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素人百傑 從平凡到不凡:江芃葦的馬拉松與追夢之路
天剛破曉,台體大的體育場裡,江芃葦正在進行一天的第一堂訓練。他拍了拍臉頰和胸口,低聲對自己說:「我是最棒的,我可以做到。」這樣的儀式感,既是他與自己的約定,也是對未來的承諾。
跟芃葦的認識是在師大就讀研究所的時候,第一次和他一起訓練時,我深刻感受到他身上的那股韌性。和他身邊的甲組選手相比,例如師大的曾廷瑋和周鴻宇,他在基礎上落後了一大截——那些選手從國中、高中就開始接受專業訓練,而他直到2018年才開始跑步。但短短幾年間,憑藉驚人的自律與自我要求,他在 2024 年的首爾馬拉松跑出了 2:33:45 的佳績,足以讓任何人刮目相看。
◆ 起步的挑戰:從日月潭初馬開始的蛻變
2019年,江芃葦站上了日月潭馬拉松的起跑線,對馬拉松充滿期待。但比賽並不如想像中美好。比賽的後10公里陡坡幾乎讓他放棄,他以4小時25分54秒的成績完賽。回到家,他看著成績單問自己:「為什麼可以跑得這麼爛?」
這次挫敗成了他的轉折點。他開始自學運動訓練知識,並系統化地進行訓練,從「亂跑」進化為有目標的長跑選手。兩年後,他站在2022台北馬拉松的終點,以 2小時34分40秒 成績成為台灣百傑跑者,排名第 99 位。
「別人做得到,我沒理由做不到。」江芃葦總是用這句話提醒自己,也用不斷的進步為信念注入力量。
◆ 跑步應該是一種享受,而不是負擔
跑步的路上並不總是順利,倦怠和受傷對江芃葦而言,是必須學會應對的挑戰。他將兩者分開處理:
受傷:
「避免受傷是最好的方法。」江芃葦認為,認識受傷的原因和後果至關重要。如果不幸受傷,他會遵循「無痛原則」繼續訓練,並積極尋求醫療與外部協助。他強調:「關鍵在於保持訓練的一致性,即便受傷,也要找到能做的訓練方式。」
截舉自 芃葦 IG |garbagemiler_philo
倦怠:
他把倦怠分為肉體倦怠與心理倦怠。當遇到肉體倦怠時,他會放慢腳步,檢視近期訓練和休息是否平衡;而面對心理倦怠時,他會回想跑步的初衷,甚至短暫遠離運動,讓自己重新審視與跑步的關係。「跑步應該是一種享受,而不是負擔。」他說。
對芃葦來說,弟弟江芃毅是他最棒的訓練夥伴,而父母及家人的支持是他最棒的後盾 圖|芃葦提供
◆ 訓練不代表要犧牲生活
作為職業跑者與全職工程師,芃葦在時間管理上展現了極高的效率。他每天清晨5:30晨練,下午3:30進行第二階段訓練,同時還能在工作與跑步間保持平衡。
他說:「我們常聽到一句話:『成績要好就要做出犧牲』,但實際上,這更像是一種選擇。」他引用了名將 Kipchoge 的話,認為真正的跑者應該同時兼顧生活中其他重要的面向,包括心理健康、社會關係、與家人朋友的互動等。
江芃葦會為自己設定清楚的原則,例如保持訓練計劃的穩定性,但也不會完全排除生活的樂趣。他笑著說:「如果明早有重要的長距離訓練,那今晚的夜唱或卡拉OK,我就一定不會去。」
芃葦(右二)私底下的興趣是看動漫,還自修日文通過N1 圖|芃葦提供
◆ 興趣與生活:跑步之外的快樂
雖然跑步是江芃葦生活的核心,但生活中的小確幸同樣重要。用動畫搭配晚餐,是他每天放鬆身心的固定儀式;在烘焙與彈鋼琴的過程中,他找到另一種紓壓的樂趣,甚至曾嘗試釀啤酒,為生活增添新鮮感。遊戲與閱讀則讓他沉浸於不同的世界,尤其動作遊戲讓他展現了驚人的專注力,而對動畫的熱愛,更讓他取得了日文 N1 的語言能力。
「如果有一天不當跑者,我可能會去誠品當店員,或者錄Podcast。」他帶著笑意說,語氣中透著對未來更多可能性的憧憬。這些多樣化的興趣,讓江芃葦在繁忙的跑步訓練之餘,找到了生活的平衡點,也幫助他保持了健康的心理狀態。
芃葦(藍) 還會彈鋼琴 圖|芃葦提供
◆ 充實自我,為夢想奮力奔跑
待在跑步圈這麼久,芃葦是我少數見到動機如此強烈的選手。他不是僅僅依循經驗在訓練,而是將科學訓練方法視為進步的基石。他認真研究體能與訓練理論,學習乳酸閾值、最大攝氧量等課題,並主動尋求指導——為了提升自己達成夢想,他特地從彰化到台中,拜許績勝老師為師。
芃葦(左二)與師大田徑的隊友在公館河濱進行訓練 圖|尋寶網 Eason
這份主動學習與實踐的態度,讓我對他有著深深的敬佩。許多甲組選手即使在年輕時取得了好成績,卻因受傷、現實壓力或缺乏進一步的學習而逐漸退出跑步的舞台。但江芃葦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從未停止探索跑步的可能性。從他的眼神裡,我看到的不是疲憊,而是一股持續燃燒的渴望。
芃葦會針對不足的地方做肌力加強 圖|芃葦提供
未來的路:我相信他會更好
對於芃葦而言,跑步早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他的下一步是挑戰全馬 2小時25 分,之後逐步突破 2:20、2:15,甚至瞄準由目前教練許績勝老師所保持的台灣馬拉松紀錄(2:14:35)。但成績的突破並非終點,他的目標是站上世錦賽與奧運的舞台。他明白這條路充滿挑戰,但他堅信,穩紮穩打、專注每一個階段的目標,才能一步步實現夢想。芃葦不僅在為自己跑,也希望用實際行動啟發更多台灣跑者,讓長跑成為更多人的志向與熱愛。對於他的目標,小編沒有絲毫懷疑——因為他的動機、努力與態度,早已證明他擁有將夢想變成現實的能力。
江芃葦的故事不僅關於跑步,更是一種人生哲學:用自律與信念,跑出不凡。我相信,他現在可以做到,未來也一定可以。
芃葦參加今年巴黎奧運舉辦的全民馬拉松 圖|芃葦提供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Barry
* 人物故事,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確定要檢舉這則留言嗎?
取消 檢舉檢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