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突破極限,飛馬計畫幫助市民跑者創造夢想!
起跑前教練團與飛馬學員們最後的鼓舞
(攝影:小龍)
實現夢想的飛馬
歷經 13 週《第一屆飛馬計畫跑步訓練營》在 2024 臺北馬拉松賽後完美落幕,過程中有苦有笑都一起撐過來了,無論成績好與不好,都為自己跑下完美的句點。
飛馬計畫學員成績統計分析,全體成績平均進步 6 分 50 秒,其中進步幅度最大是馮禕凡,2024 臺北馬拉松跑出 3 小時 37 分 04 秒 (原3小時56分19秒),另許莉揚跑出 3 小時 43 分12 秒 (原3 小時 59 分46 秒) 和牟羿達 2小時 59 分 33 秒 (原 3 小時 15 分36 秒) 也大幅更新個人最佳,牟羿達成功全馬破三。
牟羿達成功全馬破三達成夢想
(攝影:小龍)
許莉揚大幅度刷新個人全馬最佳,是進步第二多的女學員,整整進步了 16 分 34 秒
(攝影:小龍)
半程馬拉松當日七點準時出發畫面
(攝影:小龍)
飛馬計畫_臺北馬拉松平均成績
全馬男子選手平均成績 3 小時 16 分 34 秒,全馬女子選手平均成績 3 小時 46 分 48 秒,半馬男子選手平均成績 1 小時 30 分 33 秒,半馬女子選手平均成績 1 小時 42 分 26 秒,可說飛馬計畫是一群高水平能力的進階馬拉松選手團體。
飛馬計畫學員 2024 臺北馬拉松成績
(資料整理:陳庭淯)
幕後功臣教練團
短短 13 週有系統的訓練架構中成長,對於初次創辦菁英訓練營的團隊來說成果非常豐碩,這一切歸功於幕後教練團隊,由 LUMINOUS 創辦人賴孟昕及應諾吉創辦人劉馥榕共同領軍教練團隊,組成跑步訓練組、功能肌力組及魔球運動科學組,為學員提供完整的訓練系統,從觀念建構至理解原理,不是只有單純的吃訓練課表那麼簡單,而是讓學員能夠明白做訓練的背後意義,雖說隔行如隔山,透過反覆的知識灌溉,也能引起微幅的進步,讓學員更瞭解人體結構的原理才能夠培養出懂得照顧自己的選手,這也是飛馬計畫的初衷之一。
飛馬計畫總教練賴孟昕
(攝影:小龍)
積極度拿出來就會進步了
飛馬計畫總教練賴孟昕曾多次前往日本長跑職業隊取經,這次針對不同能力水平學員設計跑步訓練計畫,以全馬為例平均月跑量在 250 公里以上,半馬則在 180 公里以上,兼顧質和量,在強度與恢復之間不斷絞盡腦汁,每週一次團練助教李奇儒、楊智宇及黃羿熹三人與總教練賴孟昕從頭到尾陪伴每一位學員,目的是讓學員能完美吃下課表並且能無傷持續運動生命,同時在心理層面孟昕也給足信心讓學員相信飛馬計畫。
起跑前教練團協助學員進行呼吸及身體啟動相關準備
(攝影:小龍)
精算訓練是每週最熱血的事
總教練賴孟昕每週要為每一位學員精算訓練,從公里數、強度、速度、恢復及目前身體狀態去判斷訓練內容,可說是一件苦差又熱血的事,必須全神貫注的去思考,才能端出符合學員個人的訓練內容,讓學員跑完有感並完整得到訓練效果,透過一次又一次完成訓練後的檢視與分析,找到每一位學員的優勢及可強化的弱點,這是總教練賴孟昕在這 13 週裡花費最多心力地方,也因為辛苦付出,可以看到每一位學員跑得津津有味,這是身為教練最開心的事。
運動表現總教練小豆一早陪同大家將身體喚醒,好讓飛馬學員能帶著強壯身體應付比賽
(攝影:小龍)
魔球運動科學猶如飛馬計畫的秘密武器
飛馬訓練第一堂課所有學員將接受《SADL魔球| 潛力發展實驗室檢測》,測得數值結果會將全體學員做四象限能力分配,並在事後針對測試結果設計一套符合學員的功能肌力訓練計畫,以此強化學員身體素質,讓訓練不單單只有跑步,而是加入更多元的身體誘發動作,以此訓練大腦做出正確的發力順序,藉此強化身體能力。
小豆教練協助飛馬學員進行功能肌力幫助提升運動表現
(攝影:小龍)
在 13 週的訓練中有些學員可能會遇到身體某個部位不適的情況,因此導致無法如期如質的進行訓練,對此應諾吉就有對應的辦法,在劉馥榕(小豆姐)與阿默教練的輔助下,幫助學員解決當下面臨的不適感,直接對症提供訓練方式,通常 90% 以上的學員都能深刻感受到「功能肌力」訓練帶來的效果,而且是學到就能帶著走的處方知識,讓學員能便捷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張家翰終點帥氣進場,個人成績 2 小時 56 分 51 秒
(攝影:小龍)
馮禕凡也突破個人最佳,是進步最多的女學員跑出 3 小時 37 分 04秒
(攝影:小龍)
好成績取決優質裝備加持
飛馬計畫從啟動開始便受到 REMA 大力支持,全體學員穿上AIR FLOW 跑步背心及 8 向彈力壓縮褲 2.0,合身俐落剪裁,簡約又時尚,學員集體表示 REMA 的服裝相當舒適且輕量,尤其是 8 向彈力壓縮褲 2.0 穿起來後伸縮自如而且褲長適中,整體穿著起來相當帥勁,另有 VIGHT 太陽眼鏡除了能對抗紫外線,更能輕鬆對抗臺北馬拉松環東高架及河濱公園強風,在跑動中保持清晰視野,跑在臺北馬拉松賽道上根本是最焦點的跑步團隊,再加上 Banana Go 補給神物,從半馬到全馬全程輔助學員,賽後更有櫻桃王幫助恢復。
林晏平半馬跑出 1 小時 25 分 34 秒,沒有創出最佳,但也是一場寶貴的經驗
(攝影:小龍),
總結
本次飛馬計畫總結來說非常成功,透過科學化及系統化的訓練計畫幫助學員創造佳績,幫助有夢想的人實現夢想,教練團隊也會持續關注廣大的市民跑者,持續針對不同類型和不同需求的跑者提供完善的訓練計畫,就像飛馬一樣翱翔在跑步的賽道。
飛馬計畫故事在本次臺北馬拉松中留下足跡,未來我們一起繼續發光
(攝影:小龍)
責任編輯:陳庭淯(一流)
攝影師:小龍
*更多訓練知識,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確定要檢舉這則留言嗎?
取消 檢舉檢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