來追求進步的訓練方式來得更好。


(圖片來源:《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遠流出版)

圖4.3清楚描繪出所謂「用最少的力量獲得最大成果」的例子。如果某位跑者進行五趟5分鐘的間歇訓練,適合他的I配速為每英里5分30秒(也就是每分鐘292公尺或每四百公尺82.5秒),那麼如果第一趟採用更快的速度來跑(亦即每四百公尺少於82.5秒),實際上並沒有使這位跑者處在最大攝氧量的時間增加。也就是說,跑得比你的I配速更快(超過身體處在最大攝氧量時的配速),訓練效果並不會變得更好。

第一趟跑太快除了對訓練效果沒有幫助之外,第二趟很容易就降回原本預定的配速—每圈82.5秒,接著剩下三圈很可能就掉出預定配速之外,因為你第一第二趟跑得太用力,身體已經開始逐漸力竭了。更慘的是,最後三圈不管你跑得多痛苦都無法達到訓練該有的效果,因為已經太遲了(這就是第一或第二趟身體過度無氧作功造成的後果),所以身體處在有氧能力最大值的時間等於零,那麼刺激最大攝氧量的效果也等於零。

這次訓練的結果就只有第一、第二趟分別各累積了3分鐘的最大攝氧量,2但第三、四、五趟累積的時間等於零。記得I配速課表的訓練目的是什麼嗎?如果是為了追求痛苦,你的確達到目的了,但這份五趟5分鐘的I配速間歇課表是為了刺激身體的有氧最大值,原本預計能練到15分鐘,這次卻只練到6分鐘,也就是說最後三趟完全沒練到。

如同我之前提到的,I課表的間歇每趟通常都是3到5分鐘,因為這麼一來即使身體要先花1到2分鐘從靜止狀態的攝氧量爬升到最大值,還能保證讓身體處在最大值一段時間。然而,如果縮短每趟間歇跑的時間的確也能累積到最大攝氧量的訓練時數,但前提是兩趟之間的休息時間也要跟著縮短。


(圖片來源:《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遠流出版)

(圖片來源:《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遠流出版)

圖4.4你可以看到跑者在十趟四百公尺的間歇訓練中刺激最大攝氧量的總67時間。你會發現,第一趟I配速似乎沒有達到攝氧量的最大值,所以沒有刺激到它,可是因為休息時間很短,所以身體還沒從第一趟中恢復過來(約45秒)。第二趟就是從一個相對較高的攝氧量開始,因此在同樣的I配速下身體卻能用比較短的時間達到最大值。接下來的每一趟也都因為「短休」,所以儘管訓練時間很短,但也都能刺激到最大攝氧量,每一趟累積起來身體處在最大攝氧量的總時間還是很可觀。

說到這裡,你應該就比較清楚了。刺激有氧系統的間歇課表具有各種變化,最理想當然是每趟是介於3到5分鐘之間,也可以縮短每趟的時間,但休息時間也要跟著縮短(休息時間要少於I配速所花的時間)。

 

H強度:憑感覺用力跑

I強度的訓練也可以藉由H強度的課表來進行它以時間而非距離為訓練單位。舉例來說,你可以跑六趟3分鐘H配速,每趟跑完接著慢跑2分鐘,這份課表可以標示成:6×3分鐘H接著2分鐘慢跑。當你正在練H課表時,它的單位是以時數為準而非距離,而它的預定配速就不像I那麼明確客觀,你可以主觀自行拿捏,以比賽時你能「持續跑10到12分鐘的最快速度」為準。


(圖片來源:123RF)

單次訓練中I或H配速的訓練量該多少比較適合呢?我建議最多不超過10公里,或當週跑量的8%。所以如果你當週的總跑量為40英里,I配速的單次訓練距離建議就不要超過3.2英里(40×8%)。H配速的課表是以時間為訓練單位,例如五分鐘的H對某些跑者來說大約可跑1英里,你可以先記下每趟所跑的距離,再把總里程跟I課表累加在一起。若以週跑量120公里的跑者來說,單次課表中I配速的最大量就大約是先前提到的10公里。

對於從事高地訓練的跑者來說,H配速的概念比嚴格設定好的I配速更適合。我常讓在高地的跑者練H課表,因為當跑者在高海拔地區把有氧引擎的馬力加到最大時,速度絕對比在平地時還慢,跑不到預定I配速這件事會讓跑者很沮喪。而H課表只要用力跑到你主觀認定的H配速就好,不用太過擔心實際的配速有沒有刺激到有氧系統,也不用太過在意自己是否練到I配速的最佳效果。

很多跑者喜歡另一種I課表,我稱為「算步伐訓練」。這種課表的標準範例是先以H強度跑,同時計算右腳落地10次後,就改慢跑,接著算慢跑時右腳落地10次,再以H強度快跑20次右腳落地,接著慢跑直到20次右腳落地,接著30/30、40/40,每循環一次加10步,以此類推,直到你用H強度快跑到右腳落地100次,再慢跑100次右腳落地。緊接著重覆100/100,再依續減10以90/90、80/80倒回,直到右腳快跑10步和慢跑10步為止。

這份課表,大約要花24或25分鐘可以完成,距離介於3到4英里之間。當然速度慢的跑者累積的里程數比較少,優秀跑者的距離就會多一點,但花在H配速和慢跑的時間應該是相同的。這份課表的好處是進行團隊訓練時,雖然隊友間的程度與H配速都不同,但訓練量卻不會差太多。

當你在I課表中採用H配速時,你可以調整每趟H的時間,例如下面兩種課表都是以H配速的總訓練時間20分鐘所設計:


(圖片來源:《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遠流出版)

作為恢復的慢跑持續時間,一般都比H配速所使用的時間短。在課表中我建議,間歇課表中當作恢復的慢跑時間,絕對不要比H的時間來得長。

還有一種I課表,在風大的日子也很好用,尤其在不容易以目標配速連續跑到一公里以上的日子,就可以練習以下這種I課表:20趟兩百公尺(課表中都以20×200表示),每一趟以一分鐘為限。意思是,假設你每兩百公尺大多在40秒才跑到,那麼你在下一趟兩百公尺起跑前,只可以休息20秒。也就是說較慢的跑者休息時間也會比較短(跟較快的跑者比起來休息時間會差到兩倍)。

表4.3中列出各式各樣的I配速與H配速課表。表4.3I配速與H配速課表


(圖片來源:《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遠流出版)

 

徐國峰專業跑者4週訓練課程活動訊息

活動名稱:《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徐國峰專業跑者4週訓練課程

活動日期:2014年12月13日(六)13:30—14:30

活動地點:遠流講堂(台北市南昌路二段81號6樓)


(圖片來源:遠流出版)

 

資料來源:《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遠流出版

 

*跑步知識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