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當我掛上金牌 卻無法揮揚我的國旗《沒有國家的冠軍》國慶連假 逆風奔馳

發表於 2023/09/28 11,231 次點閱 1 人收藏 2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年度鉅作《沒有國家的冠軍》改編自真實故事,1947 韓國才剛脫離日本統治不久,還處於混亂又貧窮的年代,選手們甚至買不起一雙像樣的運動鞋,卻夢想到波士頓參賽,再現韓國的榮耀。由《犯罪都市》系列團隊攜手《與神同行》團隊打造,集結多位實力派演員同台,包括《與神同行》河正宇、《緊急迫降》任時完、《非常律師禹英禑》朴恩斌,講述了孫基禎(河正宇飾)在日本殖民統治下代表日本出賽,後來培養了馬拉松運動員徐潤福(任時完飾),並代表韓國參賽波士頓馬拉松的故事,將於國慶連假精彩鉅獻。


《沒有國家的冠軍》劇照


1936 年柏林奧運之時,韓國受日本統治,韓國馬拉松的傳奇選手孫基禎(河正宇飾)以日本代表團的身份在奧運奪冠並刷新世界紀錄,拿下亞洲人史上第一面金牌,然而頒獎典禮響起的卻是日本的國歌,胸前的日本國旗又更顯刺眼,但這樣的成績也讓他成為韓國人民心中的民族英雄。 1947 年的波士頓馬拉松正是在 11 年後,由弟子徐潤福(任時完飾)首度代表韓國於國際賽場上揚眉吐氣,讓這面金牌更顯珍貴,彌補過去沒能代表韓國出賽的遺憾。


1936 年柏林奧運韓國馬拉松的傳奇選手孫基禎於馬拉松奪冠,然而身上卻是日本國旗。


在製作發表會上,姜帝圭導演透露:「看了孫基禎選手的資料和影片後,發現河正宇的個性、走路方式都和孫基禎選手很相似!」對此河正宇表示,因為導演一直說很像,所以他也開始覺得自己很像孫基禎選手。


《沒有國家的冠軍》劇照


河正宇坦言飾演孫基禎並不容易,佩戴日本國旗獲得金牌運動員的悲傷的心情、在頒獎典禮上拿樹苗遮擋胸前國旗的過程,都在電影中完整的被描繪出來。河正宇表示:「因為是詮釋真實人物,所以每一幕的演技、臺詞都讓我更加慎重,一直想著孫基禎老師進行拍攝。」他甚至還真的跑完了一場全程馬拉松!


《沒有國家的冠軍》劇照


任時完則表示,這是他首次接觸馬拉松,在賽事前兩個月一直跟著教練練習,「因為外在也必須展現出馬拉松選手的模樣,直到拍攝結束前都有跑步的場面,所以直到殺青前,我都一直在節食和運動,後來還看得出來肌肉變得很結實呢!」劇中徐潤福選手因家境貧困而四處奔走,從未正式學過跑步,但憑藉著一股不服輸的骨氣席捲各項馬拉松大賽。而任時完為了詮釋這個角色接受了嚴格的馬拉松訓練,體脂肪甚至還降到6%以下,提升自己和角色的相似度。


然而這樣的故事並非韓國獨有,我國首位登上奧運的運動員張星賢,同樣遇到類似的故事。出生於日治時代的張星賢,在 1932 年的奧運預選會 400 公尺項目創下佳績,22 歲的他成為當年 36 位入選日本奧運代表隊的田徑選手裡唯一的台灣人。

張星賢代表日本參加 1932 年洛杉磯奧運,參與 400公尺中欄、一千六百公尺接力賽,並放眼 1936 年柏林奧運,後如願成為日本代表隊一千六百公尺接力的選手。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在通過幽暗的隧道,進到會場的瞬間的心情,是我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的,一種無法形容的心情,深深地刻劃在我心底。當然,那是一股熾熱燃燒的愛國心,我只要抬眼看到在四處揮舞的日之丸旗,就不禁熱淚盈眶。」這是 1932 年 7 月 30 日的張星賢日記,詳盡記錄了他踏入洛杉磯奧運會場的那一刻,心中的激動。


張星賢與孫基禎、金源權於 1958 年第三屆東京亞運會場合照。 圖/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但事實上,張星賢並非百分百地認同這面「日之丸旗」,在踏上洛杉磯奧運前,驅動他苦練的動力之一,其實是「我要打敗在台灣的所有日本人」特別的是,張星賢與孫基禎這兩位在日治時期代表日本出賽的傳奇運動員,還曾在1958年的東京亞運會上留下合影。


電影《沒有國家的冠軍》將在國慶連假全台上映。圖/reiko0922


電影《沒有國家的冠軍》當初光是製作費,就花了 190 億韓元(約 4.4 億台幣)拍攝,於澳洲、韓國取景,重現當年榮耀的一刻。電影將於10月4日在台北西門町樂聲影城舉辦首映會,10 月 6 日(週五)國慶連假全臺上映!




來源:時空旅行社線上策展jtbctvreport

責任編輯: tanya


*跑步話題,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