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馬拉松-Kano

運動賽事
發表於 2014/12/13 966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程旅 我不知道旅行的目的地,只是在旅程中尋找下一站 KANO 金馬獎風光的落幕了,香港、大陸演員、導演囊括了各個重要獎項,除了女主角頒給了郊遊的台灣演員陳湘琪;提名六項的Kano全軍覆沒。頒獎後鞏俐大姐未獲獎大表不滿,直批金馬獎不夠專業;反倒沒有人為這齣95%講日語的年度台灣最佳影片Kano感到惋惜。 甲子園 1931年,昭和六年,甲子園決賽最後一局上半,四比零。這是嘉農隊最後進攻的機會,站在甲子園的的球場上,這群由漢人、蕃人和日本人組成的台灣隊伍,一路打進甲子園的決賽。噙著淚水,吳明捷揮出兩好球之後最後一擊,又高又遠,像老鷹一般地盤旋在空中.......... 1,2,3...........連風都被駕馭在豐滿的羽翼下...... 烏頭山鳥尋舊巢 翹紫紅菱順水漂 前一個星期涼爽的東北風,讓整個季節的氛圍蒙上濃濃秋意;直到下車的前一刻,都以為迎面而來的會是清冷的北風。清晨三點半,公路巴士在漆黑一片的台南市區停車。沒意料在這麼清早遇見秋天,遇見仍然古樸的台南。灰塵塵的圓拱下睡著緊裹外套的游民;不經意的計程車司機吐著半燃的煙;掃街的大嬸無力的拖著掃?;半睡的銅像低視著冷卻的街頭。溫度渙散的台南清晨顯得格外冷靜,空氣中吹著略帶潮濕的溫和,像是掀開被窩竄出的體熱。 撇開第一場的初馬,去年開始的台南秋季馬拉松在烏山頭水庫開始舉行,也正式的開始認真的路跑。烏山頭水庫半馬跑得心曠神怡,合適的天氣,優美的水庫。即使遠離市區一個小時的車程,烏山頭水庫仍然夾著濃濃的古意。二十世紀初期,橫跨雲嘉南三縣的嘉南平原雖然身為台灣的第一大平原,但因為年雨量不均,廣大的平原只能作為種植番薯、花生旱地的“看天田”。1910年甫自東京帝大土木科畢業的八田與一來到台灣,旋即投入台灣農田水利的改善工作。1930年,歷經十年探勘、準備、設計與興建,嘉南大圳與烏山頭水庫完工,旱澇成災的嘉南平原自此成為台灣最大米倉,烏山頭水庫也成為當時亞洲最大水庫。 木瓜 濱田老師撥開根部的土壤,露出釘在?瓜樹根的大?釘。木瓜樹在釘傷後像是義無反顧地結出豐美的果實,一旁沒有盯上鐵釘的木瓜樹也受到四周樹群的氛圍影響紛紛解出碩大的果實;低著頭,kano 隊的選手像是等待結果的木瓜樹,生命自此奮不顧身前進...... 萬頃平原待甘霖 珊瑚水潭灌大圳 清晨六點半,路跑準時出發。第一次試著坐夜車由台北半夜出發,接上Gary 的車直往烏山頭水庫前去。從開始跑馬拉松起,台南的四季馬拉松都沒錯過。烏山頭水庫自去年開始的秋季馬拉松,半馬的賽事路線宜人。今年賽事加入全馬路線,除了前半程的路線跑過烏山頭水庫以及嘉南大圳,後半程轉往南藝大校園。既使是在十月的秋風時節,台南依舊熱力不減。槍聲響後往壩頂的緩坡開始,真正一步一步開始體會這個當年亞洲第一大的水利工程,沿著巨大壩體上升,超過八十載歲月為它披上翠綠的植披;一旁是路樹成蔭,另一側芳草連天。日出,羞澀地躲在雄偉的壩體後,緩緩地伸出和煦的雙手,招喚著一路上的跑者;在逆光的背影中,烏山頭水庫在樹梢間慢慢露出水色。清晨的金光灑滿整個湖面,湖水中,一名泳者振臂划水,劃破沈睡的潭面。十月的台灣欒樹黃花已謝,滿樹是褐色蒴果。層層疊疊的山巒眼去談面後的水道,像珊瑚,也像迷途,引向幽靜的深處。廣闊的壩頂是展望嘉南平原的最佳高處;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完工之後,將嘉南平原的廣袤旱田注入水源。水源自烏山頭水庫流出後,分為北幹線與南幹線。北幹線自烏山頭北行,跨急水溪、八掌溪、朴子溪到北港溪南岸,南幹線向南跨越官田溪、曾文溪至台南市善化區連接南幹支線,嘉南平原從此潤澤在嘉南大圳下。 