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開箱】厚實但像棉花糖般輕盈的包覆感!Saucony Ride 18 重量和緩震的平衡首選
穿上 Saucony Ride 18 給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厚實但像棉花糖般輕盈的包覆感」。我平時出門很懶得多帶一雙跑鞋,沒有要上課練速度或吃課表的話,一雙適合走路通勤、又隨時能在下班後輕鬆說跑就跑的鞋款通常會是我的上班日首選。
⌖ 鞋身外觀:
Ride 18 鞋面採用了工程網眼材質,相比 Ride 17 更加柔軟和靈活,鞋面設計較上一代更為貼合。重量上也調整的更為輕盈!男鞋 259g 、女鞋228g,相較上一代約輕 5 克左右(依鞋碼略有不同),整體輕量化提升 了17%。保持足夠緩震的同時腳感更為輕盈,讓跑動更具靈活性。後跟到前足多了跟大底相同的 XT-900 橡膠包覆,增強前端保護性和耐用性。
顏色是很百搭的奶白 x 低調鎏金配色,側面網布設計也讓 Saucony 設計上較為寬大的鞋身看起來不會過於笨重,更顯流線,整體低調有氣質很好搭配日常服裝!
此外也增加了腳後跟及腳踝處一圈的泡棉填充量,加上厚實的鞋舌穿著舒適度提升之外,也加強了腳跟的鎖定和穩固。前掌楦頭偏寬,腳趾能很好的舒展,鞋內長稍長一些建議可拿平常穿的尺寸 + 厚襪,或小半碼試試!
⌖ 中底科技:
中底使用 PWRRUN+ 中底技術,這是一種基於 TPU 的材質,泡棉配方經過調整,使其更輕、更柔軟且反應性更強,除了緩震和回彈,還增強了鞋子的穩定性。
寬闊的中底設計能夠有效支撐腳部,減少跑步時的側向晃動,在平地時還沒有特別感受,但在面對下坡或路面不平穩的情境時,中底的穩定感就很明顯發揮,每一步都能踏實的推進讓人很安心。
良好的緩震效果能減少對關節的衝擊,實際跑動起來直觀的感受是中底吸收落地反震後,會溫和均勻的回彈反饋,沒有暴力的推進、腳感也不會過於拖沓,很適合日常走路、和輕鬆慢跑。
⌖ 大底科技:
鞋底採用 XT-900 碳橡膠材質增強耐磨性性,底面凸塊設計相較前一代在乾地面上抓地力更強了,不過在潮濕路面止滑效果還是有限。前足部分這次新增了四條彎曲溝槽,在步伐轉換時能讓推蹬感受更加順暢靈活、柔韌。
⌖ 跑動感受:
Ride 18 做為 Saucony 核心的中性緩震訓練鞋,具備均衡的穩定性和舒適性,適合一般足型或輕度內、外翻的跑者。寬闊的中底設計及具支撐性的鞋面,都能在落地時提供雙腳穩定的感受,很適合日常緩跑。我本身有一點輕微低足弓,穿它日常緩跑10K左右也沒問題,只有換回其他支撐型跑鞋時才會感受到足弓支撐的差異。
在重量和緩震性上的平衡,也讓 Ride 18 成為一款適合大多數跑者的日常訓練鞋。
⌖ 永續理念:
Saucony 自 Ride 14 開始逐步導入 vegan(純素)設計與回收材質,並在後續型號(Ride 15、Ride 16、Ride 17)中持續優化(主要集中使用在鞋面與鞋帶),Ride 18 延續了這一趨勢,全鞋未使用動物性成分,也未經動物測試。並在鞋面網布、鞋帶及內裡使用部分回收材。品牌曾宣布,到 2025 年齊下產品的 90% 將包含回收、有機或可再生材質;到 2030 年則達到 100%。Ride 系列的演進反映了這一逐步優化的過程。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雙穩定性佳、日常實用度高,上班穿也不突兀的舒適跑鞋,不妨試試看 Saucony Ride 18吧!
往下滑看下一篇
確定要檢舉這則留言嗎?
取消 檢舉檢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