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王者】聽說 99% 年輕人都害怕這項運動! 為甚麼二十多歲小伙反而跑不過三十多歲的人?

發表於 2025/03/28 14,581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Sport Elite 運動王者 是一個關注田徑跑者的頻道,會定期上傳與田徑有關的影片,

有興趣的跑友或觀眾歡迎訂閱及分享我的頻道。

大家好,37 歲對於很多工作來說正值處於巔峰年紀,事業及家庭都正處於巔峰時期。但對於講求「青春」的運動員來說卻已經是退役的年紀了,大部份運動員都是在 25-30 歲之間迎來職業生涯巔峰,幾乎沒有人在過了這年紀還能在運動生涯取得突破。

「足球之神」馬納多拿(Diego Armando Maradona)在過了三十歲之後身手大幅下滑,短跑之神博爾特(Usain Bolt)在過了三十歲之後頻頻在世界大賽上落敗等等,但卻有一項運動卻是三十歲以上人士的天下,二十多歲年輕小伙反而比不過三十多歲的老頭,眾多運動員的個人最佳都是在三十歲後創下,或者更準確一點是 37 歲,看到這裡大家可能覺得非常驚訝,為甚麼是 37 歲呢?而今天影片就會跟大家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圖|Sport Elite 運動王者 提供


要探討這個問題就要是知道為甚麼在三十多歲時耐力運動的表現會比起二十多歲時好。第一點就是「跑齡」,我們以同樣都是從十八歲開始鍛煉的人為例子,當他到二十五歲時僅有七年的訓練時間,但到達三十五歲時卻已經有十七年的訓練時間了,足足累積多了十年的訓練量、有氧能力等,運動表現當然會好。


大家可能會有疑問,那是不是所運動只有玩得足夠久就會越來越好呢?

那當然不是,因為還要看你從事甚麼運動。第二點是「肌纖維」,因為人體的肌纖維主要分為「快縮肌」及「慢縮肌」,而「慢縮肌」卻是對於耐力型運動非常重要,而幸好的是隨着年齡增長,「快縮肌」數量會快速消失,而「慢縮肌」數量則會維持,而有些消失的「快縮肌」甚至會變為「慢縮肌」,導致肌肉中慢縮肌的比例變得越來越高,所以這也是為甚麼三十多歲的人跑拉松會比起二十多歲的人更有優勢。

圖|Sport Elite 運動王者 提供

第三點是「脂肪」:由於隨着年齡增長導致新陳代謝變慢,這也導致累積在人體內的脂肪慢慢變多,不過這對於馬拉松選手是好處,根據美國匹茲堡大學及瑞士洛桑大學的研究指出因為相較於年輕選手,較年長的選手在中等強度運動中會優先以脂肪作為能量來源,而且脂肪在中等強度下提供能量的時間變碳水長很多,而年輕選手則很快就會使用碳水作為能量來源,所以這證明了為甚麼年輕選手跑馬拉松比較容易撞牆,年長選手則在馬拉松運動中有優勢。

圖|Sport Elite 運動王者 提供

除了以上這三種生理原因外還有另外一個重大原因—「經驗」。身經百戰的老將絕對比年輕選手的經驗來得多,因為跑步並不是只有純練心肺的跑步訓練而已,如跑姿、呼吸甚至是比賽的策略等,而且身經百戰的選手面對挫折也比起年輕選手來得從容,這些都是對於運動成績有重大影響。


回到影片標題「三十七歲」,為甚麼會說是三十七歲呢?

因為不少世界頂尖選手都是在這年齡下創出佳績的,世界歷代第二及第三位的馬拉松之神 Eliud Kipchoge 及長跑國王 Kenenisa Bekele 都是在三十七歲創下的,前美國女子馬拉松紀錄保持者 Keira D'AMATO 及 Sara Hall 的個人最佳都是在三十七歲創下的,就連中國長跑名將董國建及臺灣長跑名將張嘉哲都是在近三十七歲時創下的,所以就把三十七作為馬拉松巔峰年齡的數字。提外話,現在的馬拉松紀錄保持者 Kelvin Kiptum 是在二十四歲創下世界紀錄的,這也說明了他還未到達巔峰。

圖|Sport Elite 運動王者 提供

不過當然三十七這個數字並不是絕對,某些人可能早一兩年,某些人可能晚一兩年,但大概都是在這區間。不知道大家的馬拉松最佳是在幾歲創下呢或者對於今天影片有甚麼看法也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留言喔。


那我今天影片就先來到這邊啦,如果大家喜歡我的影片的話,歡迎大家訂閱我的頻道,按讚並且分享。


精彩影片|



責任編輯:Ian

文章、影片授權:Sport Elite 運動王者


*筆記專欄,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 還沒有人發言耶!快來當一樓!

確定要檢舉這則留言嗎?

取消 檢舉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
🌟運動筆記聊天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