暴雨 颱風來襲,嘉南地區籠罩在狂風暴雨之下。失去金援的近藤教練步履蹣跚的走在風雨中。帶出一個甲子園球隊是一生的希望,只是在風雨飄搖中,前路似乎也分不清了。這個三族混合而成的棒球對也像旱澇成災的嘉南平原,等待完美的疏濬工程引去暴雨後的急水。撲倒在水田中的近藤,任由稻穗狂雨襲身,等待雨後黎明....... 十年辛苦撐大壩 一生奉獻整水利 烏山頭水庫的寬闊壩頂跨過水面,壩頂的另一端,八田與一和妻子外代樹的墓園靜靜地矗立在路旁一隅。八田先生的雕像撫額沈思,望著不遠處潭水:潭水悠悠向藍天,苦勞汲汲普眾生。接連完成桃園大圳與嘉南大圳,八田與一奉獻一生改善台灣的水利灌溉;在日據殖民的統治下,對於這片土地的熱愛與貢獻讓台南每年5月8日八田的忌日,水利會都會在烏山頭水庫八田塚前舉行追思會,而在日本的「八田之友會」也都會組團前來烏山頭水庫參加追思會,追悼八田。兩次路跑經過八田伉儷的墓塚前,都會駐足膜拜,凝視著雕像,想起當年八田先生艱困的築壩工程;還有二戰後不願被遣返回日本,一躍縱入八田一手完成的烏山頭水庫,留下遺書「愛慕夫君,我願追隨去」的外代樹。即便是殖民者,對於土地的熱愛讓與住在者片土地上的人民是相同的。 路跑過了水庫區,轉往南科園區,再往下經過嘉南大圳、六甲地區,沿路的鄉親扮成十二姨婆熱情的為大家加油打氣。第一次見到這麼傳統的十二姨婆陣隊,每個面具都親切可人卻不失民俗趣味。前半馬的路程即將回到出發點,清晨的朝陽開始散發熱力,鼓動沈睡中極目數里的廣大平原。越過水庫大門,開始邁向另外21公里的旅程。 勝利 來自台灣初試啼聲的嘉農隊在甲子園贏得第一場勝利後,成為各個媒體爭相報導的焦點;球場邊,來自札幌商的強投錠者冷冷的在場上觀望著吳明捷的投球;自視甚高的錠者信心開始動搖,看著場上名不見經傳的嘉農隊,投球開始猶豫:像是潰堤後洪水,失去方向,隨波逐流....... “建築一座代表學校精神的「院落」─多功能建築群 我始終覺得一所像樣的大學, 若沒有一個讓師生永遠不會忘記的核心校園, 這所學校出來的學生不會有愛母校的感情。 學校可以無限的發展,但是在大家的心目中, 代表這所學校的仍然是那座永遠不會變老的「老院子」” - 南藝大創校校長漢寶德 青斗銅鏡耀藝廊 石橋垂柳點江南 路跑的下半程轉往南藝大校區,由漢寶德教授一手創立的校園。1996年,台南藝術學院擇址烏山頭水庫旁的一處斷層地,由漢寶德教授規劃興建。漢老師一向汲古述今: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前聯合報的南園都是中國傳統建築的再現。規劃南藝大初期,漢老師決定將圖書館作為校園的主要象徵,教授的家為校園中心;以一個小型的大學而言,南藝大的設計拉近學生與教授的距離。從大門跑進校園後,這個年輕的大學雖然充滿傳統建築的語彙,卻在現代的手法中混雜新一代對藝術與建築的觀感:紅磚砌白粉牆,點出閩南建築格;曲水流石拱橋,承接中國林園氛圍;銅雕塑裸女像,引燃新世代風貌。委身在烏山頭的群嶺中,南藝大身為台灣南部藝術人才的搖籃,儘管近來不斷有併校的傳言,漢老師的築人間在南台灣構建一座充滿熱情的校園。2014年的十一月漢老師辭世,留下眾多建築作品給這塊土地上的人民。路跑穿越南藝大後,經過嘉南高爾夫球場,進入秋收之後的旱田。十月的烈日毫不留情地揮灑整片金黃大地,跑回終點前,再次望一望路旁的菱角田,墨紫菱角飽滿的包裹嫩白果實,水到渠成後收成的甜美稻穗,也像抵達終點前的興奮心情,一路滿滿地摘下南台灣的熱情。 豐收 吳明捷揮出兩好球之後最後一擊,又高又遠,像老鷹一般地盤旋在空中。高飛球落入手套中,比賽結束;台灣的棒球隊自此展開豐收之旅,勝負只在球隊上下,熱情遍達台灣南北。噙著眼淚看完Kano,一如在汗水淋漓跑完烏山頭後完成台南四季馬拉松。這個島嶼太迷人; 更多的是,親近土地芳美之後,背後的引人故事,齣齣動人,處處驚喜。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