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check it 奧!不再傻傻分不清楚——特奧篇
繼〈check it 奧!不再傻傻分不清楚——帕奧篇〉之後,這次要向運動筆記讀者介紹的是,大家相對較不熟悉,且容易與帕奧傻傻分不清楚的——特殊奧運。
各項奧運比一比 | |||
奧運 | 帕奧 | 特奧 | |
中英文全名 | 奧林匹克運動會 Olympic Games | 帕拉林匹克運動會 Paralympic Games | 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 Special Olympics |
國內單位 |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 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 | 中華台北特奧會 |
起始時間 | 1896 年 | 1960 年 | 1968 年 |
冬季賽事起始時間 | 1924 年 | 1976 年 | 1977 年 |
頻率 | 每 4 年一次 | 每 4 年一次 | 每 4 年一次 |
參賽者 | 菁英選手 | 視覺障礙、肢體障礙、智能障礙菁英選手 | 智能障礙 |
競賽項目 | 33 項(夏季) 8 項(冬季) | 22 項(夏季) 6 項(冬季) | 31 項(夏季) 8 項(冬季) |
LOGO |
先用這份表格了解各項奧運的基本資料(製表:芝芝叫)
相較於奧運與帕奧之間的關聯性,如:時間上,現今帕奧是接續著奧運舉辦;空間上,帕奧與奧運的主辦權是一致的;此外,自 2020 年起,美國已將 6 月 23 日合併為奧林匹克暨帕拉林匹克日(Olympic & Paralympic Day),特奧則比較像是另一場獨立的賽事。實際上,特奧的全名是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同樣受到國際奧會認可,是專屬於智能障礙者的國際運動賽事。
特奧不僅是運動競賽,更是建立選手之間的交流互動與情誼。(圖片來源:Special Olympics)
有多特別?
這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賽事都有門檻,能參與的選手定是佼佼者,然而,特奧反倒鼓勵不同能力的運動員共同參與。並透過能力分組競賽,讓運動員與能力相近(在 10%~15% 範圍內)的其他運動員公平競爭,也因此每位選手都有脫穎而出的機會。最特別的是,比賽結束後的頒獎台上,除了前三名可獲得金、銀、銅牌外,第四名之後的每一位運動員也都能站上頒獎台,並頒發緞帶以象徵獎勵。
同樣地,這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賽事重視結果,特奧卻更在乎過程。除了每四年一次的夏季與冬季特奧以外,也會在世界各地舉辦體育相關活動,以中華台北特奧會為例,包括游泳班、直排輪、桌球、高爾夫及保齡球、地板曲棍球、網球、籃球、滑冰、滾球等常訓班,讓運動員參與團體訓練之餘,也增加與社會交流的機會。
運動項目之外,更包括運動員領袖力培訓、家庭領袖力培訓、幼兒運動員計畫、運動員健檢等活動,無疑對於運動員的自我成長,以及運動員的家庭生活都有莫大助益。每年夏季也會舉行各項不同的夏令營,像是為原住民智障者所舉辦的「原住民特殊奧林匹克夏令營」。
定期舉辦運動員健檢活動,也是特奧的特色之一。(圖片來源:中華台北特奧會)
比起得牌更重要的是——成就感
不同於奧運與帕奧般的競技賽事,選手專注於同一項目,以追求最極致的突破。特奧則是鼓勵運動員挑戰不同項目,且有規定不能連續兩屆賽事參加同樣的項目。一方面是讓更多運動員有機會取得名次,另一方面也是鼓勵勇於嘗試,透過運動為他們的世界打開另一道嶄新的窗。事實上,人類的智力發展與大腦發育有密切關係,經由運動醫學和腦生理學家證實,參加各種身體活動有助大腦活化。
而比起得牌,特奧更為運動員帶來成就感,而每一位參賽者都能站上頒獎台,接受掌聲與歡呼,更是最有力量的支持。如同特殊奧運的初衷,即是使智能障礙者成為有用的、有生產力的公民,並使他們為社會所接受與尊敬。
每個人都值得享受成就感!(圖片來源:Special Olympics)
每一個你都是與眾不同
1960 年代早期,Eunice Kennedy Shriver 女士注意到智能障礙者受到極為不公平的對待,孩子們甚至連玩耍的地方都沒有,因此她決定採取行動。她在自家後院舉辦夏令營,邀請年輕的智能障礙者一同參與,並藉此瞭解他們能夠從事哪些體育運動或其他活動,而不是用「不能做什麼」來侷限他們,這也是特奧運動會的濫觴。
時至今日,世界各地有愈來愈多城市以舉辦特奧為己任,也有愈來愈多智能障礙者得以展現自己,活出精彩的人生。然而,仍有許多人受限於身體、心智,甚至是場域空間、社會氛圍而無法自由自在地運動,教育部體育署今年推廣的「愛運動·動無礙」活動正是致力於此,這條路很長很遠很顛簸,但回首 40 多年前 Shriver 女士所跨出的第一步,都是值得的!
為了每一個與眾不同的個體,從你我的包容開始!(圖片來源:Special Olympics)
「愛運動動無礙」Together we move 更多資訊歡迎點此查詢
*運動故事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