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事】溪頭陡坡試煉挑戰跑者極限 2025亞瑟士接力賽讓跑者汗水與快感並存
2025 年 1 月 5 日清晨,溪頭自然教育園區在微涼的山林空氣中響起鳴槍聲,宣告 2025 亞瑟士接力賽 正式展開。本次賽事吸引了 275 支隊伍參加,每隊由四人組成,其中至少包含一名女性。選手們挑戰了一條結合上坡與下坡、全長 5.7 公里的經典賽道,在林間跑道與高海拔的清新空氣中揮灑汗水,共同追逐榮耀。
亞瑟士接力賽在7點準時起跑 圖|亞瑟士
👟 經典賽道:挑戰與享受並存
選手們在賽事中必須完成每棒約 5.7 公里的距離,其中包含了 2.6 公里的連續上坡,平均坡度達 10.6%。隨著爬升高度達到 275 公尺,這條路線對於耐力和意志都是一大考驗。然而,下坡段的連續衝刺,為選手帶來了速度與快感的雙重享受。
亞瑟士接力賽自 2022 年後再次回到溪頭,讓選手在翠綠的林道間暢跑。台灣亞瑟士總經理謝玉真表示:「我們希望以接力賽的形式,讓跑者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默契,同時透過溪頭的自然美景,傳遞 ASICS『健全的心靈寓於健全的體魄』的核心精神。」
👟 溪頭陡坡讓選手又愛又恨
ASICS META 選手楊皓評表示 即使已經有跑過的經驗,跑起來仍然覺得很可怕 圖|運動筆記
冠軍隊伍 ASICS META 的第一棒選手楊皓評 表示,對於溪頭的上坡段,他雖然已有心理準備,但實際跑起來依然覺得「非常可怕」。在與對手周鴻宇競逐的過程中,他們不斷互相拉鋸,「差不多維持 10 公尺的距離」,為了不被對方超越,兩人甚至在上坡段「撐著大腿」堅持跑步。楊皓評感慨道:「森林中的跑道讓人感覺熱血沸騰,這是一種與自然對話的感覺。」
愛跑者 曾子豪表示 為了隊友的努力全力以赴 圖|運動筆記
亞軍隊伍新北「愛跑者」的隊長曾子豪 則分享,他們隊伍已連續三年以相同的陣容參賽,成員之間培養出極佳的默契。他回憶起比賽過程,提到前幾棒的隊友即使腳有傷也努力堅持,讓他在最後一棒時更加不敢鬆懈。「爬坡時,心裡總會不斷問自己怎麼還沒跑完,但想到隊友的努力,讓我更加全力以赴。」對於未來,他希望與隊友持續參加比賽,用跑步維繫這份難得的團隊情感。
ASICS SEED 周鴻宇表示自己的策略是「前保守,後衝刺」 圖|運動筆記
第三名隊伍 ASICS SPEED 的第一棒選手周鴻宇 提到,他在比賽前便制定了「前保守、後衝刺」的戰術,因為自己擅長下坡,便選擇在下坡段全力發揮。他坦言:「其實對上坡的恐懼一直在心裡,但真正跑起來時,感受到的挑戰卻讓人更有動力。」這樣的策略讓他成為所有第一棒選手中,最早完成接棒的選手。
魁哥分享很喜歡溪頭的空氣,但是上坡的難度讓他都快吸不到芬多精了 圖|運動筆記
「隊友都比魁哥快」的主播田鴻魁「魁哥」,前兩年都是亞瑟士接力賽的主持人,今年第一次以選手身分參賽,他笑著說:「溪頭的空氣很好,但上坡真的快吸不到了!」即便如此,他在下坡段創下了個人單公里最快速度 3 分 38 秒的紀錄。「跑步的過程真的很累,但一想到可以看到隊友跑完的表情,這一切就都值得了!」
動一動總編輯 匡寓哥分享在爬坡時,反而藉以欣賞風景來分散注意力 圖|運動筆記
《動一動》總編輯鄭匡寓 則以輕鬆幽默的口吻回顧了自己的比賽經歷:「滿路上都是在走路,因為坡太陡,基本上就變成邊走邊看風景的比賽模式。」然而,他也表示:「在風景區比賽的感覺真的很棒,累歸累,但是一種值得回味的經驗。」
👟 跑步的力量:超越競賽的感動
亞瑟士接力賽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場心靈與自然的交流。無論是初次參賽的跑者,還是追逐名次的精英選手,每個人的故事都在這條林間跑道上寫下屬於自己的篇章。希望這場賽事能繼續成為跑者心中的年度經典,將「健全的心靈寓於健全的體魄」的精神傳遞給更多人。
接力賽第一名 ASICS META的江彥綸 衝線畫面 圖|亞瑟士
賽果 | |||
---|---|---|---|
名次 | 隊名 | 隊員 | 成績 |
第一名 | ASICS META | 楊皓評 張綺文 張團畯 江彥綸 | 01:35:30 |
第二名 | 愛跑者 | 陳建宇 劉聿欣 林鼎洋 曾子豪 | 01:42:06 |
第三名 | ASICS SPEED | 周鴻宇 吳語喬 張家豪 曾廷瑋 | 01:42:37 |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Barry
* 運動賽事,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確定要檢舉這則留言嗎?
取消 檢舉檢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