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台北馬拉松跑路史

發表於 2014/01/17 7,034 次點閱 1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台灣最盛大、人最多的台北馬拉松,開跑了!回顧歷年的台北馬拉松跑路史。2008年9K組45"、2009年全馬3'56"、2010年全馬3'49"、2011年全馬4'04"、2012年缺席(改跑虎尾3'47")、2013年...果如預期的,又破了最輕鬆的記錄!

前10K跑了64:55,後面平均以56~57分完成每個10K,最後個人時間4:05:41完賽。

2008年是開始參加路跑賽的第一年,第1場賽事是8月的Nike Human Race 10K,當時的那件紅色號碼T堪稱經典,號碼布直接印在衣服上,每件編號都不同,材質也很不錯。


照片是nike官方的宣傳照,每件編號都不同

接著參加的第2場路跑賽就是每年廣告都做很大,當年掛名ING的「2008ING台北馬拉松」,當然還是依著自己的能力報名了9K組,這次沒有要死要活的,但是全程都在塞,一直到7K以後才比較鬆,跑完的當下就決定以後不再報名這種人擠人的9K賽了,至於衣服是一件橘通通的背心,平常不適合穿出門,練跑穿過幾次,之後就沒再穿了。

2008年的心得請見「2008ING台北馬拉松有人落跑了!」一文。之後升級成半馬,在2009年的上半年,跑了3場半馬之後,下半年就開始參加全馬,下半年也是預計3場,第3場是改掛富邦的2009富邦台北馬拉松,然後很勉強的破了4,勉強的下場當然就是受傷。2009年的心得請見「第3馬~台北富邦馬拉松」一文。2010年2月開始參加社團,從此以後才開始認真的去思考跑步和練習的方法,不過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知道不代表能做到,練習量還是十分勉強。

2010年還是掛富邦,當天天氣很冷只有9度,雖然破了PB,不過換來的卻是肚子和腳都抽筋,最後以半彎腰半跛腳的狀態痛苦的進入終點。2010年的心得簡單記述在「253.17公里」一文中。之後,在心態上做了一些調整,決定不再看時間、不再配速,儘量以自己當時的條件及訓練量來跑,心態放輕鬆了參加比賽的成績自然也放輕鬆了,所以2011年就跑了一個很輕鬆的成績,末了只在FB上記錄了到此一遊的心情。

2012年,台灣各地新興的馬拉松活動突然間增加了許多,於是開始計劃去參加各地方主辦的小型馬拉松賽事,12月的計劃是去參加第一屆雲林虎尾馬拉松,台北富邦因此缺席,在此之後富邦的掛名爭議,開始浮上?面。


伍佰也來參加

2013年台北馬拉松的路線和前兩年是一樣的,頭尾是市區段,中間是堤防外的河濱段,堤防、堤外停車場、河道、無法靠近的河岸、隔著堤防的高樓群、路橋、橋下寒洞,這些景色並不是不美,只是對於經常在此練跑的台北跑者而言,沒有特別的期待。


下雨天,起跑前的保暖措施要做好,並記得向101膜拜一下

因為河濱自行車道是泛汛用地,是河道淹水的調節區,所以不會、也不可以住人,好處是不擾民、沒有交管問題,壞處是不會有一般城市馬拉松常見的市民參與及親友加油團出現。

河濱的車道,是為自行車休閒而設計的,寬度不寬,以全馬7000人湧入的狀況來看,真的...很窄。


台北市呀台北市...你應該可以更好的呀。

因為人太多,所以太晚起跑不得不慢慢跑是必然的,如果想要快快跑,最好是提前30分鐘去起跑區卡位,排在前頭,這樣比較實際。


照片是運動筆記拍的,感謝辛苦的攝影師,不過我記得明明沒有睡呀,怎麼又...

馬拉松活動,風吹日曬雨淋乃是常事,今年剛好遇上大雨,幸運的是沒有很冷,台北市的柏油路段路況其實還好,小區域的路面積水可以理解,但是河濱路段,積水的面積頗大,有跑友開玩笑說像是在溯溪,大雨中的河濱自行車道淹水區,有時真的讓人有這樣的錯覺。


只要看得到的地方,動員的設備和人力都十分驚人

至於補給內容,該有的其實都有,但不要有特別的期待,河濱也不會有任何商店,所以自備幾包能量包以備不時之需是比較妥善的選擇。比如說,香蕉有,但是太早切好而且泡了水,有點黑有點糊,不好看但是能吃,要不要吃看個人,運動飲料有,但是不會太早出現,當你開始質疑為何沒有運動飲料時,它就會出現!


2013年,非常具有溼意的台北富邦馬拉松,結束。

從2008年起的掛名及數次的更名,當中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政治及商業宣傳氣息,想想那鋪天蓋地的廣告...而幾年的參加,感覺不到的是活動逐年該有的進步,台北馬拉松,的確是不得不跑的馬拉松,台北也應該有躍上國際舞台的條件,但是就正如其名,很富邦沒錯,獎金很多沒錯,但其他的卻不是國際性城市主辦馬拉松的格,實在好可惜啊!


台北馬拉松走了,就代表聖誕節近了,來信義區感受一下歡樂的氣氛吧!

 

跑步心得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