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老實說】誰沒遇過低潮!找回心態+能量才繼續衝

發表於 2022/02/15 8,200 次點閱 1 人收藏 2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圖片來源:跑友/Chao Kuan Jiang)

2020的台北初馬後,身心理的訓練狀況就開始漸漸走下坡,三個月後剛好遇到一波疫情使比賽都暫停,加上口罩運動規定上路,就索性完全停止了訓練。過去十幾年的跑步生涯一直都是停停走走,比賽距離也一律只有比半馬,因此我認為這次狀況走下坡是因為真正的踏入全馬領域後,身體正要開始重新適應全新的跑量和訓練方式。回想起台北初馬前兩個月才完成我人生第一次超過32公里的long run,最後煎熬的五公里腳幾乎抬不起來、根本無法想像要如何去跑完全馬。

比起半馬,我感受到全馬所消耗的細胞能量和營養素是截然不同的,尤其面對質量並重的課表或比賽,當下把自己能力逼到極限的同時,常常是對體內工作器官的一種挑戰甚至破壞,因此當我以半馬的思維去攝取飲食時,會常感到身體無法應付,形成倦怠、疲勞甚至受傷。

(圖片來源:跑友/Chao Kuan Jiang)

2021年11月我重啟跑步,一個月後以台北馬的半馬回歸賽道,此時我試著以更成熟的心態調整自己往全馬跑者的方向,除了增加一般蛋白質和維他命補充外,也思考是不是該以科學的角度來補充運動訓練所專用的營養食品。

(圖片來源:跑友/Chao Kuan Jiang)

台北半馬結束後,在某個周末上午完成了long run 28公里,下午打算做游泳替代訓練,但身體其實是有點疲勞的,於是出門前就試著吃了兩顆「TRAINER! BCAA 綜合營養膠囊」,訓練過程中感覺不太到早上的疲勞,很順利完成3公里的游泳。接下來一週的強度練習前都會先補充 TRAINER! BCAA 綜合營養膠囊,因為它含有一些平常所不易攝取的微量元素和胺基酸,讓我覺得在練習過程的後段總覺得還有力氣可以衝一波速度、維持住末段課表的質量。

我認為訓練是全面的,尤其是全程馬拉松一開始要克服生理挑戰,到後來必須撐過心理意志,最後就要靠著良好的策略和營養補給,才能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 工商時間----
找回跑步好能量,你可以試試有如「運動員維他命」的「TRAINER! BCAA 綜合營養膠囊」
👉 https://lihi1.com/a9jyi

場上、場下一錠搞定💪
• 修復力- BCAA、專利藜麥、維生素D、硒
• 續航力- 甜菜根、鎂、維生素C
• 爆發力- 金時生薑、牛磺酸、鋅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