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運】關於帕運田徑,你該知道的 7 件事
這次台灣出戰田徑項目有兩位好手,一位是三度出征帕運的標槍好手 劉雅婷,另一位是亞洲帕拉跳遠紀錄保持人 楊川輝。
你知道是什麼是「擲棒」嗎?帕運田徑的級別是如何區分?一起來看看帕運田徑篇。
1. 帕運田徑是 1960 年在羅馬舉行的首屆帕運的八個項目之一。從那時起至今,共有 109 個國家曾在田徑項目至少獲得了一面獎牌,而田徑更成為帕運選手參加人數、現場觀眾人數,以及電視觀眾數量最多的項目。
2. 帕運田徑的英文 T 和 F 分別代表「徑賽」(Track)和「田賽」(Field);後面的兩位數字,第一位代表「類型」,第二位代表「障礙程度」:
- T/F11、T/F12、T/F13:視力受損的運動員。(*楊川輝參加男子 T11 級別跳遠,劉雅婷參加女子 F13 級標槍)
- T/F20:智力障礙的運動員。
- T/F30:適用於通常由於腦癱或腦損傷導致協調障礙(不自主運動、不協調運動和/或肌肉緊張)的運動員。T/F31、T/F32、T/F33 和 T/F34 級別是為坐輪椅的運動員而設。T/F35、T/F36、T/F37 和 T/F38 級別是為站立式比賽的運動員設計的。
- T/F40、T/F41:身材矮小的運動員。
- T/F42、T/F43、T/F44:適用於腿部缺陷、腿長差異、肌肉力量受損或腿部被動活動範圍受損的運動員,運動員以站立姿勢比賽。
- T/F45、T/F46、T/F47:適用於手臂缺陷、肌肉力量受損或手臂被動運動範圍受損的運動員,運動員以站立姿勢比賽。
- T/F51、T/F52、T/F53、T/F54、T/F55、T/F56、T/F57:適用於肌力受損、活動範圍受限、肢體缺陷或腿長差異的運動員,並以坐姿比賽。例如頸髓損傷、脊髓損傷、截肢、功能障礙。
- T/F61、T/F62、T/F63、T/F64:適用於腿部截肢的運動員,以義肢在站立姿勢下比賽。
3. 視障運動員在 T11 跳遠比賽中必須戴眼罩以確保比賽公平,而且比賽時現場必須安靜,因為選手在跑道上加速起跳的過程,是藉由站在沙坑附近的嚮導的聲音或掌聲來引導。
4. 擲棒(Club throw)是帕運特有的項目,類似奧運的鏈球項目。擲棒選手通常在手臂部位有嚴重的損傷狀況,並以坐姿進行比賽。選手要投擲一個類似於保齡球瓶的木棒,重量至少為 397 克,長度為 350~390毫米;投擲方式沒有規則,可以面向或背對目標區域進行投擲。
5. 許多帕運田徑項目需要使用特定的運動器材。例如,視障田徑運動員可能會使用繩索或其他設備,來與視力正常的引導員做連結;在跳躍或投擲項目,則會使用聲學裝置或請具備視力的「呼叫者」協助;輪椅在田徑比賽中被認為是一項運動器材,競速輪椅往往非常輕便且符合空氣動力學;截肢選手則可以使用義肢進行比賽。
6. 義大利 Maria Scutti 是單次帕運會嬴得最多獎牌的運動員。她在 1960 年羅馬帕運的田徑投擲項目贏得 11 面獎牌(9 面金牌、3 面銅牌),而且不只有田徑項目,她還在 50m 蛙泳獲得了 1 面金牌、50m 仰式獲得 1 面銀牌,並在輪椅擊劍和桌球項目各獲得 1 面銀牌,累計 15 面獎牌!
7. 古巴的短跑運動員 Omara Durand 是史上最快的帕運女子運動員,她在 2016 里約帕運的女子 T12 級 100m 項目中,以 11.40 秒的成績刷新世界紀錄,更在 2017 年榮獲「帕運體育獎」(Paralympic Sport Awards)的最佳女運動員。
以上是這次的帕運田徑介紹,而楊川輝的男子 T11 級別跳遠決賽將於 8/27(五)展開,隔天 8/28(六)將是劉雅婷的女子 F13 級標槍決賽,讓我們繼續幫台灣好手加油!
2020 東京帕運台灣選手田徑賽程一覽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
*帕運大補帖:桌球篇、柔道篇、游泳篇、田徑篇、健力篇、羽球篇 |
責任編輯:Joanna
*帕運知識,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